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镇化现状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2016-10-24 03:20王钰莹
关键词:城镇化率四川省城镇化

王钰莹,程 莉

(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0067)



四川省城镇化现状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王钰莹,程莉

(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400067)

运用熵权法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统筹等5个方面对四川省18个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按得分高低进行归类。结果显示:目前,四川省城镇化水平质量不高。未来,四川省的城镇经济建设应通过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软环境建设、优化城镇发展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质量;熵权法;四川省

一、引言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发展纽带,走一条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全面转型过程,是实现现代化、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1-2]。这种整个社会结构性的变化,使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最终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自叶裕民[3]开启城镇化质量的定量分析以来,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城镇化的质量问题。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城镇化质量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4-12];二是对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实证研究[13-21]。但由于各位学者的学科背景不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学者对四川省城镇化质量进行深入研究。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的领头羊,其发展与带头作用不容小觑。但四川省的城镇化水平低,并且在城镇化进程中忽视了发展质量的问题,导致四川省的城镇化水平无法快速提高、城镇化质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对此,本文以四川省为典型对城镇化进程及质量进行研究,分析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二、四川省城镇化现状分析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行政区域包括18个市和3个自治州,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底四川省常住人口为8 140.2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 768.9万人,乡村人口4 371.3万人,城镇化率为46.3%,较全国平均水平54.77%低8.47个百分点。

(一)城镇化发展水平与速度

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四川省的城镇化水平开始平稳上升,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6.7%提高到2014年的46.3%,增长了19.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由于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城镇化发展的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以及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四川省城镇化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速度较慢。但对比城镇化率年均增长速度,四川省的城镇化增速在2000年以后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现行的城镇化率计算方式测算,2013年,四川省的城镇化率为44.9%,但若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测算,四川省的城镇化率仅为28.8%,两个指标相差16.1%,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半城镇化”问题。具体表现为大量的农民工在务工城市实现了地域转换和职业转换,但户籍没有改变,无法享受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所能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这种由户籍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是城镇化质量无法提高的问题所在,也是我国经济无法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速度

各市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发展极不均衡(见表2)。截至2013年,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省会城市,城镇化率达到69.40%,仅次于成都市的是攀枝花市,其城镇化率达到63.01%;其余城市的城镇化率均低于46%,集中分布于30%~45%。四川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全省城镇化率最低的是凉山州和甘孜州,分别为30.57%和25.81%,这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因为地理位置、历史、风俗等因素,城镇化发展水平一直很低。2008年,全省城镇化率最高的成都市和城镇化率最低的甘孜州之间相差44.7个百分点,2013年两市的城镇化率相差43.59个百分点,虽然差距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从2008—2013年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广安市,年均增长率达1.70%,紧随其后的宜宾市达到1.69%;增长速度最慢的为攀枝花市,年均增长率仅为0.77%,若按此增长速度持续下去,攀枝花市与成都市的城镇化率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未来四川省的城镇化水平将形成成都市一头独大的局面。

表1 四川省与全国城镇化率比较 %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00—2014)、《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4)、《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2 四川省各市城镇化率 %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

三、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

(一)指标选取

四川省位于我国长江上游地区,属于长江经济带的龙尾,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保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因而,本文在已有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及城镇化质量内涵,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统筹5个方面,共计15个指标,构建了区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见表3)。

1.经济发展质量指标

经济的发展使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不断扩大城镇的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所以,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最为基础的物质保障。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有:人均GDP(X1),GDP增长速度(X2),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3),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4)。

表3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2.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城镇化的有序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要转变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建宜居的城镇环境。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有:建成区绿地覆盖率(X5),人均绿地面积(X6),污水处理率(X7),生活垃圾处理率(X8)。

3.基础设施质量指标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反映基础设施质量的指标有:人均道路面积(X9),城镇居民用水普及率(X10),城镇居民燃气普及率(X11)。

4.公共服务质量指标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范围将影响到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影响到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反映公共服务质量的指标有: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X12),城镇常住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X13)。

5.城乡统筹质量指标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城镇化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将城镇和乡村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反映城乡统筹发展的指标有: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X14),城乡居民恩格尔差异系数(X15)。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X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4的值越大,表明城乡统筹水平越高;城乡居民恩格尔差异系数(X1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X15的值越大,表明城乡统筹水平越高。

(二)数据来源

由于四川省3个自治州的部分数据缺失,在此仅以四川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探究这18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对于阿坝州、甘孜州以及凉山州,本文只从城镇化水平与速度来研究其城镇化发展水平。本文所使用的指标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2000—2014),《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4),《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经简单计算获得。

