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竞赛驱动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2016-10-24 19:44:50胡亭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竞赛服装

胡亭

(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以竞赛驱动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胡亭

(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服装设计竞赛近年来蓬勃发展,无疑推动着高校专业教育发展的催化剂。服装设计专业为应用型学科,立足实践,其专业课程与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上注重创新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此外,通过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专业竞赛,努力提升比赛成绩,从而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认同度,为学生就业铺平道路。

服装设计;专业竞赛;实践教学

一、关于国内的服装竞赛概况

伴随着国内服装设计比赛的迅猛发展,参与服装竞赛的设计人员也越来越多,包括服装品牌设计师、服装院校师生、服装爱好者等。就目前国内服装竞赛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国家级服装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服装技能大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师生服装技能大赛”等,这一类服装专业竞赛大多是由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协会等部门举办;第二类是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国内服装设计公司及地区政府等机构联合举办的非官方机构主办的相关竞赛。

这两大类竞赛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院校众多师生参与其中,从初赛到决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优秀参赛获奖选手并颁发证书及奖金等给予参赛者丰厚奖励,并且这两类服装竞赛都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二、课程教学与专业竞赛结合的意义

(一)专业竞赛在教学上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1.专业竞赛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服装设计教育需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实际出发着重学生学习过程、设计实践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因此学生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能,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学生学有所成后只有在商业环境中去实践,累积经验,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运用学校所学知识、技能去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校期间,学生很难去接触到大型企业并在企业中实践,很多服装企业服装设计部门属于机密部门,不接收高校实习生;然而服装竞赛它就是学生得第二实践课堂,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良好的平台。

2.竞赛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开拓学生视野

国内服装竞赛主题是根据真实市场设计需求制定的全国性比赛。在参赛过程中,由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大主题背景下寻找设计灵感来源制作出主题设计故事版,从设计分析、效果图、款式图绘制到制版、工艺制作、成品服装模特拍摄、化妆发型设计到最后以模特着装动态秀的展示等过程学生全程参与,因此通过竞赛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与全国高校学生,甚至经验丰富的服装设计师共同比赛对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学生视野并且能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之处,从而可以刺激学生在今后专业学习中具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加强学习与研究。

(二)专业竞赛有利于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1.专业竞赛促进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专业竞赛不仅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专业设计综合素质,同时也反映了高校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服装竞赛过程包括的主题设计、系列效果图绘制等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因此指导老师其重要性不可忽略。同时也就是意味着,为了保证学生在竞赛中顺利完成比赛任务及最终训练结果的质量和竞赛指导的效果,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并给予全面性的一对一指导,然而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化设计竞赛的指导要求。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与理解能力及较高的技能。在竞赛中整个过程之中,师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环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2.服装设计竞赛有利于课程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设计的核心是创新,服装设计也不列外。学生在竞赛中既强调了服装理论同时更加注重设计系统的实践。它考核了学生运用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外,更注重考核考察学生的创的新设计意识,因此根据竞赛实际情况来进行部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通常,主办方举办服装竞赛所涉及到的主题一般都关系着一系列课程,如《服装设计基础》、《创意服装设计与实践》、《服装制版与推板》、《服装工艺制作》等课程。学生参与竞赛便能够快速对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进行反馈,以便教师更加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及时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服装设计竞赛的策略

(一)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参与竞赛

1.选择适合的竞赛

每年服装设计类比赛大都有固定的时间,因此教师结合专业课程提前掌握竞赛相关信息,深入了解并挑选出具有权威性、高水准的专业竞赛。在选择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其需具备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及影响力,同时还能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入围后,服装制作的费用及决赛所获得的奖金回报以及实习就业的机会。

2.注重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与,重视地区性竞赛

从实践中得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服装类竞赛需要着重了解主办方在国内服装竞赛的权威性以及该组委会的管理制度及保障制度,并且还需要有一定规模性、公正性,并且主办方开展的主题要能够代表服装行业发展方向,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如我校服装设计专业3名学生入围2014中国(虎门)旅游服装服饰设计大赛总决赛,组委会对每位学生提供6000元的制作费用以便学生完成服装制作参加决赛。同年,服装设计专业2名学生参加2014“四季.金秀”中国青少年瑶族服装设计决赛,最终一名获得铜奖,组委会奖励学生2000元及颁发荣誉证书。组委会通过这种形式激发高校教师、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二)通过竞赛组织建立指导教师团队,提高比赛竞争力

1.以课题的形式建立教师团队

建立优秀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参加服装竞赛是获得好成绩的前提条件,也是重要条件。教师指导学生参赛,其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大开眼界与提升自己设计能力的一次机会。

因此建立教师团队将竞赛作为一个课题项目,让学生参与课题之中,由教师指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整个课题。以竞赛为主线建立教师团队后,确认团队目标,分配成员任务。如关注国内服装类专业竞赛动向,研究总结该设计大赛每年主题关注点、侧重点及该大赛每年入围选手效果图及获奖选手服装制作整体效果,着重分析获奖选手服装设计,组织学生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深刻解读,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提高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从而提高学生比赛竞争力。

同时在课题制作过程中查看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题项目来关联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完成设计课题的过程中,把人才培养计划中的相关课程重新有机组合来强化学生对系列课程的有机联系,训练学生在校对专业知识掌握及应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通过竞赛课题设置的形式进行课程改革来栽培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专业教师参与竞赛,对获奖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

参加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竞赛如果能够得到学校方面的鼓励与肯定,有利于提高师生参与积极性,同时在校及各专业也将会形成良好的竞赛及创新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励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力,使整个校园有着良好的学习气氛,学校与指导教师都获得相应的教学成果,从而提升学校及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力。

近几年,我校已经推行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制度,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和科研活动、创造发明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四、结语

实践证明,在服装专业教学课程中,如果只限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模式,是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通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竞赛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人才培养水平及学校的社会认同度,同时也可以检验出学校的师资力量及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因结合专业竞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上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正确引领更多的学生及教师参与竞赛,并且做好竞赛指导工作,实现以赛促教,从而进一步发掘基于社会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1]丁英翘.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胡嫔.论服装设计教学在市场中的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2010(08).

[3]顾韵芬,陆鑫.服装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李俊.服装商品企划学[M].北京: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1.

[5]赵平.服装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TP1-4;G642

A

1005-5312(2016)11-0233-01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竞赛服装
《福“运”》系列服装设计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8:56
让人心碎的服装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湖南包装(2016年2期)2016-03-11 15:53:11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