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鸡西市鸡东县平阳镇综合文化站,黑龙江鸡西158221)
关于建设农村文化大院的几点思考
周莉
(鸡西市鸡东县平阳镇综合文化站,黑龙江鸡西158221)
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村级文化阵地,是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文化、生长文化、传播文化、经营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农村文化阵地,切实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村文化大院的蓬勃兴起,如何运用好这一阵地,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对策
农村文化建设,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搞好小康社会的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从目前农村的一些地方来看,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文明意识、健康意识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格格不入。因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觉悟,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充分发挥其传播知识、启迪思想的教育作用,创作、编排、演出一些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一)硬件设施基本齐备
目前,现有已建成的文化大院大部分有了图书室、娱乐室、培训室等,有的还配备了信息资源共享,健身器材等设备,并配套建成了篮球场、门球场等活动场所,为群众生产、生活、文化学习和健身娱乐提供了一个环境优雅、设备齐备、服务便利的活动阵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活动频繁利用率高
文化大院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文化娱乐功能,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经济脱贫后,必然要求文化脱贫。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殿堂,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层图书室,文化大院的图书室分担了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和功能,因而它是创造学习型社会的载体,是乡镇文化教育的中心,茶余饭后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到图书室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制度健全发挥功能
文化大院已经成为新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为群众提供了休闲了娱乐、受教育的场所,群众的精神生活丰富了,眼界开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占领了农村阵地,学科技,求致富,团结互助等各种好的习惯蔚然成风。“以前忙完了家里的活,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现在有了文化大院,就能来这里妞妞秧歌,下下棋看看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文化大院已成为农民休闲娱乐、体验先进文化、传播文明乡风的阵地,真正成了农民家门口的乐园。
(四)成绩突出亦有不足
农村文化大院数量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培育了一批农民文化骨干,打造了一批农村文化大院品牌。不久,将逐步达到村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单位对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认识不正确,关注力度不够。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发展状况还不平衡,有些地方发展较好,有些地方还缺乏场所,缺活动,缺资金,缺人才。这种状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与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加大文化投入,不断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
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纳入对口扶贫计划,建立和完善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通过文化设施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农民信息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努力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有一个质的改变。
(二)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农村专业文化人才
建设一只具有较高专业文化艺术水平的队伍去带动和管理文化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领导、组织、协调、协作、统筹、经营好文化事业、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资源
加强农村文化大院管理,是促进农村文化大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三个文明建设、农时、镇村中心工作以及人们思想定期举办农民艺术节、民俗展演、绘画、剪纸、特色旅游、文艺采风、非遗保护等活动,培育并推出地方文化品牌。
总之,要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好,是一项长期的可持续进行的事业,任重道远。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努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扎实工作,还有众多文艺爱好者的广泛参与,才能把文化大院真正运转起来,活跃起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王怀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J].新长征,2009(06).
[2]王莉.浅谈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对全面提升农民素质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6).
G249.2
A
1005-5312(2016)08-02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