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
本人根据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总结了一下在中国大陆和世界其他地方旅行时与天下的抽水马桶们相遇的情形……
啊,忍不住了,请问,厕所在哪里啊?……谢谢,然后你推门进入机场、餐厅、商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厕所,推开一个小门……
第一种情形:一股臭气扑鼻而来,你几乎想落荒而逃,找个荒山野岭就地解决。但情况危急,时不我待,你只好憋气吞声,左手捂住鼻子,右手去摁抽水马桶的冲水钮,“哗啦”……你不敢看,但听到它们都被争先恐后地冲走了,你身体却更觉沉重,可你不敢坐下,你得先忍住。于是,你撕下一大条卫生纸或者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消毒纸巾,用两个手指夹住马桶圈,轻轻放下,然后,你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你先得一点一点擦洗靠背和马桶圈,那上面一定有很多水滴——谢天谢地,但愿是水滴啊。有时马桶圈上有鞋印,你就得使劲擦,擦洗过后,你再次冲水,然后用卫生纸垫在马桶圈上,然后,你小心地、慢慢地坐下。方便过后,如果你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很有德行的人,你会顺手再按一次冲水钮,然后拍屁股走人。
第二种情况是我到香港和后来到欧美澳等国家碰上的。刚刚出来时对比特别明显,甚至有些不习惯……推开那扇小门,那白白胖胖丰腴得有如杨贵妃似的马桶亭亭玉立地等在那里,一副哀婉可怜、不见不散的样子,简直让人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你“呼哧”一屁股坐下来。坐下后才大吃一惊,竟然忘记先冲水,也没有先清洗一遍啊,不过来不及了,好在朝四周一看,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干干净净,根本就用不着习惯性地冲一次水,正因为太干净了,你忘记了当一次义务厕所清洁工……
这种前后鲜明的对比让坐下来后的你开始前思后想,这并不是宾馆的厕所啊,好像也没有清洁工啊,而且,国外的清洁工实在太贵,这些公共厕所哪里请得起那么多清洁工呢?
可是,刚进来时就发现这里这么干净,好像刚刚被清洗过似的,怎么回事?蹲了几次,我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这是通过偷听和观察隔壁那个抽水马桶上的老外的动静得来的。看起来一进来就坐上马桶的绝不是我一个,但在他们使用完冲水后,我却发现他们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听到卫生纸擦拭的声音,然后再听到一次冲水。后来我就知道了,原来,我推门进来看到这么干净的抽水马桶其实是上一个使用者擦拭过的。
当你走进中国大陆一个臭气烘烘的马桶旁,或者坐在澳大利亚一个干干净净的马桶上,你很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与自私自利的中国人比起来,素质高的外国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真是惭愧啊。如果你这样想,我就要嘲笑你的无知了。因为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外国人很自私,他们“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他们蹲过马桶后之所以要清洗干净,并不完全是不想把臭味留给下一个使用者,而是他们很清楚,如果他使用后不清洗,你使用后也不会清洗,大家使用后都不会清洗,那么,下一次他再进入厕所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他们每次都能跑回家坐马桶吧),他需要弯下胀得难受的肚子清洗他完全不认识的某个人奇臭无比的大便。
从这方面说,难道中国人就喜欢清理别人留下的大便,为此而不惜把自己的大便留给别人?
不好意思,怎么一和抽水马桶联系起来,人就变得粗俗了?我还是文明一点吧。其实,文明一点的说法也有,而且是约定俗成的,那就是如今的中国人搞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互害的社会”。大家都在做一样的工作,但却互相伤害,又并没有获得更大的利益。这里只是举抽水马桶的例子。其实,国人所做的千奇百怪的互相伤害,绝大多数的伤害程度当然要比大便的臭味更强。
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每个人几乎做同样的工作,却形成了一个“互利的社会”。差别如此之巨,原因何在?从抽水马桶的例子,我想你怎么都说不出是文明、人种、道德和宗教的原因吧?在抽水马桶事件中,唯一的区别就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如厕之前和之后冲洗厕所,这其实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约定俗成的规则,但会让你感觉到胃部不适的痛楚。
这些年,我们看到了和发达国家的差别,却没有看到希望。有些人要死要活,感觉到绝望,其实,这问题很容易想通,坐到抽水马桶上就能够想明白的:我们和他们的区别也就是规定、游戏规则的不同而已。
(摘自《齐鲁晚报》 图/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