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制造撞上“工匠精神”

2016-10-25 09:50雷露陈琳
四川劳动保障 2016年5期
关键词:九洲大运工匠精神

文本刊记者 雷露 陈琳

四川制造撞上“工匠精神”

文本刊记者 雷露 陈琳

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层面,就是“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涌现出了大批有胆有识的企业。这些企业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危机意识,在产品质量、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超越,以此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等待不如求变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现任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的谢平认为,企业家精神应该是一种即使在低迷的环境中,也能把握机会开拓进取的品格。

那些年我们记忆中的经典广告语“风驰天下大运摩托”家喻户晓。它承载着大运集团过去的辉煌与灿烂。如今,“风驰天下大运汽车”成了大运集团新的品牌形象,知名度一再提升。谢平见证了大运集团由一家频临破产的制造公司经过兼并重组发展为区域龙头企业的历程。

受2007—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呈现出低迷萧条的景象。同时,全国的摩托车市场遭遇了一场整顿“寒流”,这样一来,摩托车销售利润大幅下降,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大运集团不得不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把转型的目光投向了汽车制造业。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振兴十大重点产业”的规划。其中,对汽车产业的具体规划是“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振兴汽车产业规划为大运集团指明了出路。” 谢平说,在振兴计划的指导下,大运集团制定了“布局南北、挺进全国、走向世界”的全新战略布局。就在大运集团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之际,成都市龙泉驿区抛来了橄榄枝。

据成都市龙泉驿区就业局局长王春节介绍,2009年,正值“5·12”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受强烈地震影响,不少本土企业受到重创,百废待兴。为了招商引资,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及人才来蓉投资办厂,同时还提出“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明确重点发展产业链。“龙泉驿区作为成都市打造的特色汽车产业园区的前沿阵地,与大运集团的发展定位不谋而合。”

在国家“振兴十大重点产业”和地方政府打造“一区一主业”政策的双重支持下,2009年那场金融寒冬还未过去,大运集团收购了四川省内最大的整车及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四川银河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行业内第一家纯民营卡车生产企业,并将成都基地的发展放到重要的位置。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成都大运的订单大幅提升,公司沿用原龙泉驿区西河镇老工厂的生产线陈旧落后的产能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产能升级改造迫在眉睫。”谢平说。

2011年,在成都市经济开发区(龙泉驿区)内,一座现代化的新型汽车工厂开始动工。大运集团投资超过10亿元,打造成都大运汽车经开区基地。建成后将是一座年产6万辆轻、中、重型载货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现代化园林式工厂,与龙泉驿区西河镇的老工厂相比,更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

2015年成都大运完成整体搬迁,形成了集研发、生产、供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结构布局,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式服务。“这种模式,是成都大运与同类型企业相竞争的最大优势。”谢平认为此次变革,放弃了原有的生产线,投入全新的生产基地,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短期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九洲:SMD固焊车间

经过8年发展,如今,成都大运已经由生产基地升格为大运汽车总部。成都大运携手集团总部创造了大运重卡跻身全国第八,轻卡排名全国第十二的好成绩,对大运集团来说是从无到有,对成都龙泉驿区来说是从小到大。

目前,成都大运欲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分得一杯羹。在谢平看来,做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阶段,新能源技术开发摆在世人面前,这是机会也是挑战。”面对新能源技术开发,谢平坦言:“如果跨过去,成都大运将实现更高的腾飞;一旦失败,那就是非死即伤。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谢平解释道:“目前国内外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技术开发上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进入这个领域的最佳时机,同时,这也是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迈向汽车制造强国的契机。”

如今,成都大运新能源技术开发已初见成效,一辆辆配备着成都大运自主研发的电动物流车正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实现了城市最后一公里点对点的物流运输业务。

“变革为企业的长足持久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副总经理谢平言语中充满自豪感,“变是找死,不变是等死,与其等死不如找死,等待不如求变。”

科技发展与质量至上

市场竞争,风云变幻。居安思危、努力求变、寻求突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素质。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七八三厂,简称“九洲”)作为一家军民融合发展的大型高科技国有企业,同样把科技发展、质量至上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实施“保军转民”,我国军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改革重组和扭亏脱困任务艰巨而繁重。九洲军品订单骤然减少,1984年全年只有20多万元,企业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

在这一年,九洲拿出最后一点“家底”——2万美元军工留存外汇,从德国引进一套技术,利用自身军工技术的积累,短时间内研制出了具有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国第一套全频道电视共用天线系统——“九洲牌TVR-84Ⅰ型”。这套系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当年投产当年见效,让九洲一举扭亏为盈,真正“活了”起来。

九洲相关负责人说:“这次科技创新,奠定了九洲在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龙头地位,让九洲的民品支柱产业开始起步,让九洲从一家单一的军工企业,成功地转型为寓军于民、军民并举的企业。”这之后,从楼宇共用天线系统到城市联网的有线电视系统、从数字电视机顶盒到三网融合数字智能终端、从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到智慧家庭系统解决方案,无不是九洲科技创新的成果。

