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娟
动画与戏曲这两种艺术形式同为一种视听艺术有着极大的相通性,随着当代动画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动画短片创作中借鉴中原戏曲视觉元素,不仅可以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而且将河南地方戏曲得以更好的传承,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戏曲元素的动画短片作品,无非是将戏曲冠以动画的外衣,多是在经典的戏曲曲目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缩减、提炼或再创造,并没有深入对戏曲的精髓进行开发利用。
原创动画作品《猛鬼画皮》,是黄河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动画专业的飓风动画工作室的学生所进行的原创戏曲动画,片长9分4秒,共耗时4个月,这是飓风动画工作室的第二部实验二维动画作品,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没有完全达到预初效果,但作为实践作品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一、 中原传统文化内涵对二维动画创作的启示
目前,关于动画创作中借鉴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例子很多,例如剪纸、水墨、皮影、戏曲等很多元素都可供借鉴。目前,网络或者电视上播放的戏曲动画,大多是以动画的画面配上戏曲的唱段这种最简单的形式。而我们如果想让动画短片创作能在动画领域有所成就,一定要突破这种简单的“音配画”的形式,而是要将戏曲的视觉元素通过提炼,变成符号运用到动画的创作当中。
恐怖片“通过魔怪和梦的暗示,将观众引入潜意识世界,这可能对观众有好处,因为它允许我们检视我们的潜意识”。[1]恐怖片是现在很多人推崇的一类影片类型,它可以满足观众无限的好奇心,同时又可以让观众排解生活上的压抑放松身心,这是其他类型的电影无法比拟的。结合动画的特性,我考虑做一部带有一些喜剧效果的“恐怖”动画。
目前,中国动画都是低龄化的作品,平时学生在创作动画短片时也是一味追求教育意义,做出来的作品都很幼稚。所以为了真正地将中原戏曲的视觉元素运用到动画短片创作中,我们除了在美术风格中融入中原戏曲的视觉元素,剧本方面也借鉴了中国古代小说《聊斋志异》,我们把短片的受众定位为成年人,脱离了中国动画一向的低幼化。
创作前我们先搜集了大量的素材,中国早期的动画很多是将戏曲、剪纸、笔画、水墨等这些元素综合的运用在动画片的创作当中,剧本方面大部分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或者民间神话传说。目前的动画短片借鉴戏曲元素是动画创作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大部分是直接演戏经典戏曲片段,或是在视觉表现元素融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于少非教授指导,青年教师周星创作完成的戏曲动画《双下山》,获得了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大赛的“导演新人奖”和“最佳形象设计奖”两个奖项。此外,《双下山》还荣获2009美国红树枝动画节“最佳实验动画/可视音乐”奖。戏曲动画短片《双下山》改编自昆曲剧目《双下山》,使用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全片风格追求中国水墨画的洒脱与随意,对于三维水墨效果来说是一个突破。
《画皮》是《聊斋志异》中的第一卷40回,《画皮》的故事情节人们都很熟悉,它描述了人与鬼之间的故事。原书最后一句是这样说的:“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最后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寓意,告诫人们不要被美丽的外表所迷惑,要透过华丽的外表看到其内在的本质。《画皮》的故事也多次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其中陈嘉上导演执导的电影《画皮》是我个人喜爱的一部,除了喜爱这部电影华丽的镜头画面,更是喜爱它的故事情节。
正是因为对《画皮》故事的深爱,我们决定用动画的形式来演绎一个新的有关《画皮》的故事。如果仅仅简单地将故事用动画的形式去表现出来,那么这个动画作品一定不会有它的特色,虽然我们是改编古代小说,但是我们在其中注入了大量的现代审美精神。所以我考虑在动画角色设计以及场景设计方面借鉴中原戏曲的视觉元素,但是不能简单的把脸谱和戏曲服饰照搬到角色设计当中。
二、 二维动画创作对中原戏曲视觉元素的借鉴
(一)形象设计特点
《猛鬼画皮》剧中共设计主要角色四个:王生、妖怪、泼皮刘大、老道。在做人物设定时,每个角色都进行了鲜明的个性设计,人物造型源自中原戏曲里的人物形象。将戏曲脸谱归纳提炼出一些特定的符号,将其夸张简化运用在角色面部设计当中,然后又在角色设计中添加了一些卡通的元素,使人物形象更具有动画的特性。在做人物设计之前,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材料,分析了《天书奇谭》中的人物——三个狐妖的形象,分别借鉴了京剧中的生、旦、丑角的脸谱。除了借鉴了脸谱以外,角色的动作设计也十分符合角色的性格特点。根据剧情需要,《猛鬼画皮》中角色形象借鉴了中原戏曲的视觉元素,结合短片中设定的各种人物的特征性格进行了人物形象的草图设计。
