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赫赫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红色经典电影影像再次涌入观众视线。在中外红色经典电影中,有一部分电影主题取材于反法西斯游击战和抗日游击战,都有情节紧张、人物个性鲜明、民族感情浓烈、娱乐性强等共同特点,这就是深受观众喜欢的特殊电影类型一一“游击队电影”。这批“游击队电影”具有共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审美特征,使“游击队电影”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格,成为另类电影文本。
一、“游击队电影”初登银幕
提起“游击队电影”,其实上个世纪40年代,电影大国意大利就拍摄了很多这类主题的影片。著名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罗西里尼就拍摄过片名为《游击队》,影片由6个小故事组成,背景是二战后期盟军在意大利登陆后攻破德军防线,从南部向北部进攻期间引发的一些民间小故事。罗西里尼在摄影机前重现了游击队员、美国大兵、修道士、妓女以及普通平民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的真实遭遇,影片穿插了很多真实的战争镜头,令观众感同身受。罗西里尼的镜头对真实的捕捉不是没有选择的,但他只用拍摄下的真实内容来获取逻辑关联来讲故事,从而完成电影叙事的指涉,而不是倚重蒙太奇去“营造”故事来达成导演诉求。这取决两点,一是编导对现实发生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关注和巨大的情感;二是编导具有敏锐的捕捉现实细节的能力。
涉及到1943-1944年意大利战场的电影,很多都绕不开一群活跃而能动的角色,那就是意大利游击队。整个二战期间,意大利游击队共发展到10万余人,在1944年牵制了德军多个师、团,1945年4月更是作为主力参与了盟军的最后反攻,独立解放了多个罗马城市。被法西斯视为眼中钉的游击队,其获胜代价也是惨重的,德军曾规定死一个德军就要枪毙10个罗马市民。1944年凯瑟林在意大利北部山区的清剿中打死了至少4000多名游击队员。反法西斯战争的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二、“游击队电影”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真正影响中国观众的外国“游击队电影”,还要追朔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中国的政治、外交背景是“社会主义阵营”“第三世界”,中国只进口阵营内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这些国家主要是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朝鲜、越南。加之当时国内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没有生产电影,这批电影在我国上映后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其中的“游击队电影”。
(一)阿尔巴尼亚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大陆最先引进阿尔巴尼亚《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地下游击队》《伏击战》等几部黑白影片。从地域上看阿尔巴尼亚只有28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00来万,在欧洲是一个很不起眼很的山地小国。徳国法西斯一点也没有把阿尔巴尼亚当成一个国家,只要经过的国土就视为法西斯的殖民地。但阿尔巴尼亚人民没有屈服,这几部“游击队电影”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员誓死反抗的真实历史。《海岸风雷》三兄弟中懒堕的老大成为法西斯走狗,影片故事以打鱼为生的父亲、老二、老三与老大的矛盾展开。老大暗中出卖游击队活动行踪,老二、老三印传单、传递情报、聚集武器,时时刻刻都在打击法西斯游击队行动中。影片叙事并不复杂,人物形象结实饱满,游击队员联络暗号“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贯穿影片始终。这远不只是当年的联络暗号,这让观众深深领略到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员和人民永不屈服的意志和顽强的抗争精神。以致于那个年代的观众见面时都会复述“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由此可见游击队对观众的影响之深。