上世纪末期,九洲还是一家产品单一的三线军工企业,发展规模始终在几千万到两、三个亿之间徘徊不前。如今,经过58年的建设,九洲已成为位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第24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295位,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

同时,九洲始终坚持质量至上,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九洲相关负责人说:“质量对于企业而言,就像空气,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九洲长期秉持的观点是,不仅要讲究“经济人”的追求,还要勇担“社会人”的责任,无论是军工产品还是民品,在质量上都长期坚持最高标准要求,不是简单的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标准,而是把着力点放在以质量求市场、让管理出效益上。

▲大运:生产车间

为了更好地提升质量和品质,提升用户满意度,九洲注重培养员工追求极致体验的精神,致力于在企业上下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近年来,九洲先后荣获“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中国电子企业质量百强奖”“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和“四川省政府质量管理奖”等质量奖项,质量体系得到有效保持。

科技发展与质量至上的企业精神,让九洲战胜生存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一场又一场胜利,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像九洲、大运一样,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成长起来。如果中国几千万家企业都发扬“企业家精神”,从低端制造的泥沼中走出,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必将汇成“中国制造”的中坚力量,并极大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

对话:企业与“工匠精神”

四川劳动保障:目前国家倡导“工匠精神”,对企业而言有什么重要意义?企业应具备哪些“工匠精神”?

李兴梅(四川九洲电器集团部门负责人):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企业,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企业培育 “工匠精神”,能够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企业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凝聚企业最广大的职工队伍,奠定群众基础。

企业的“工匠精神”,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员工的“工匠精神”来体现。归纳起来包括如下几点:对一项事业或一门技艺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定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

▲大运:焊接生产车间

四川劳动保障:您认为,作为企业而言,该如何以“工匠精神”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擦亮中国造品牌?

谢平:做企业,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出自己的品牌。大运摩托已经是中国驰名商标,因此大运汽车也要不断努力,努力打造下一个驰名商标。大运汽车在抓产品品质之外,还十分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来支撑品牌建设。目前,大运重卡已经率先在行业内做到“终身质保”,产品质量问题,都已实现了原厂配件更换,这也是大运一直延续的优良作风。另外,大运轻卡也是实现了“十年底盘免费保养”,这些举措在行业内也是屈指可数的。

除了产品本身外,一个企业追求极致总要有一个过程,通过打造一流的服务来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是大运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在坚守的初衷。

李兴梅:以“工匠精神”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培育立足岗位、创造价值、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经营管理层以身作则,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千方百计做好产品,全心全意追求精品,以制度保障产品品质,打造百年品牌。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如果没有对质量的坚守、没有近乎严苛的标准,也许“海尔”这个品牌早已消失。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只有坚守这一信念,才不会急功近利,才能把产品品质做到极致。其次,也需要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无论多么高精尖的产品,都离不开平凡劳动者的精益求精。而九洲是一个集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企业,上下游的质量把关更重要,只要每个员工都积极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就不愁生产不出高品质的产品,打造出叫得响亮的中国品牌。

四川劳动保障:“‘中国制造’曾经给人留下低质低价的印象,就因为缺乏‘工匠精神’”。您怎么理解这个观点?针对目前的“中国制造”,站在企业的角度或结合企业发展现状谈谈你的感受和想法。

谢平: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制造”。不可否认,与德国、日本的精品制造相比中国的制造业确实存在“粗制滥造”之嫌,但是也要看到,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并且他们现在的目标定位与我们存在差异,他们主要是中高端汽车市场,而我们主攻“中低端市场”。“低端低价”不代表“低质”,这并不是说质量没有保障,而是说我们的产品“物美价廉”,这是我们的生存空间。

▲大运:车辆下线

李兴梅:这个观点九洲并不认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现在“中国制造”有很多优秀的产品,在国际上也赢得了良好口碑,“中国制造”低质低价印象并不普遍。另一方面,一些给人低质低价印象的中国产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工匠精神是一个影响因素。其它的,比如我国制造基础比较薄弱,工业现代化起步晚,工艺水平低,缺乏技术含量,还比如诚信文化的缺失,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都让中国制造贴上了低质低价的标签。

当前,“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对九洲这种集开发、制造、经营和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来说,由“制造”向“智造”转型更需要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注重从政策上对工匠倾斜,奖励辛苦付出,对企业发展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他们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社会各方对他们理应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

同时,互联网时代已不只是零和的竞争,而是合作共赢的局面。中国制造还需要勇敢地走出去、请进来,对于深处内陆的九洲来说,更需要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理念,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持续优化工艺水平,提升生产制造能力,提高产品品质性能,为国防铸利剑,为社会铸精品。

猜你喜欢
九洲大运工匠精神
广东省廉江市安铺中学九洲江文学社
“红小编”带你看“大运”
大运之河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大运中心与大运村15日将落成并移交
深圳市建工署完成大运工程建设
绿色的世界
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