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紫微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意大利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中国高校设计教育的启示
喻紫微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与包豪斯等欧洲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不同,意大利的设计教育模式带着强烈的民族特色与自我的坚持。意大利的设计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意大利的企业与工场提供的教学工作室与资助,这样独特的高等院校教育模式在欧洲也是别具一格。本文主要浅析意大利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中国高校设计教育的借鉴和启示。
教学模;意大利
意大利的设计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的底蕴,还不失一丝现代的摩登与激情。作为欧洲设计高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意大利独有的教学机制与教育模式对当代的设计界产生着深远影响。我国正处在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出路的桎梏,所以对于意大利的设计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对我国在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能提供有建设性意义的借鉴与启示。
二战之前,意大利的大学体系里并未有设计课程出现,直到战后的七十年代在意大利的大学体系中第一次出现产品设计课程,是由一些公司或者企业个人来进行自助创建的。由此意大利的工业设计正式诞生,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意大利的大学设计课堂仍旧与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很多的企业家或者设计师将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带到课堂上,成功的将经验的教学转化为设计生产力。意大利所培育的设计师,在其作品中不难发现意大利传统的民族特色与艺术表现力,而这也与意大利的教育模式紧密相连。
包豪斯的“工厂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整个欧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划时代的教育理念,超前的教育模式让现代的设计教育飞快的走入人们的视野,开启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新纪元。意大利将这样的设计教学理念融入到自身独有的设计教育中来,不断的发展和探索。尤其是在教学实践这一领域将这一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最为重要的就是意大利将工作室制度指定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相应的艺术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的提升其综合设计能力。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工业设计(本科)专业每学年的课程都有持续时间较长设计工作室课程,工作室课程几乎贯穿了大学课程的始终,这一点充分地说明意大利将工作室制度这一教学模式实践得深入彻底。
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意大利的艺术设计日常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各个工作室或者企业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前期准备,最后的作业可能是制作意大利某些著名品牌的VI手册,同时还配备有专门的负责人来全程陪着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期间需要向学生免费开放相应专业的工作室,还要辅导老师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
在意大利艺术设计院校工作室教学模式下,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的激发了学生潜藏的设计能力。在工作室模式教学下,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接受专业学习,提升设计素养,解决了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实质性的问题。由此能够看出,意大利在专业培养上具有挑战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国设计教育模式已经与现实产生了脱轨,国内各大高校的设计教育模式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目前国内的现状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还是偏重于理论部分的教学,缺少开展实践课程的意识。因此需要针对当前已经存在的课程进行整合,抓住课改的实质,强调学生的自身能力。首先可以借鉴意大利建立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设计能力与素质。工作室制度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能够平衡设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的需求完美融合。同时工作室制度教学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平台。学生不在拘泥于传统的学习形式,而是将眼界大开,专注到外在的艺术设计生活中去,并以此为媒介将学习与实践有机统一。教学者也能够借此契机,满足教学与社会的接轨,打造一个创新型的教学环境,培养符合时代潮求和需求的设计人才。
[1]梁梅.意大利设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3]Ezio Manzini.The Material of Invention:Materials andDesign[M]. CambridgeMA:MITPress,1989.
TU-4
A
1005-5312(2016)11-02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