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涛 杨子勋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谈美术创作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丁学涛杨子勋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在美术创作中理论与实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各种新的绘画技法,绘画理论的不断出现,我们更应该突出理论与实践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思想一直是美术创作探讨的理论话题,只有明确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
美术创作;理论;实践;关系
美术创作是美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艺术手段加以表现,创造出一种特殊形式的产物。对于美术创作,常听到有点两种似乎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美术创作是难事,不是初学美术者所能从事的,非练好基本功之后,才可以开始创作。另一种观点认为创作并不难,只需学好基本功,创作自然会的。我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是不全面的。
美术创作是有其自身规律的。首先,美术创作需要有步骤的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认识,掌握和运用艺术规律,这属于理论问题。但是一般的理论问题最多的是就只谈艺术规律,既不好理解又很难引起创作者的兴趣。第二是实践,它包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临摹,写生等等,通过实践不仅证明了美术理论的存在,而且形象的显示出理论的运用。第三点也是本文要主要论证的一点,即美术创作中理论和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
1.理论的性质:客观,科学性。以理论的性质而言,是密切联系创作实践的一种阐释体系,不是纯粹形而上的思辨。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且经过反复实践论证而得出。雷诺阿曾经说过:“作画不只是白天做梦,它首先是一种创作技巧,一个艺术家必须是一个好的工匠。”“对象的体积和比例决定于合目的性正是这一点规定了椅子、桌子所有的器皿和家具的大小比例,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支撑巨大重量的柱子,拱门等的尺寸,决定了建筑的柱式变化,以及规定了门窗等等的大小。因而建筑学理论的形成必须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具有科学性”。
2.理论是实践的前提。众所周知美术创作是在绘画基础上展开的,绘画基础训练包括技术性和表现性两个阶段笔者认为技术性阶段是基础的基础,因为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准确性。如果没有以造型的准确性为依托,即造型的准确性为限制,表现性即创造性从何而来?我们如何变通形式,更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情,以完成表达人生,展现社会的艺术功能呢?而回答如何科学地掌握正确的表达,就产生了多种有关绘画基础的理论。所谓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宁方勿圆,三大面五调子,补色理论,画画是画关系,艺术是从有法到无法等等。只有明确了这些理论才能才能进行创作,以构图为例,构图,既是我们确定了画幅大小后的创造,又是进一步构图的限制。而借助点、线、面的合理分布,借助垂直线、水平线、透视线、倾斜线、延长线之间的肯定,对比、调整就成为具有双重意义的造型因素,又成为进一步造型的重要手段。在全因素素描中,色调上大的黑、白、灰关系是深入刻画细节的前提,又为进一步创造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样,在设计素描中,物体的造型、结构、透视的准确性是设计素描的基本规则,只有满足了基本规则才能绘制出符合设计规则的作品。所以说理论是实践的前提条件,缺乏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
3.理论对创作具有指导作用,可以使作者在实践中思路清晰,丰富创作灵感。在美术创作中,构思是很重要的,它贯穿于整个美术创作的始终。从事美术创作时,作者先有一个设想,按照他的思想,选定题材,初步计划要表现的内容,然后按计划去搜集素材,才能进入创作,这是一般创作前的构思阶段。在进入创作过程时,艺术构思并不是就结束了,这时在构图,定稿,构思形象和实施的几个阶段,仍不断持续构思活动,作者从大量书籍中,生活中直接或间接的获得启发,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作者在构思中以及以后的创作中始终保持思路清晰,所以说理论对创作具有指导作用。
4.理论要到实践中去。书画鉴定就是一个极好的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领域。要干这一行而不通过中国书画的具体实践,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徐建融先生曾将中国的书画鉴定家分为两大派别——经验派和实践派。具体来讲,经验派的鉴定是建立在大量实物接触的经验积累之上的,他们尽可能地全面比较研究同一地区或同一时代不同画家的风格以及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一个“标准器”。这一流派主要是古今一些大收藏家、书画商,以及今天博物馆、美术馆中的研究人员,代表人物主要是徐邦达、刘九庵等先生。而实践派的鉴定则主要建立在对“书画本身的认识”之上,不只限于接触实物的经验,这一派以谢稚柳、张大千、吴湖帆为主要代表。理论上可以这样分,但实际上,真正杰出的书画鉴定家谁也不会完全脱离书画实践,拿徐邦达先生来讲,他的行书就写得非常好,得二王书法之神韵,又不失怀素草书之风骨,运笔外柔内刚、婉转流畅。
实际上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任何单方面的偏向与犹豫都回使你的成就成倍的打折扣。回头看看历史,谁都会明白这一点。血与肉不可分离,理论与实践不可分,民族与文化不可分,人与文化也不可分。
[1]安吉拉·盖尔.艺术家手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2]王南湜.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5.
[3]王南湜.社会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G623.75
A
1005-5312(2016)11-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