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需要通过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进行合理的维护,才能对社会中所存在的违法与不道德的行为予以管制,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过程中,道德与法律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分析两者间的关系,对二者间的冲突与融合度予以明确的掌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德;法律;冲突及融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027-01 收稿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吴士玲(1982—),女,河南滑县人,助教,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与法律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是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规范,在人类与社会发展史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道德是注重善良与邪恶的评判,根据社会导向与舆论方向、人们的内心感知和思想来针对某一行为进行道德标准的限定。而同样身为行为规范,法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借助法律条文与制度来对人的行为予以规范,二者既有冲突,也有融合点,明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关键。
一、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道德与法律在本质上的区别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1],而道德不然,其属于非强制性的规范,其主要在于人们对善与恶的认知和评判,且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与判定标准;而法律则是具有约束性、强制性和管制性,人必须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条文。因此,由于二者间所存在的区别,容易导致问题的滋生,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出现冲突。
1.行为不违背道德却违反法律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读,严重涉及道德与法律的冲突点,二者相互矛盾,会为某种行为的规范带来制约。如针对“安乐死”的认知,导致安乐死问题发生的主要前提是病人的疾病已经无法医治,且还是会受到病痛的严重折磨,才以“安乐死”的方式结束生命。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对病人的尊重与解脱,能让病人免于痛苦,安乐地离开,其不违反人伦道德。另外一部分人却认为让病重患者服用安乐死是对病患生命的不尊重,掠夺他人生命,违背人性,侵犯人权,属于违法行为。针对该事件,道德与法律就产生了相互的碰撞与冲突,二者对行为规范的考虑角度不同[2],导致冲突的发生,是道德与法律面临的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2.行为不违反法律却违背道德
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在社会的诸多现象中,也会出现某种行为不违反法律却违背道德的情况。如“出轨”问题,其在道德层面来讲,该行为属于对婚姻行为的极度不负责任、道德缺失的重要体现,与现代的社会风气存在一定的关系,人们的思想愈来愈开放,对婚姻的重视不足,离婚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其违背了伦理道德。但是在法律层面,并未针对出轨问题提出明确的规定,未对他人、财产等形成危害,未界定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不属于违法行为。
二、道德与法律的融合
为了发挥道德与法律的重要价值,严格规范人的行为,打造和谐安定的社会形态,应注重道德与法律的相互融合,将二者的冲突问题予以改善与缓解。
1.法律要以道德为基础和条件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融合,法律制度的确立应立足于道德之上,将道德作为重要的基础和条件,以充分发挥道德价值。法律的实施要获得人的道德价值认知,只有具备道德标准的法律文件才会具有说服力,无论何种法律文件都应以道德为底线和前提,否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后果,会出现反抗声与谴责声。法律条文的制定,能在法律层面让人们产生认同感,且更为自觉地遵守相关规定,提升法律的价值体现。在法律制度的设立中,应增强道德关怀,利用人们通常所具备的伦理思想来对法律问题进行考量,提升人们的认同点。
2.优化法律与道德互补的制度
通过对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来看,二者都立足于各自的领域,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问题规范标准,道德强调“软与柔”性规范,而法律强调“硬与刚”性的规范,规范手段存在差异。若想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必须构建法律与道德互补的制度,取长补短,找寻二者的平衡点与互补点,对二者规范中所存在的空白进行填补,相互中和,以打造人性化的社会规范体制,实现和谐性、安定性社会的构建。
综上所述,若想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和谐、友好的生活环境,必须正确处理与协调好道德与法律间的关系,发挥两者的效应与社会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杨 婧.从伦理视角审视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融合.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7):146—147.
杨雅华.论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融合.兰州学刊,2002,(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