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赞青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商丘476000)
论清代女性对《红楼梦》的评价
卢赞青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商丘476000)
女性一直是《红楼梦》重要的读者人群,清代女性在阅读《红楼梦》时往往会留下一些评论性的文字,例如讨论《红楼梦》的书启、为《红楼梦》续书所作的序、与《红楼梦》有关的诗词作品等。本文将清代女性的《红楼梦》评论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探讨。
《红楼梦》;清代;女性
《红楼梦》问世以来,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女性读者是《红楼梦》读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女性读者对《红楼梦》的品读和评价具有突出的特征。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清代的女性《红楼梦》,评论者,选择其具有典型性的《红楼梦》评价,分析清代女性《红楼梦》评价的个性化特点。
通过考察清代女性留下的《红楼梦》评论性文字可以发现,他们在对《红楼梦》进行阅读和评价时并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往往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互动行为。例如张问端留下过一首《和次女采芝阅红楼梦偶作韵》,从诗题中可以看出这首诗之前张问端的女儿采芝还写过一首与《红楼梦》有关的诗作,而张问端所写的这首诗是和诗。张问端是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的妹妹,她与女儿共同阅读和品评《红楼梦》,并留下评论性的诗作。
清代道光年间的王希廉(号雪香)和他的妻子周绮共同品读《红楼梦》,周绮也留下了《红楼梦题词》,并在序言中说自己写作《红楼梦题词》是因为在病中读到了自己丈夫所评《红楼梦》,可见周绮的《红楼梦题词》是一种夫妻之间的相互酬唱。嘉庆年间的陈少海写作了《红楼复梦》,他的妹妹陈诗雯为他的续书校对并作序。道光年间的范元亨写作了《红楼梦评批》,他的妹妹范淑也写了一首七言歌行。清朝女诗人沈善宝留下了大量与《红楼梦》有关的诗作,她与撰写《红楼梦影》的女作家太清是好友关系,还为《红楼梦影》这本书写了序。
在清代女性对《红楼梦》的评价中,最重要的关注点往往是书中众多女性人物的命运,其中又以评论黛玉和宝钗命运的文字最多。大多数清代评红女性本身就是女诗人,对黛玉出众的才貌气质表示欣赏,也对林黛玉孤苦的身世和悲剧的命运感到同情。乾隆时期的女诗人宋鸣琼的《题红楼梦四绝句》、嘉道年间女词人孙荪意的《题红楼梦传奇(贺新郎、凉)》、女词人吴藻《读红楼梦(乳燕飞)》、女诗人周绮的《题红楼梦十首》、汪淑娟《题石头记(沁园春)》、扈斯哈里氏的《观红楼梦有感》等《红楼梦》评价作品都收录了咏黛玉的诗作。在诗作中,表现了对林黛玉的悼惜,以及对林黛玉甘为情死的怜惜。
在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评价中,一些女性对薛宝钗独守空闺、孤独终老的悲剧命运表示了同情,例如女诗人王素琴。还有一些女性认为薛宝钗费尽心机谋婚,对此表示了讽刺和厌恶,例如女诗人姜云裳。有一些现代女性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悲剧命运均表示了同情。总体来看女性评红者也存在尊林派,还有持钗黛双美说者。其中女性评红者对黛玉的命运最为关注,并对与黛玉有关的晴雯、紫娟也表示关注。这些女性提供者大多都能够准确的把握黛玉的形象,虽然受到程本局限,对人物结局的把握未必能够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但也表现出了同为女性,对《红楼梦》中众女儿命运的的同情、怜爱和哀悼。清代女性评红者除了关注林黛玉、薛宝钗等人之外,对书中的妙玉、湘云、香菱、袭人、李纨等人物的命运也比较关注。
清代的女性评红者不仅关注个体人物的命运,也对《红楼梦》的价值、主旨和重要的写作手法进行了探讨。
如《红楼梦》中经常用到谐音双关的手法,这在一些清代女性评红者的诗作中就有所体现。如认为晴雯谐音“情文”、英莲谐音“应怜”、可卿谐音“可亲”、秦钟谐音“情钟”等等,以及紫娟“不如归去”,黛玉号潇湘妃子暗示其泪尽而亡的命运。这些对《红楼梦》写作手法的解读都得到了当代红学研究者的广泛认可。
不仅如此,清代女性评红者还从谐音中探讨了《红楼梦》一书的主旨和性质,从《红楼梦》的甄贾与“真假”的谐音探讨了《红楼梦》的虚构性质,扈斯哈里氏更认为《红楼梦》有警世色彩,让人认识到繁华富贵如大梦一场。胡寿萱通过论《红楼梦》小启,对《红楼梦》主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认为《红楼梦》的作者目睹了富贵豪门的兴衰,讽刺世态炎凉,将作者的命题归结为道德讽劝,并且能够从书中的一些细节来对作者的命题和主旨进行探讨。清代女作家范淑为她的哥哥范元亨所做的所作《红楼梦评批》题诗,在诗中对《红楼梦》的主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更是引起了现当代红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肯定。范淑在诗中认为《红楼梦》继承了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寄托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同时肯定了《红楼梦》的价值,认为其是一部伟大的不朽之作,应该与《庄子》《左传》《离骚》《史记》等伟大的作品相提并论,肯定了《红楼梦》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地位。
在红学的发展历程中,清代女性的《红楼梦》评价并未引起大部分红学者的关注。清代女性的《红楼梦》评价是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显示出清代中后期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清代女性的《红楼梦》评价在人物评论、写作手法、作品主旨、作品价值方面均有很多有见地的观点,能够对当代的《红楼梦》研究进行启发,其价值应该得到红学和文学批评界的肯定。
[1]王力坚.清代才媛红楼人物题咏论析[J].长江学术,2012(01).
[2]王力坚.清代才媛红楼题咏的型态分类及其文化意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I207.411
A
1005-5312(2016)05-0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