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西苑
研究了许多民营企业的失败,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很多民营企业家的“滑铁卢”竟然是自己的家乡。家乡对于他们简直就是个温柔的陷阱。
一些在外乡发了财的民营企业家,当回到自己家乡的时候,难免带着荣归故里的自豪感和光宗耀祖的成就感。通常,家乡“父母官”和众乡亲会把他们当作凯旋的英雄一样欢迎款待,各种各样的荣誉、赞美、鲜花、颂歌令他们陶醉在自己的虚荣心中。家乡的政府官员和父老乡亲热情洋溢地捧着你、甜言蜜语地哄着你,最终的目的图穷匕见,无非要你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在当地投资。
这时是一个企业家心最软、耳朵根也最软的时刻,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盛情之下、杯酌之间,难免抒发一番饮水思源的感情,做出一大堆回馈家乡的许诺。有些企业家在酒醒之后或许也察觉到了自己的轻率。可是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了。在商场上可以对外人赖账,可是在故土绝不能对乡亲们赖账,况且涉及一班穿针引线的亲友面子,即使打落牙也要和血吞。
在家乡的投资总是先易后难、攻易守难,开始什么事情都好办,一路绿灯,可是越到后来事情越复杂,矛盾越多,千丝万缕的情面、盘根错节的关系,令你快刀斩不了乱麻,投鼠忌器。最后往往煮了一锅夹生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家的家乡都不适合投资,只是他们在家乡最容易陷入误区:决策时没法清醒地做出判断,操作时没法理智地处理问题,失败后没法果断地撤退转移,其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人情和面子。一个企业家在其他地方可以栽面子,在家乡绝不能栽面子。为了维护自己在乡亲父老面前的成功者形象,他们往往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宁愿不惜血本孤注一掷,也不能承认失败,悲剧就发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
家乡,就像一个温情脉脉的陷阱,每年都在吞噬着无数个心太软的企业家。开始他们只是把脚夹在里面,为了拔出这只脚,后来把腿也卷进去了。为了挽救这条腿,结果身子也跟着陷了下去,最后直至没顶。
难怪一些世界著名华人成功企业家都尽量避免在家乡投资,他们宁愿在家乡兴办不营利的公益事业,例如办学校、办医院、修路筑桥等。他们的原则是以无偿的方式回馈家乡,不从乡亲们身上赚一分钱。这是真正的明智之举,既维护了乡情,又绕开了陷阱。
(摘自《站着说话不腰疼》机械工业出版社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