(三)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权重的数学方法,本文参考王富喜等人测度山东省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方法[14],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熵权法是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消除了人为因素对权重的影响,是根据指标数据的离散程度来确定权重的。某项指标数据越离散,熵值越小,提供的信息量越多,综合评价中起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越大;反之,某个指标的数据越集中,熵值越大,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少,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也越小,其权重也越小。具体的步骤如下: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2.求各指标的熵值

3.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4.计算全省各地区的城镇化质量

(四)城镇化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

对四川省各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处理后,可以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表3)。城乡恩格尔差异系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这3项指标的权重分别高达0.233 314、0.113 795、0.107 798,反映了各个城市在这3方面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余指标的权重则相对较小。从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来看,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这两方面的权重较大,表明目前发展经济与缩小城乡差距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导因子。

由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表4)可见,和城镇化率相似,成都作为省会城市的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达到0.108 416,而其他城市的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均低于0.1,大部分集中在0.04~0.06。由于成都市的城镇化质量得分较高,其各项指标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因而在分析四川省的城镇化发展质量时,以成都市为对比,找出其他城市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薄弱方面,并以此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

依据四川省城镇化质量得分,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四川省18个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划分为5个层次(表5),分别为高质量城镇化地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低质量城镇化地区。在第一层次中,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龙头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对外开放水平高,城市功能较完善,城镇化发展质量高。作为四川省的经济中心,成都市应通过自身的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作为四川地区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在第二个层次中,雅安、攀枝花、广安、乐山4个城市,属于城镇化质量得分较高的城市。雅安市的公共服务得分与成都市差距较大,但其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得分高于成都市,提高城市各项社会服务水平是未来雅安市的重要着力点。攀枝花市作为四川的钢铁城市,其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能够通过工业化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其生态环境得分较低,说明攀枝花市可能存在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刺激经济的问题。广安市的经济发展得分较低,其应该充分利用处于成渝经济区之间的区位优势,提高制造业规模和各项社会服务水平。乐山市作为四川省的核心旅游城市,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等热门旅游景点,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推动力较大,各项指标得分较为均衡。其在以后的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业的配套服务,以旅游业带动本地的经济增长,打造成为四川省著名旅游城市。

表4 2013年四川省18个市城镇化质量得分及排序

表5 四川省18个城市城镇化质量分布情况

第三个层次包括绵阳、自贡、广元、德阳4个城市,属于城镇化质量得分中等的城市。绵阳市作为中国的科技城,四川的第二大城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0.059 37,位列18个城市第6位,除生态环境外其余指标的得分都比较靠前,未来绵阳市的发展应该以城市绿化为中心,提高生活垃圾及污水的处理率。自贡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分低,位列全省倒数第三。广元市的基础设施指标得分排名第12,其他各项指标得分排名都处于中上水平。导致德阳市城镇化质量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差距大:2014年德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99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8 51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 26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 449元,其城乡人均收入比高达2.40。

第四个层次包括南充、眉山等7个城市,属于城镇化质量得分较低的地区,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在0.04~0.05。南充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得分处于18个城市的最低水平,表明南充市的经济较为落后,尚未形成能代表城市形象的支柱产业。所以,在推进城镇化进城中要重视经济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资源优势,改善投融资环境。眉山市除了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得分排名第三,其他指标得分都处于较低水平。遂宁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得分分别为0.011 14和0.002 83,与成都市的得分相差甚大,所以遂宁市应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目标,可以利用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在发展本土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物流产业与承接重庆地区的汽车零配件生产产业,为重庆地区的汽摩产业提供配套服务。

第五个层次包括泸州、内江两个城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城市居住环境较差、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镇化质量低,综合得分在0.04以下。泸州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在全省18个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但由于生态环境等4项指标得分较低,最终导致其城镇化质量得分仅为0.033 79,排名倒数第二。城镇化质量得分最低的内江市,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城乡统筹3项指标得分都处于倒数第二。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与质量的实证分析,得出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与速度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18个市的城镇化质量得分差距较大,在四川省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享受与城镇人口同等社会福利待遇、城镇居住环境差、城镇体系不合理、城乡差距大等的结论。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是加快人口城镇化。加快人口城镇化的重中之重是要改革当前的户籍制度,变“二元”户籍为“一元”户籍,即消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捆绑,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划分,使城乡居民可以自由迁徙,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对于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如甘孜州、凉山州等地,应该在户籍改革的基础上,加大对广大农民的宣传力度,鼓励他们融入城市生活,逐步转变农民对城镇化的观念。各市可以设立专门关于农民工城镇化的办事处,对农民城镇化后所享受的福利与待遇给予解释与保证。二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为农民工提供健全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拓宽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廉租房、公租房等方式改善农民工居住环境。