动画《猛鬼画皮》人物设计方面大量借鉴了中原戏曲角色的造型,简化了戏曲中角色的复杂的服饰,包括戏曲服装、头饰。中原戏曲中旦角的服饰大多比较华丽繁杂,这种繁杂的服饰并不适合动画创作,所以剧中少妇的服饰主要以外轮廓为主,以突出角色的面部特征。戏曲中的旦角头饰都十分华丽,如果完全照搬到动画角色设计当中,是不可取的。夸张和变形是动画形象造型的重要手段和动画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我们却往往忽视这一重要规律,导致创作形式美感单一,造型呆板缺乏审美张力。所以在设计少妇形象的时候,特意将戏曲中旦角复杂的发饰简单化,将其符号化。而刘大的是一个反面的角色,贪图美色,设计其形象是特意融入了中原戏曲中丑角的元素,又借鉴了《天书奇谭》中县令设计的特点,在脸型设计上采用尖下巴以突出其奸诈的特点。戏曲动画在继承上需要基本保留,但要创新。这样做使它不仅有戏曲特色,而且还有创新的现代精神。旧有的程式性人物造型,还需要与时代接轨,达到精练、夸张、变形。[2]
(二)主要场景设计风格展现
动画场景设计主要包括内景、外景和道具。动画场景设计必须围绕影片的主题进行。动画片中的场景是展开剧情、刻画人物的特定空间环境。场景除了可以交代故事背景,还可以通过场景来营造神秘感,往往结构越是复杂,神秘感就越强烈。《猛鬼画皮》是一部取材于鬼神小说的动画作品,所以在定影片基调的时候就是阴森恐怖的。在影片开头是猛鬼现身,在场景设计的时候特意设定为乱坟岗,为了营造阴森恐怖的气氛,场景设计乌云密布,月光被云遮住,月亮又特意设计成带有棱角的效果来加重恐怖的感觉。
三、 中原戏曲元素对现代二维动画创作的启示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原大地,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平时我们总在说没有好的动画创意,总是一味的追求国外动画的创作模式,临摹国外的创作风格,学习国外的制作技巧,可是最终只是“邯郸学步”,把自己的长处也丢了。中国早期的动画在国际上深受好评,也获了很多国际大奖,可是现在我们把民族的东西丢了。为了能重新使中国动画振兴起来,我们就要重新拾起自己民族的东西,展现出我们的民族特色,使我们成为动画强国。
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是必定包含民族精神的。所以,要走动画角民族化的道路就必须重视和挖掘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内涵。戏曲在这方面的借鉴已相当成熟,以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我们最具民族特色的东西。以角色、场景设计以及动作实现戏曲传统符号的再现、再创造在传统戏曲艺术中,演绎的曲目角色都是由演员通过了解剧情,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加上背景渲染气氛,再通过舞台来呈现给台下的观众。运用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符号夸张的脸谱和服饰来塑造人物形象,这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动画艺术中,动画作品中的“角色”“背景”并不是真实的。动画大师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实现了一个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虚拟人物、虚拟世界,使不存在的人物有了表情,有了动作,有了性格。动画师们创造出来的虚拟演员、背景均通过手绘或者电脑制作通过荧幕表现出来,用绘画产生的虚拟形象来模拟舞台上真实的表演。在动画作品中形象可以多变,背景也可以增加或简化,空间也可以自由转换。有些时候人物不变,通过更换后面的场景,就能展示一年四季的更替,这些都是动画的特性。因此在动画人物角色和场景的创作中,应该充分了解动画的特性,简化人物形象和场景,进行概括和总结。
任何艺术都有其发展过程,动画也是如此。动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时期某个民族的文化和集体审美取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各种动画设计风格与表现手法异彩纷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艺术手法已经过时了。一些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理念、美学思想仍然对现代动画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3]美国动画之所以能够占领国际动画霸主地位,主要是美国的动画都弥漫着英雄主义情调、推崇自由主义思想。日本也是如此,日本的动画作品始终带有鲜明、浓郁的日本本民族特点与风格,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从内容到表现形式始终而一。
通过《猛鬼画皮》的制作,深深地体会到,中原地区历史悠久,中原戏曲更是中原地区的代表艺术形式,能够为动画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思想资源,如何在内容和精神上都保持民族风格,才是我们应该深入探索、开发的主要方向。如果想让动画作品走向世界,除了借鉴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审美趣味,只有这样成发掘出又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具有现代意义的东西,才能避免创作的动画短片流于表面的传统元素借鉴,内容空泛。
参考文献:
[1](英)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55.
[2]赵黎丹.浅谈戏曲动画的人物的创造[J].当代电影,2013(2):179.
[3]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