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路网化城市发展规划
芬兰首都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城市长期发展规划,旨在适应人口和就业的增长,同时减少碳排放。轨道交通将是 21 世纪城市的发展重心。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城市还在不断扩张。该城的人口将从 60 万增加到 82 万,到 2050 年,在城区内就业人数将达到 56 万,这个城市正在寻求对策,以确保可以在中心区域提供更多的住宅和工作,同时保持或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2014 年底,赫尔辛基市议会公布了 2050 年城市规划草案,一个发展大纲,以保证在未来 35 年城市可持续适应人口和就业的增长。该规划面对城市中心密集化,在这些区域提供 45 000 套新住宅和 65 000 个新的工作岗位。城区将向北 Pasila 延伸 3 km,沿着 Pasila-Vallila-Kalasatama轴线开发新的商业区。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赫尔辛基的大多数房屋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然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市郊化和非城市中心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首都的空间布局,城市中心逐渐缩小,市区人口分散到更广泛的区域。在未来,赫尔辛基的发展,应使其成为一个宜居的低碳城市。
有足够运力的公共交通运输是城市致密化发展成功的核心对策,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赫尔辛基关注以人为本的城市和优先考虑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寻求在某些区域减少汽车对道路的占用,增加公共交通,提供实用、有吸引力和灵活的交通方式替代小汽车。
赫尔辛基已经拥有一个极好的放射状的公共交通网络(图1),有轨电车、地铁和通勤铁路可从城市中心到达郊外,但这座城市还缺少高质量的横向连接,许多公共交通乘客还需要通过换乘汽车到城市中心。为此,规划建设新的轻轨线路,不仅将径向线路与路网连接,也要有助于郊区中心成长为充满活力的城市副中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支持新住宅的建设。到 2050 年,通过便利的公共交通,应该很容易到达城市的各个区域,而步行和骑自行车得到最高优先级。
图 1 赫尔辛基轨道交通网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将主要扩大轻轨路网,增加一些新的线路。25 km 长的 Raide-Jokeri 线将连接邻近城市埃斯波和赫尔辛基北部。33 个车站的线路将与 550 路公共汽车线接驳,赫尔辛基最繁忙的公共汽车线路在高峰期运行间隔短至 3 min。550 路公共汽车每天有多达 40 000 名乘客,但轻轨线可运送 80 000 人,列车运行间隔 5~10 min。这条线路的建设需要投资 3 亿欧元。
还提出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轻轨线,称为 Jokeri 2,提议向北延伸,取代 560 路公共汽车线路。向南,有轨电车 Science 线将在 Otaniemi 连接阿尔托大学地铁站以及干线铁路Pasila站和赫尔辛基大学的 Kumpula 校园,与几条线路相交,进入这座城市。赫尔辛基计划在 2020 年代末将 560 路公交线路改变为轻轨线路。
城市中心的东部,在一个废弃的港口和 Laajasalo岛的石油终端规划了一个新的 143 hm2居住区,最终可居住 15 000 人。连接 Laajasalo 岛与大陆之间的道路是有限的,现有桥梁不能适应岛上人口的大量增加,这里需要一个新的轨道交通线路。地铁无法延伸到这里,主要是投资太大,赫尔辛基市议会在 2008 年通过了轻轨作为其首选方案,连接该岛到市中心。线路在市中心的区段尚未最终敲定,但该项目需要建设的 3 个主要桥梁总计长 2 km。最长的是 1.2 km 的 Kruunuvuori 桥,将是芬兰最长的桥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有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并行的有轨电车运行的桥梁之一。该线预计每天可运送30 000名乘客,将成为赫尔辛基有轨电车核心路网的一部分,使市中心和 Laajasalo 岛之间的旅行时间为 10~25 min。
在未来 10 年,除了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还要改造既有线路,尽可能提高既有线运力,并改进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连接,发挥新线的影响力,如西部地铁(West Metro)和最近完工的环线轨道交通线路(Ring Rail Line)。
