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畅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解析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中的质感之美
李畅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的设计手段逐步向多元化、自由化和材料综合性的趋势发展。本文主要对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进行简单概述,分析视觉艺术中对材质的审美感知,探究平面设计中材料质感之美的表现形式。
质感;平面设计;视觉语言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虽较早的出现了注重材质质感的平面设计作品,也融入了一些新的设计手段,但是,除了建筑和服装领域给予了相关的理论支撑外,平面设计领域对这种比较新颖的视觉语言关注较少,国内外的学者也很少对其有所研究,而且该设计自身也缺少相应的理论基础支撑。
1.视觉。人们获取外部各种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这一媒介实现的,视觉所要传达的目的不单单是对外部信息的传递,它是想以一种可触的感受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对情感的感染,达到视觉沟通的效果。平面设计就是一种以设计的形式,把视觉获得的各种外部信息准确的传递给受众,使受众得到更多的审美感知。
2.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一套具有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主要包含两部分即设计原则和视觉基本元素。视觉基本元素主要包括线条、色彩、空间、质感等,设计作品也是在此基础上开始设计的,但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更注重图形、文字和色彩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以及对视觉语言中质感之美的设计追求。
工艺观和艺术观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思想,还分析了设计艺术中材料质地、自然规律等对设计艺术的条件形成。虽然当时处在发展比较落后的时期,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比不上现在,但前人提出的艺术设计思想却价值很高,认为材料及工艺对设计艺术具有深远影响和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引发了人们对艺术创新的新思考和注意力。
1.对材质的视觉感知。在人类学家对人类的知觉进行研究之后,得出人类的知觉主要通过五种器官来完成,分别是眼、鼻、耳、皮肤和肌肉。它们直接或间接的使人们感受到外界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作用于不同的器官得到的质感也不是不一样的,主要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触觉质感通常是可以用手感受到的三维感觉;视觉质感则是用眼睛等通过一定距离才能感受的二维感觉。不同材质的组合应用到设计中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可以使平庸的对象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让人耳目一新。
2.对材质审美感知的本质。审美是人们对事物感知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产生的,然后在借助视觉等感官为媒介,从而产生对质感的审美,在产生质感审美的同时也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材料的质感具有天然的、丰富的表现形式,自身就带有审美特征,而其特有的物质属性使人们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向改变它的形式,还有其自身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引起人们对其不同的审美和对它的主观感受。
在艺术设计思想的表达和设计风格的展现上,艺术品的色彩。造型和材质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但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色彩和造型是人们最先关注的,其次是材质。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艺术品的印象和记忆最深的却是材质,经过多种方式的感知,材质更具感染力,也比色彩和造型内涵丰富。书籍装帧、插画设计、海报等都属于平面艺术设计的范畴,而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中的质感之美主要表现在色彩、肌理两方面。
1.色彩之美。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大部分都是通过视觉感知传到大脑内的,这些来自外界的视觉形象通常是利用色彩的明暗和区别所表现的反映感受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位置和空间等。对色彩的感觉常常是视觉感知的第一印象,世界上的所有物质材料都有着自身特有的色彩,某些材料因其固有的质感美色彩而赋予了其典型文化属性。例如“红白蓝”三色尼龙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用品,不但具有实用价值,它的特殊色彩组合更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属性,当人们看到这三种颜色的组合时,就会想起这个设计符号所代表着尼龙袋,成为了尼龙袋的标志。它的用途也是相当广泛,日常购物和建筑工地都会使用到,而且其比较耐用,价格低廉,符合大众消费水平。
2.肌理之美。客观存在的物质表面的视觉和触觉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就是肌理,主要有纹理和材质等内容,是材料表面质感和物体属性的体现。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不是依靠昂贵的材料来组成的,而是将材料巧妙、恰当的组合应用,充分展现材料自身的价值美感。
在平面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材料就是纸张,纸张的不同,也就使得它具有的质地美感大有不同,新闻纸可能就会质地比较松软,而牛皮纸就相对比较手感粗糙。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进,也带来了人们对各种特殊纸张的不同的视觉感受,将纸张加入某种纤维就会使其产生丰富的纹理,令其质感十足,然后再将这种纸张材料应用到平面设计中,不仅可以提高平面设计作品的档次,还会丰富平面设计语言、增加质感之美。
对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质感之美的研究表明,设计师要加大对材料表现力的挖掘,将材料真实感和天然感充分展现出来,实现现代人对自然的追求,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1]郭燕龙.插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闫如山.论新媒介传播下的平面设计视觉语言[J].装饰,2007(09).
J524
A
1005-5312(2016)11-00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