张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类新兴媒体的出现,受众对媒体信息欣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信息的选择也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的特征。所以,媒体信息能否很快让受众接受,需要新闻人的“经意”而为。笔者就新闻消息表现形式的创新方面,如何让标题创新增强“真”感,导语创新增强“精”感,结构创新增强“美”感,语言创新增强“情”感,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 标题创新应增强“真”感
一篇新闻作品能否迅速“抓住”受众,关键取决于标题。而标题的创新,离不开其“惟真”的客观本性。这种真,体现在真实、准确,公正、客观。对于如何增强标题创新的“真”感,笔者以为,应做到四个“离不开”。
首先,标题创新离不开政策的“真”。消息标题的制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无体现了作者的某种思想和某种观点。一则好的新闻标题,语言是否积极向上,能不能为广大读者获取新闻信息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阅读氛围;是否具有时代精神,能否给读者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炼意是否正确,能否体现某一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方向,这些都要依据政策的标准来考量。凡是与党和国家政策保持一致的新闻标题,这类标题则体现了符合政策的“真”。如,《中国铁路实现飞天梦》、《浙江大学学生创办中国首家红色网站联盟》等,这些标题不仅让受众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更重要的,它和党和国家的宣传路线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标题创新离不开新闻规律的“真”。尊重客观、公正,富有价值,不偏不倚的规律,并按照这一规律去制作标题,新闻标题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才能有利于读者对新闻信息的理解,拉近双方的情感距离。如,《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千里油龙穿南北,滚滚原油过江来》等,这些标题客观、公正,与新闻的写作规律十分吻合。
第三,标题创新离不开事实准确的“真”。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既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以偏概全。只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准确的为受众传达真实信息。因此,在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尊重事实的原则。像《毛主席含笑乘东风》、《银灯六十盏,装点白云山》这些标题,真实可信,让人不容置疑。
第四,标题创新离不开切中主题的“真”。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对新闻的阅读也更加趋于标题化。标题作为新闻的浓缩和精髓,在制作时,必须做到切中主题,努力实现“标题就是新闻”的制作理念,充分发挥其标题的导读作用,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比如,《你缺了那种旧杂志,可到上九路上找找看》、《刘安荣被誉为敢断家务事的清官》等,这些标题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二、导语创新应增强“精”感
导语讲究出语不凡,一语定意,必须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提炼出新闻事实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精华,吸引读者读完全篇文章。如何设计出不同寻常、新颖别致的导语,来体现出“精”感呢?笔者以为,应重点做到“四个要”。
一是导语要提炼出“精华”。新闻中的事实不止一个,要想激发受众的兴趣,需要新闻人在导语写作中用极短的文字,把新闻中最具新闻价值或最有社会意义的精华内容提炼出来,让读者在脑子里对新闻事实有一个总的概念,并吸引着读者继续看下去。1996年10月1日,深圳电视台播放了《国庆节,中英街国旗高悬》的一则新闻,导语这样写道:“今天,以一街两制闻名全国的深圳沙头角镇中英街,第一次在街两旁国旗高悬,给这条具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增添了新的景观。”这则消息导语提炼出的就是新闻的精华,该消息获得了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二是导语要概括出“精巧”。有经验的新闻写作者,在导语写作中,总是非常珍惜笔墨。无论新闻事实多么复杂,但总能通过极其简短、扼要的语言,寥寥数语,就将新闻事实概括的完美无缺。比如2000年9月5日《湖南日报》一篇消息的导语这样写道:“3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发生一起液氨泄漏事故,造成数十人不同程度受伤。”导语仅仅用了一句话31个字,就把新闻事件的概要交代的一清二楚,这种言简意赅的导语写作,可谓之“精巧”。
三是导语要浓缩成“精致”。要想写好导语,需要新闻人对新闻事实中的一连串事件进行高度浓缩,通过形象生动、轻松活泼的语言,把导语写的妙趣横生。这种写法,笔者称之为浓缩的“精致”。如,《信阳日报》刊登的《固始县蒋集萝卜个个贴上商标卖》这篇消息,导语十分精致:“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故弄玄虚,固始县蒋集镇产生的优质大萝卜,如今也个个贴上了商标卖”。
四是导语要总结出“精到”。导语是新闻的总结,能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特征,抓得越贴切,写出的导语就越到位。毛泽东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宣告灭亡》这篇新闻作品,是一篇上乘佳作,导语总结的非常精到:“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
三、结构创新应增强“美”感
结构美,是构成新闻美的一个重要特征。新闻作品结构形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篇新闻的高下优劣、成败得失。因此,精心设计新闻作品的结构,是增强新闻作品表现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闻作品结构创新写作上,笔者以为,应重点把握好三种“美”感。