《第八个是铜像》是一部持别的电影。影片根据阿尔巴尼亚作家阿戈里的作品改编拍摄而成,影片采用当时大陆观众并不熟悉的意识流倒叙拍摄手法,较好地叙述了这个游击队员英雄的故事。易普拉辛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徳国法西斯斗争时期的游击队英雄,在一次战斗中被卖国贼萨里打伤。游击队送他到波罗瓦医生家医治,养伤期间他帮医生一家提高了政治觉悟,走上革命道路。他还耐心教育受过萨里蒙骗的贫苦农民,易普拉辛最终在战斗中牺牲。为纪念他,游击队员们为他塑了铜像,影片中,六个成人和一个孩子,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护送着一尊铜像要把它抬到他家乡的石碑上。六个成人加上一个孩子,共七个人,铜像是第八个。从片名上看,它应当讲八个人的故事,但电影里没有第八个。第八个是谁呢?第八个是铜像。电影是想用铜像代表千千万万个设有在电影里出现的游击队员勇士。影片叙事风格独特,通过不断的回忆切换,渐渐展示了一个年轻的游击队员易卜拉欣呕心沥血,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他无时无处不在用生命的热情撒播革命的种子,最后英勇牺牲在战场,人们继而通过铜像来缅怀他丰功伟绩的一生。影片的对白风趣幽默,非常具有特色。即使是在战争和侵略的黑暗下,善良勇敢的阿尔巴尼亚人依然不失自己的风趣和豁达,就是面对死亡也相当慨然,令人赞叹。
(二)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夜袭机场》《游击飞行中队》等几部“游击队电影”都在中国上映过,都是由南斯拉夫著名艺术家哈·克尔瓦瓦茨导演。其中《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最为观众熟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成功塑造了瓦尔特这个南斯拉夫游击队长形象,使瓦尔特成为当时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故事惊险不显得生硬,刀光剑影反衬出人性的光芒。影片里老游击队员谢德和他的女儿先后以死报国,尤其是女儿阿兹拉与其他游击队员在暗夜中的一束探照灯光下,在慢镜头中被机枪射杀缓缓倒地。第二天陈尸在车站广场,白皙的肤色、坚挺的鼻梁、胸前几处殷殷浸血的弹孔,令观众动容。开始认尸时,德军比肖夫上尉企图把家属也一块打死,瓦尔特轻声告诉人们不要上前去,可是,当谢德不顾生死地前去认领女儿时,别的市民也有人往前走的时候,瓦尔特毅然上前走在了谢德的身边,其他游击队员也紧紧跟在瓦尔特身后,其后又是全体市民跟上,比肖夫终于没敢下令开枪,命令钦德勒撤走了德军士兵。此时影片的主题音乐由弱到强渐进,令人热血澎湃。随后,谢德为保护瓦尔特,只身前往清真寺与德国间谍接头并枪杀了这个假冒的游击队员,而自己也被德军射杀。枪声响起,谢德倒下,一群白鸽腾空飞向蓝天……观众为之震撼与赞叹。
影片还塑造了阴险狡诈的假瓦尔特——康德尔上尉、猥琐紧张的女叛徒米尔纳,其他游击队员苏里、马利士、吉斯等人物形象都令观众印象深刻。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宣扬了爱国主义,宣扬了英雄主义,同时也宣扬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宣示了共产党人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击法西斯的品质特征。最令人称道的是,所有道理都在故事情节中自然体现,没有一句台词是大道理、爱国主义直白的空讲。谢德大义赴死时,小徒弟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谢德答:不用,孩子你记着,没人欠我的钱,有个犹太人借给我20克金子,记着还给他,如果他还活着。晚上如果我不回来,你把钥匙交给我的弟弟,学好手艺,你还年轻。就是这几句话,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却抱着必死的决心出门。影片最后,小伙子在广场拿着一束鲜花,用暗语和信物约米尔纳和瓦尔特见面,俨然已经是一位真正的游击队员了,是什么道理让他也变成一个真正的游击队员?是谁发展了他?影片里没有任何提示与表露,但观众都体会得到,是榜样的力量与身体力行的说服,谢德是榜样、阿兹拉是榜样、瓦尔特是榜样……
《桥》也是南斯拉夫在我国影响较大的一部“游击队电影”,影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群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在极其危险与艰苦的条件下炸掉一座美丽的桥,成功阻断德军退路的故事。电影很容易看懂,虽然情节扑朔迷离甚至一度非常紧张,也没有超脱英雄主义的范畴。巴塔饰演的老虎是这群英雄的核心,这位游击队长的沉着冷静使他战胜了一次次生死考验,最终完成了任务。但影片绝不是歌颂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游击队员,这个群体是由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南斯拉夫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来源广泛,却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重要的是他们成了“朋友”。
