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波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究
于江波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云南文山663000)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当前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全球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变革。文章针对我国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现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之路。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当前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全球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变革。文章针对我国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现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之路。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1.“欧洲中心论”的桎梏。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一直沿用的是欧洲的音乐教育体系,特别是基本乐理、作品分析、复调、钢琴等课程,绝大多数内容是以西方的欧洲音乐为主。学生所学的音乐基本理论与技能主要是通过系统学习西方的音乐而获得,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本民族和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的认知极为匮乏。在这种“欧洲中心论”的背景下,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变得“欧洲化”,凡事皆以欧洲音乐文化作为评判标准。虽然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学等许多中国民族音乐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仍以思维定式的西方音乐观去学习和理解民族音乐,目前而言,音乐的学习和教学仍没有完全摆脱“欧洲中心论”的苑囿。但也要注意,欧洲的古典音乐本身就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打破“欧洲中心论”并不是要抛弃欧洲的古典音乐,而是要摒弃“一元化”,建立“多元化”的思维与教育模式。
2.配套教材的短缺。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工具,特别是音像资料,其是保证音乐教育正宗性的主要依据。要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材的建设是首要任务。目前,教材的缺乏是制约高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瓶颈性因素。我国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材编写刚刚起步,最早纳入高校多元文化音乐课程教材的是王耀华编著的《世界民族音乐概论》(1998),此外还有伍国栋的《民族音乐学概论》(1997),俞人豪、陈自明编著的《东方音乐文化》(1995)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但总体而言,目前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材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并翻译的,国内仍缺乏配套的教材。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
正确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应当确立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具有自己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才能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因此要努力探索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其次要“洋为中用”,汲取外来音乐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只有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积极的融合、交流,才能使我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更为积极有效的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及传承。
(二)科学设置音乐教育课程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在保证音乐教育传统课程质量的前提下,使多元文化音乐的课程成为学校音乐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虑到高校音乐教育实情,可将多元文化音乐课程分为以下两部分:
一是将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和精华渗透到现有的一些必修课程中,例如基本乐理课程,在主要采用的欧洲传统乐理体系中加入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内容及世界其他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阶。还如视唱练耳课程,将世界各民族典型性音乐风格的旋律编写入高校视唱练耳教材。
二是独立设置不同的选修课,可以开设以下几种选修课程。首先是世界音乐课程。增加世界民族音乐发展史、东方音乐文化等课程。将世界音乐文化按照区域或国家分成几大板块,运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同一区域内的音乐和不同区域的音乐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各种音乐文化的异同。其次是地方性课程。开设方言听辨课,将地方性音乐引入课堂,传承和保护日益萎缩的传统音乐文化。最后是民歌及民间音乐采风课程。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与当地百姓及民间艺人进行交流,搜集第一手的音像资料,身临其境的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理论课教学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可以采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途径,在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学习音乐,能深刻的理解音乐及其文化。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视频、音频资料穿插于理论学习中,让学生在全方位、立体化的感受中对多元音乐文化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例如,在讲解某一民族或地区音乐时,可以首先介绍该民族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绘画、文学和诗歌等历史文化背景,以便使学生对该音乐产生的特定文化语境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其次,实践课一方面是对理论课的巩固,另一方面是获取多元文化音乐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体验,通过与每个民族文化音乐氛围的接触,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不同领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学生可以选择独唱、独奏、即兴伴奏、器乐合奏、自弹自唱、歌舞结合等多种表演形式演绎世界各民族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多元文化音乐,而这也正是理论教学所无法取代的。
音乐教育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给我国校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应积极借鉴国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在确立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通过正确树立教育观念、科学设置教育课程、多元应用教学方法,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模式。
[1]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J60
A
1005-5312(2016)11-0256-01
J60
A
1005-5312(2016)11-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