首先是组织严谨的逻辑美。在消息写作过程中,作者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反复过滤,然后按照新闻事实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或按因果、或按并列、或按主次,来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布局和安排。依照这种内在联系进行结构安排,就显现出一种组织严谨的逻辑美。如《中国铁道建筑报》的《今天火车登录海南》。这篇消息体裁重大,主要报道了铁路渡海的重要新闻事件。消息见报时共800多字,有16个自然段,但却容纳了70多个信息。消息作者通过掌握大量的新闻素材,在写作过程中,精雕细刻,内容组织极其严谨,是国内新闻作品中的一件精品,受众从中领略到了一种逻辑美。
其次是层层紧扣的照应美。在消息写作中,传统的结构安排大多都是倒金字塔的形态,这是信息写作中最主流的结构。但随着消息写作的不断创新,其布局安排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有些新闻需要按时间顺序来进行结构安排,要求一段比一段写得具体;有的则需要按内容的轻重进行排列,要求段落之间层层紧扣。像这种结构安排,就彰显出了新闻作品的照应美。河南日报刊发的消息《济源人的口头语变了》,导语写出了济源人比较常见的三类口头语的变化:由“吃了吗”到“装了吗”,由“打多少”到“赚多少”,由“上项没”到“上网没”。紧接着文章对这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深入挖掘,层层展开,结构安排巧妙,让受众得到了美的享受。
三是取舍得当的恰到美。在新闻作品结构安排中,面对一大堆素材,如何去选择?用哪些材料,不用哪些材料;先用哪些材料,后用哪些材料;哪些材料要详写,哪些材料要略写,都需要作者认真斟酌。材料选用得当,才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洛阳日报》的消息《洛铜打进欧元铸币材料供应市场》,作者在采访时搜集了大量资料,在行文过程中,作者经过认真筛选,结构安排和材料取舍颇具匠心。从洛铜参与竞争到产品试制,再由铸币材料的要求精度到洛铜的技术实力,最后到合同的顺利签订,整篇消息没有多余的背景材料,不失为一篇选材得当的佳作。
四、语言创新应增强“情”感
新闻作品的语言,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其特征概括起来就是,一新,二活,三精,四准。新闻语言运用巧妙,不仅能为作品增光添彩,而且也大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准确客观的信服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必须通过准确的语言来表现出来。为做到语言准确、客观,首先必须深入了解事情真相,吃透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行文过程中,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认真推敲,确保用得好,用得准,不笼笼统统、不含糊其辞、不模棱两可。让受众在阅读新闻时有一种如临其境、如睹其事的感觉。如,《508个村‘减肥,2.6万亩地再生》这篇消息,仅从标题上看,就提炼得十分确切。消息中的“经过复垦,全村户均新添耕地0.4亩”、“10年间,这个区新建宅基地就挤占耕地近4万亩”等语言,读者读后,内心无不信服。
精炼简洁的爽快感。新闻作品以“精”为贵,以冗为疵。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的特色:精炼、简洁,直截了当。文学大师鲁迅说,“简洁的文字有着穿透读者心胸的力量”。从受众的阅读喜好和媒介传播效果来看,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新闻人应惜墨如金,学会抓核心,力求省字、省句,一语中的。尽量做到说短话,写短句,坚决不拖泥带水。对于那些雍词赘语,应坚决舍弃,只有做到言简意赅,才能在读者心中打上烙印,才能让受众体味到阅读的爽快感。
鲜活生动的愉悦感。新闻语言的鲜活、生动,是一种艺术美。从鲜活的角度来说,新闻是时代感要求很强的的文体,每个时期的新闻作品,都有每个时期的语言特色。因此,新闻作品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用新思想去引领社会,用新知识去感化人,通过鲜活的语言为受众营造一种清新的时代读“境”;从生动的角度来说,新闻作品还要做到“文以情动人”,这个“情”就是新闻语言的生动性。新闻语言的生动,主要是传递给读者的一种具体形象感,作者通过对人物、环境、场面、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形成一种形象化的新闻语言,从而为受众带来阅读的愉悦。
质朴通俗的亲切感。新闻传播的目的,就是让受众能够接受。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载体,面对广大读者,惟有以通俗、质朴的语言进行传播,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并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美国新闻学者D.W.米勒说,“新闻报道必须写得从大学校长到文化程度很低、智力有限的一切读者都容易理解。”要想写出贴近读者、独具特色的新闻语言,新闻人必须认真观察生活,仔细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去捕捉那些最亲切、最生动、最活泼、最幽默的人民语言,用读者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事物、深奥的知识表达出来,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通过运用质朴、通俗的语言,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亲近、亲切。
综上所述,新闻作品表现形式的创新,既是新闻文体写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呼唤。因此,在新闻的写作和编辑过程中,就要在标题、导语、结构、语言等方面不断创新、大胆改进,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出彩,博得受众喜爱,真正成为打动人心的精品。
(作者系河南工人日报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