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男旦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2016-10-24 19:44:50张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戏剧

张琼

(黄冈市浠水县绿杨中学,湖北黄冈438219)

浅析男旦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张琼

(黄冈市浠水县绿杨中学,湖北黄冈438219)

男旦的兴起在历史上起起落落,曾经历过几个阶段的传承,唐代以前的歌舞祭祀表演中有过一些显现,到了宋元戏剧表演中便与女旦相互竞争,到了清明两代即出现过两度繁华,至今却几乎陷入绝迹。

男旦;女旦;戏剧;同性恋

鲁迅先生在1932年发表的《最艺术的国家》一文中写道:“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语中不乏对男旦艺术的讽刺,如果单看字面意,确实如此!“男旦”是指男演员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代称,这个词到近来才出现,古时称男旦为“乾旦”,女旦为“坤旦”。《易经·系辞》所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所以帝王的宫殿称为“乾清宫”,而皇后的住所是为“坤宁宫”便可想而知。

一、男旦的由来

男旦的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的祭祀仪式上就出现过,那时称男巫为“觋”,女巫为“巫”,因为某些祭祀活动不宜女性参与,便由男觋取而代之。汉代即出现了由男优扮演的“女娥”,东汉张衡《西京赋》中就有“女娥坐而长歌”的记载。至魏,战乱频繁,人们刻意追求新奇以愉悦,就出现了男演员郭怀、袁信扮演的“辽东妖妇”,行为孟浪,令人侧目。隋代歌舞者以男扮女已蔚然成风,到了唐代,参军戏中亦有此类现象。

这些男扮女的现象仅仅局限于歌舞祭祀活动中,真正在戏剧表演中出现则始于宋元。

二、男旦的形成

宋元时期古代戏剧才真正形成,男旦即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宋官本杂剧和宋之南戏中都有“妆旦”。“妆旦”即是以男扮女也就是“男旦”。这一时期,男旦并没有在戏剧表演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是与女旦并驾齐驱,互相竞争,“女扮男”的现象甚至更为普遍。之所以出现这一景象,是因为:其一、当时陈朱理学思想还不够兴盛,女子登台演出非但没有禁忌而且深受欢迎,所以男旦在这一时期没有很大的市场;其二,当时社会普遍鄙视下层戏剧演员,许多男子不屑于演戏,更谈不上去“妆旦”了。之所以男旦仍然存在于当时的戏剧舞台,是因为:其一,宋元时期剧团规模不大,往往是家庭小剧团,即一家几口人分饰所有的角色,必然人手不够,所以就出现了“女扮男”,“男扮女”的反串现象,其二,符合观众的猎奇心理,这种反串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深得观众喜爱,欲罢不能。其三,元蒙统治者时期,汉族文化不受重视,儒者排名臭老九,其上便是倡优,所以元朝时男女同台演出并无限制,管你男的女的都是猪狗不如的东西。

三、男旦的兴盛

到了明代,朱元璋认为官吏狎妓破坏政事,遂严加禁止,犯者仅次于杀头,破了历代朝廷设官妓的先河,当时娱乐活动有限,官员们无以为乐,遂养起家班,小唱由此兴盛,为戏剧的兴盛提供了契机,当时由于封建思想作祟,男女有别,故不得同台演出,便有了男戏班和女戏班之分,例如《红楼梦》中贾府大观园便养着棋官在内的女戏班,以供封建统治者愉悦。然而,由于男戏班的生命力更强,更能经得起朝代更迭,所以数量更为客观,再加上汉族领袖统领天下,陈朱理学昌盛,不准女子粉墨登场演戏文,因为在戏文中常有身份高贵的神仙帝王出现,决不容许女子登场亵渎“神灵”,这为男子出演创设了条件,男旦便在这种情境下逐渐繁荣起来。

由于职业的需要,不少男旦都娇美诱人而带有女腔,举止投足风流娇媚,直接的影响便是使得同性恋现象猖獗,尤其是明代中晚期文人士大夫把同性恋当作风流韵事,大肆攀比炫耀,上自帝王达官,下至贩夫走卒,争相以此为风尚,虽然中国的同性恋现象由来已久,汉哀帝为董贤“断袖而起”便是佐证,但在明朝以前还处于“地下”的同性恋之风在明朝便逐渐浮出水面,甚至公开化。例如晚明名士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称自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娈童”即是同性恋)公然把“好娈童”列为十六个爱好之一,字里行间不无炫耀之意。此时男旦的地位和境遇是极其低下的,有兔、狐、虎、狗一说,即:少年时期丰姿美秀,人所钟爱,人说为兔。二十岁后,相貌已大不如前,仍然骚首弄姿,扭扭捏捏,则名为狐。三十岁后,嗓子哑了,又长出胡须,唱戏不成,便买来孩子教养,对孩子不是打则是骂,凶神恶煞,是为虎。时运退后,只能去戏班子里打旗儿,那时只得比作狗了。