(二)提高城镇软环境建设

一是完善城市功能。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私人企业参与城镇功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得分较低的地区,如内江、自贡、达州等市未来应该着力改善本市的基础设施情况。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也可通过改善投融资环境引导民间资本与外资进入。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要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整顿,建设绿色四川。生态环境质量得分低的地区,如内江市、遂宁市、攀枝花市,未来应该增加城市的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率;实行严格的污染许可证,对于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予以处罚,必要时可关闭这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决不能以高污染为代价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投、融资环境,吸引环保型企业入驻。

(三)优化城镇发展格局

一是优化四川省城镇空间布局。以城市群带动城镇化,鼓励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重点发展小城镇。首先,要充分发挥成都市龙头城市的作用,推进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其次,大力鼓励德阳、绵阳、南充等向大城市发展,在成都这个特大城市与众多中小城市之间起桥梁作用。再次,积极发展宜宾、泸州、遂宁等中小城市,中小城市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最后,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分担主城区人口压力。二是借力成渝经济区。四川各城市应该积极抓住成渝经济区建设这一机遇,找准自己的城市定位,发展优势产业,形成资源互补;积极承接两大核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分担主城压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撑,形成区域城镇化的整合。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首先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衔接,大力支持和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四川地处丘陵地带,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但可以提高分块进行小规模机械化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最后,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对农产品市场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形式的产销连接,降低农产品的流通费用。

[1]雒海潮,李国梁.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5(6):749-755.

[2]雒海潮,李国梁.河南省城镇化质量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73-78,84.

[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8-32.

[4]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5]雒海潮.城镇化质量辨析及经验研究述评[J].现代城市研究,2014(10):31-38.

[6]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11):1931-1946.

[7]王德利,方创琳.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进展及展望[J].现代城市研究,2012(7):15-21.

[8]陈明,张云峰.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名城,2013(2):16-23,43.

[9]郭叶波.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学习与实践,2013(3):13-20.

[10]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13(31):3-32.

[11]杨惠珍.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65-67,78.

[12]郭叶波,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2):37-43.

[13]林昌华.区域发展中城镇化效率与就业结构动因——基于福建省的实证[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7):48-54.

[14]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2):354-363.

[15]丁世录,雷友,张娟.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服务需求预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8):17-23.

[16]周阳敏,韩玉.制度资本与新型城镇化的机理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0.

[17]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等.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11):1323-1329.

[18]王新越,宋飏,宋斐红,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9):1069-1076.

[19]刘晓鹰.中国西部城市群体的城镇化推进研究——川南城市群体的城镇化推进[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43-146.

[20]刘晓鹰.试析都市带、城市群体与四川省城市化推进[J].国土经济,2003(11):8-10.

[21]田洪.城市旅游业发展对促进西部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性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5):24-28.

(责任编辑魏艳君)

StudyontheCurrentSituationofSichuan’sUrbanizationandItsQualityEvaluation

WANGYu-ying,CHENGLi

(SchoolofEconomics,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Byusingentropymethod,thisresearch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in18citiesofSichuanprovincefromfiveaspects:economicdevelopment,ecologicalenvironment,fundamentalfacilities,publicservice,urbanandruraloveralldevelopment.Withthisfoundation,these18citiesarerankedbytheurbanizationqualityscoreswithclusteringmethodology.TheresultsshowsthatSichuanurbanizationisinalowlevelnowadays.Inthefuture,urbanizationconstructioninSichuanprovinceshouldbeimprovedthroughorderlytransferringfarmertocitizen,improvingthesoftenvironmentconstruction,optimizingurbandevelopmentpattern,andpromoting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

urbanizationprocess;urbanizationquality;entropymethod;Sichuanprovince

2015-12-25

王钰莹(1994—),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format:WANGYu-ying,CHENGLi.StudyontheCurrentSituationofSichuan’sUrbanizationandItsQualityEvaluation[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16(9):54-61.

10.3969/j.issn.1674-8425(s).2016.09.009

F124

A

1674-8425(2016)09-0054-08

引用格式:王钰莹,程莉.四川省城镇化现状及其质量评价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9):54-61.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四川省城镇化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家乡的城镇化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