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蛋鸡传染性鼻炎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治疗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鼻腔和鼻窦发炎、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并伴发结膜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并多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发生。2016年1月,蠡县一养殖场发生本病,因诊断失误以及治疗用药不准确,加重了病情,延长了病程,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病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该养殖户养殖存栏蛋鸡3000只,240日龄。1月初,鸡群内个别鸡出现咳嗽、采食量下降等症状,投喂泰乐菌素4d后,效果不太明显,部分鸡出现面部水肿,流水样鼻液症状,产蛋率下降到80%。养殖户即按鸡传染性鼻炎病治疗,投喂磺胺类药物和黄芪多糖5d,症状减轻。3d后病情加重,且出现零星死亡,遂来我处应诊。
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咳嗽、流粘稠样鼻液,个别鸡张口呼吸,发出咕噜咕噜的呼吸音、一侧面部肿胀,严重鸡整个头部肿大,病鸡腹泻,产蛋率下降到70%左右,每天死亡5~10只。
在鼻腔及眼窝下窦内有灰白色的粘稠液体,黏膜充血、肿胀、出血,鼻窦和框下窦内有黄色粘稠分泌物,气管内有粘稠的分泌物,肝脏表面附有一层白色纤维素性膜,肠内容物稀薄,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4.1取病鸡的窦内渗出液,均匀涂布于2%胨琼脂培养基上,再用葡萄球菌菌液在培养基上划一条直线。将培养皿放到带有点燃蜡烛的螺旋盖广口瓶中,旋紧螺盖,让其中的蜡烛自然熄灭,恒温箱内37℃培养36h。发现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出现小而透明呈露滴样的小菌落,呈“卫星”样生长。
4.2病鸡肝脏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两端钝圆,成对和单个存在的阴性短杆菌;取肝脏病料划线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恒温箱内37℃培养24h,出现边缘整期,表面光滑、湿润、低而隆凸的无色菌落。
4.3诊断结果。通过临床表现、剖检症状结合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结果,诊断为鸡传染性鼻炎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5.1疫苗紧急接种。全群鸡紧急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疫苗,0.5ml/只。
5.2药物治疗。注射鸡传染性鼻炎疫苗24h后,投喂以下药物:①多西环素可溶性粉饮水,60g/d,连用6d;②磺胺喹噁啉饮水,60g/d,连用6d;③银翘散拌料,1500g/d,连用6d。
6天后回访,病鸡呼吸道症状消失,采食量恢复正常,产蛋率逐渐上升。
鸡传染性鼻炎和慢性呼吸道病、肿头综合症等疾病症状相似,临床上不宜区分,并且常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病原混合感染,增加了诊断难度,因此,如鸡群内出现病程延长、死亡率升高等现象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做进一步鉴别诊断。
鸡传染性鼻炎在我地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防该病,注射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冬季,潜伏期短,传染迅速,3~5d可波及全群。鸡舍通风不良、密度过大、氨气浓度高以及舍内寒冷潮湿都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本病多通过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本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育成鸡感染造成鸡只发育停滞,淘汰率增加,影响鸡群的体重均匀度,可使小鸡发育不良,育成率降低。产蛋鸡群感染产蛋率下降。因此,做好鸡传染性鼻炎的疫苗免疫工作、提升饲养管理水平、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净化空气、搞好舍内的消毒工作,是控制本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071400河北省蠡县留史镇政府刘满意
楚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