征询公众意见后,赫尔辛基地区运输委员会(HSL)2015 年 2 月批准了一项计划,逐步改造路网,在城市中心区域由 2 条或 2 条以上的电车线路提供高峰期 5~6 min 列车运行间隔服务。该项目还将简化穿越城市的交通,减少乘客在线路之间的换乘,并打算提高运营效率。这些变化可使有轨电车客流量到 2025 年增加 10%~20%,也将有助于减少乘客在整个路网上的旅行时间,按照国际标准,现有列车平均运行速度较低。
近年来,有轨电车客流量下降,有 2 个主要原因,首先,赫尔辛基城市已经通过其交通政策,鼓励步行和骑自行车,这是非常成功的,有轨电车线路短,骑自行车更方便;二是经济衰退,导致在市中心的就业率下降,需求减少。
城市规划中最大胆的部分——也是有最大争议的问题之一是建议在一环路内改造 7 个主要进入城市的道路,使其成为混合运输通道。这些所谓的城市林荫大道将削减汽车交通能力,建设新的有轨电车线路、自行车道、人行道和绿色空间。限速会减到 50 km/h,并设一些天桥和地下通道,取代十字路口平面交叉。这将是高密度城市的发展规划,应对 2050 年 22 万人中 8 万人迁入赫尔辛基,沿着这些交通线路居住。
虽然长期发展规划的争论还在持续,但一些主要的投资项目已经开始进行,在近期内将改善轻轨、地铁和郊区铁路网。
在地铁方面,赫尔辛基城市运输部(HKL)采购了 20 列新的 4 节编组的 M300 列车,由 CAF 制造,用于13.9 km 长的西部地铁,这条线路从 Ruoholahti 到埃斯波的 Matinkyla,2016 年 8 月开通。还计划将该地铁延伸到Matinkyla,希望增加公共交通的市场份额 1.1%,或每天多运送约 11 000 名乘客。
HSL与VR 集团签署了一份郊区铁路网 5 年经营协议,从 2016 年 4 月开始,将加快引进新列车,到 2017 年所有赫尔辛基郊区运输将由新的列车承担。
HSL 计划到 2018 年推出一种新的基于城市分区的区域性票价结构,取代现有的基于距离的收费系统,将更新票务设施和乘客信息系统,使其在移动设备上能提供实时信息和旅行计划。
HSL 还参与了另一个开创性的项目,汇集了芬兰23 个组织,根据消费者个人需求提供特制的移动服务。移动服务提供如何从 A 到 B,可使用户通过一个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应用程序来计划、预订和支付多种方式的旅行。
这种综合方案能获取时刻表、实时位置信息和所有合作伙伴的支付系统,可以克服各种运输方式的许多限制。赫尔辛基希望 2025 年实现这个目标。
为应对气温较低的冬季和赫尔辛基中心城区的小曲线半径线路,采购低地板有轨电车,使其在电车路网能够可靠地运行,希望通过采用最新一代的轻轨车辆Artic来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 1998 年和 2003 年之间,HKL 购置了 40 列 24.4 m长的庞巴迪 Variotram 轻轨车辆,但这些车辆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包括转向架和车架上出现的裂缝,这些严重地阻碍了车辆的可用性。
2010 年 12 月,H K L 与芬兰机车车辆供应商Transtech(现在是 Škoda 交通公司的一部分)签署了1.13亿欧元的合同,由其提供 40 列 3 节编组的 Artic 轻轨车辆(图 2)。乘客反馈意见、运营性能以及易维护性是重点要考虑的因素,在 2 辆试制车辆为期 2 年的试验中,针对这些需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广泛的评估。
车辆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客户反馈意见都非常好,只需要微小的更改,来规范车辆制造,新车将在 2016 年和 2018 年之间交付。
新的轻轨车每节车长 27.6 m,能容纳 199 名乘客,有88 个座位,车内采用低能耗的 LED 灯照明。
由福伊特公司提供牵引系统,以及一个单独的驱动和传动装置,单机持续输出功率为 65 kW,驱动 8 个车轴,通过 2 个 EmCon 双牵引逆变器传递功率。福伊特公司还提供车轮、车轴、轴承以及与驱动相关的车辆控制和诊断系统。
轻轨车配备了一个智能化的制动能量管理系统,可使制动能量存储在特殊设计的车载热交换器中,如果不能将制动能量通过接触网反馈给电网,这些热能可用于车上供暖系统。
图 2 新的有轨电车
Artic 轻轨车还能在曲线通过时通过测量转向架和车辆之间的偏移角来确定曲线半径,自动防止过度的水平加速度。如果列车运行速度太快,控制装置会自动限制速度,减小离心力。
[1] The Networked City: Can rail help Helsinki grow inwards?[J]. International Railway Journal,2015(12):16-18,20-21.
易云 编译
责任编辑 冒一平
201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