到了清朝,满族统治者进关之后便毫不含糊的做了两件事,一是整顿娼妓业,二是清理出版业。顺治八年清世祖下旨,令教坊司停止使用女乐,改用太监替代,教坊司不用女乐遂成定制。除整顿娼妓业,对戏班子也进行了严厉的整顿,严禁城内的女戏子出演,城外女艺人一律不准进京,违者处以刑罚,这一整肃的结果是京城中少了公开的妓院、戏班子一律变成了男班,戏园子里的观众也一律是男人。这为男旦的兴盛提供的客观的便利。但男旦的第一次走红却是在魏长生的出演以后。乾隆四十四年,魏长生在从四川来到京都演唱“粉戏”一炮而红。由于魏长生所演的剧目多半是带有明显色情成分的“粉戏”,再加上他自身的“色艺双全”,刻意追求性感,迎合了当时男性观众的潜在要求。但当时的男旦仍然地位低下,没有独立的人格,是达官贵人的宠物,尤物,权倾一时的军机大臣和珅就与魏长生有着路人皆知的断袖之宠。

男旦的第二次走红是在清末明初,以梅兰芳为首的四大名旦为代表。

魏长生之后男旦并非一直处于鼎盛状态,而是被程长庚为首的老生所取代,后来又有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为代表的“后三鼎甲”,为老生的时代创造了辉煌。这时的男旦一直处于附属地位,直到梅兰芳的出现。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外有着特定的历史因素:其一,民国以后,大批的女看客涌进了戏馆,就引起了整个戏剧界急剧的变化。过去是老生武生占着优势,因为男看客听戏的经验,已经有他的悠久的历史,对于老生和武生的艺术,很普遍的能够加以批判和欣赏。女看客是刚刚开始看戏,自然比较外行,无非来看个热闹,那就一定先要拣漂亮的看。象谭鑫培这样一个干瘪老头儿,要不懂得欣赏他的艺术,看了是不会对他发生兴趣的。所以旦的一行,就成了她们爱看的对象。不到几年工夫,青衣拥有了大量的观众,一跃而居于戏剧界里差不离的领导的地位,后来参加的这一大批新观众也有一点促成的力量的。”大批的女看客涌进了戏馆,就引起了整个戏剧可以演夜戏、女客可以进戏园、北京出现了女旦等戏曲界的变动。女性作为自由观众的大量加入,使审美客体——演员表演艺术的侧重发生了微妙的转向。其二、他赶上了新旧交替的时代变迁。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以后的社会动荡,使社会和观念都出现了近乎解体、但又酝酿着重建的状态,也许正是这样的失了章法、然而又显得特别宽容的时代,充满了各种生机和可能性,从而提供了使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发挥的土壤,这与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是同样的道理。此时男旦的地位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仍有少量的戏子被纨绔子弟所宠玩,如《金粉世家》中金府的几个公子便与男戏子们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但那已不再猖獗。而且政府已明文规定,否定狎玩男旦之风。

如今男旦已面临着绝迹的危险,在“男演男”,“女演女”的呼声高涨的时代,我们还是应保持清醒的认识,究竟男旦的存在是封建历史的产物还是必然?是畸形还是奇葩?我想它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还是应该有所传承才好。

[1]徐蔚.给男旦一个理由[J].上海戏剧.2005(04).

[2]徐蔚.男旦艺术文化心理管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

[3]周传家.男旦雌黄[J].戏剧,1994(04).

[4]周传家.侃侃男旦[J].中国京剧,1994(06).

[5]崔荣华.明清社会“男风”盛行的历史透视[J].河北学刊,2004(03).

[6]温静.梅兰芳京剧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7]幺书仪.明清剧坛上的男旦[J].文学遗产,1999(02).

J809.2

A

1005-5312(2016)11-0278-02

猜你喜欢
戏剧
现代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6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金桥(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36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6
《在华十二年》所载戏剧资料及其戏剧史价值
中华戏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6:18
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
戏曲研究(2018年2期)2018-02-16 07:43:26
戏剧类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4
对中小学开展戏剧教育的几点思考
戏剧与人生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