朋友,在电影中得到完美的诠释。老虎与萨瓦多尼的朋友关系来自于以前的并肩战斗、相互信任,从而结下了深厚友谊。萨瓦多尼与班比诺的朋友关系是在后者对前者一心一意的友情与尊重中得以确立,并成为影片最感人的片段。曼奈与迪希,曾经一起战斗,但互相之间存在一些猜疑。曼奈牺牲前与迪希的冰释前嫌令观众扼腕兴嗟,叹息友谊只是短暂的瞬间。在影片中,“朋友”对革命战友的亲切称谓,感动观众的同时,也深深打动了剧中人。片中工程师一直以他建造如此美丽的大桥为荣,他有些孤傲,对国家利益的蔑视显得不近人情,但他还是亲手炸掉了大桥,并将生命定格在爆炸的一瞬。是什么感动了他,让他做出如比反常但正确的决定?答案还是“朋友”。班比诺受伤后声嘶力歇地哭喊呼救,当时的中国电影是不可以这样描写正面人物的,影片中的这样描写并没有降低英雄的伟岸身影,更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环境的残酷、侵略者的残暴。萨瓦多尼不得不亲手炸死班比诺,使得后者不被敌人俘虏,与工程师炸掉自已的大桥求得本民族的胜利如出一辙。影片意大利语插曲《啊!朋友再见》再次把影片推向高潮,七个人的团队最后仅剩下四个人。朋友都巳经远去,剩下的只是伴随着断桥的空谷余音。插曲《啊!朋友再见》在配上中文歌词后,成为70年代我国最流行的音乐之一。
面对徳国法西斯的侵略,南斯拉夫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有一成人口在二战中丧生。而这个地区说着多种语言的各民族却焕发了空前的凝聚力,并在战后成了一个国家。在电影中,反击徳国法西斯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员,不只是单纯的塞尔维亚人,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南斯拉夫人,在本片突出表现为克罗地亚人,甚至意大利人也成为这个游击小组中的重要成员。反法西斯的国际主义,以超越民族的形式而存在,徳国法西斯不但是南斯拉夫的敌人,也是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敌人。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都是主旋律影片,除了当时特定的环境外,影片都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观看性,从片头音乐到镜头运用,从色彩渲染到场面调度,从故事构架到人物刻画,从主题思想到理论宣传,都是那么新颖、那么令人激动。从今天的视角反观以上几部“游击队电影”,不得不为当时那些电影艺术家的艺术技巧所折服。尽管都是主旋律题材影片,编导却融合了很多商业电影元素,它有战争、有打斗、有悬念、有枪战、有流行音乐……凡是动作片该有的元素它都有。由此,中国观众看到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游击队员出生入死、足智多谋、勇敢干练,自然回忆到二战时期我们的游击队对日本侵略者进行的各种游击战术,这种感同身受是以上“游击队电影”能够在中国获得强烈认同的主要原因。
(三)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多瑙河之波》也是一部不可遗漏的“游击队电影”电影。影片讲述罗马尼亚解放前夕,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托玛,为了从敌人手上弄到大批军火而混入囚犯中,被港务局挑选去充当水手。船长米哈依是个富有爱国之心的正义者,刚刚与安娜办完新婚典礼,便被敌人将他驾驶的驳船征用。在托玛的影响下米哈依认清了斗争道路,托玛在米哈依夫妇的协助下,除掉了船上押运军火的德国兵,将驳船上的军火送给了游击队。米哈依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托玛怀着胜利的信心走向新的战斗。安娜在欢送的人流中深情注视着托玛。影片中多瑙河两岸美丽的风光、船长米哈依与安娜被法西斯侵略者践踏的婚礼场面、优美动人的主题曲旋律,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文革背景下的中国,只有《多瑙河之波》电影中保留了船长米哈依与安娜的接吻镜头,每次电影放到这段,全场雅雀无声,那时那景至今令人回味。
影片热情讴歌了罗马尼亚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不屈不挠同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精神。《多瑙河之波》的导演丘列伊是罗马尼亚功勋艺术家,导演把电影的事件几乎全编排在一条驳船上,故事结构精巧细密,导演手法扑实、深刻、含蓄。透过银幕,《多瑙河之波》呈现给观众一幅壮丽、悲怆、诗意的画面。《多瑙河之波》不愧是罗马尼亚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一提丘列伊常自导自演,在《多瑙河之波》中,丘列伊成功饰演了船长米哈依。
结语
“游击队电影”与当前的先锋电影、巨片电影在艺术上有着强烈的反差。讲究朴素、平实,是游击队电影的共同特点。影片完全从游击队的真实生活中掘取精彩部分,构成“游击队电影”的主要惊险情节,这与时下风行的大片主要靠动作、道具、电脑合成构成影片的惊险完全不同。
这几部“游击队电影”的用光及特写镜头的处理,最大限度地采用了黑白影调的艺术手段,再现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的真实环境,加之演员的生动表演,使当年的英雄形象活生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