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用梅
从福州西湖走出的治水名臣
刘用梅
服官济世,水利为先。历朝历代的君主、官吏都把兴修水利看做致治养民之本。大禹、西门豹、李冰、郭守敬……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无论正史还是民间都广泛流传着先贤治水的故事,并给予治水功臣极高的尊崇。
众所周知,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是个分量极重的人物。而在英雄光芒的背后,林则徐亦是治水之能臣。在近40年的宦海生涯中,他主张水利兴国富民,所到之处都主持和参与水利建设,两次丁忧都在治水工地,降级、遣戍仍奔忙在治水的路上。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东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边陲的新疆伊犁,都留下他治水的足迹。
19世纪上叶,林则徐出生在湖塘棋布、河流纵横的福州。在“东南土薄而善燥”“寸泽如金”的八闽大地,河流湖泊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到了林则徐生活的年代,福州的府城大了,市区内河纵横交错,由东往西、由南往北河道交织成网,城区河网与周边浦塘互通与闽江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水利和水路交通网。
地处闽江下游的老福州,感受着大海的潮汐、江水的哺育、通衢的便利,对无情洪水的危害也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从小在西湖边长大的林则徐目睹过洪水泛滥,周边灾民家园被冲,良田被毁,流离失所的惨状。西湖的水利功用,使林则徐萌发了治水兴国的理想。
《畿辅水利议》是林则徐一生治水探索和实践的心血凝结。这部著述两万多字,提出了关于农田水利的12个问题,阐述了京城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还结合耳闻目睹的福州西湖周边农田水稻栽培、插播、田间管理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历代先辈在京城周边试种水田及其成效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以事实论证京城地区旱田改种水稻的可行性。
《畿辅水利议》是林则徐一生治水探索和实践的心血凝结
林则徐清醒地意识到,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和改良水道运输,一定会遇上一些保守农民的反对和一批既得利益官僚、吏胥等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因此他提出要整顿吏治,严惩阻挠改革者,同时还提倡奖励开垦水田有成效者。林则徐在书中提出改良农业技术,主张学习西洋的先进技术,并提出具体做法和实施步骤。
按他的设想,把水利修好了,京城周边肥沃的土地种好水稻是没问题的。这样,本来要经水道运输,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南粮北调就可以终结,符合治国益民的万年之计。他将《畿辅水利议》反复修改、反复实践后,向朝廷上奏乃至直接向皇帝面呈,然而却因积弊太深和一些既得利益者的阻挠而被搁置。
尽管如此,林则徐并不言弃。赴广东禁烟前,他还向皇帝奏陈,忍辱赴戍仍念念不忘京畿兴修水利之事。晚年家居西湖边的文藻山宅院,他仍在修订《畿辅水利议》。他多次表达有一天能亲自操起工具投入兴修畿辅水利热潮的期望,但最终未能如愿。“闻已作罢论矣”,其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位于福州中山路19号,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林家支祠”是林则徐诞生之地。临近的“罗氏试馆”是他读书之所,林则徐的父亲当年是私塾老师,常带着年幼的林则徐在这里读书。
在林则徐出生地,可见林则徐着官服的塑像、孔子画像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还能见到林则徐幼年生活居所的古朴建筑和简单陈设,林则徐年少时的艰苦好学寻迹可感。
此外,在入口处有一座“林则徐星”石雕像。该雕像立于2000年9月20日,即林则徐诞辰215周年之际。为纪念林则徐的贡献和精神,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闽籍天文学家陈建生和他领导的北京天文台课题组,将1996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
林家支祠
罗氏试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时常泛滥的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黄河宁,天下平,历朝历代都把黄河治理当做治国安邦的大计。
河南武陟县城东南十多公里的黄河边上,有一座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规模宏大的嘉应观。这是雍正以后帝王祭祀黄河河神、封赏治河杰出功臣的一所庙宇。那建筑物红墙碧瓦,仿故宫太和殿样式,在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殿中,供奉着从汉代到清代的治河功臣塑像,林则徐的塑像列于其中。
林则徐两次在非常时期、非常情况下应命黄河堵决口,功勋卓著,后人像崇敬河神一样纪念他。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黄河先在兰阳八堡决口,接着又在武陟马营决口,水高于堤,溃决多处,黄河主道阻断,河道淤积更为严重。
形势日趋恶化,河道败坏,河臣治河无术,多为堵口抢险疲于奔命。同时,河工也成为一些利禄之徒损公肥私的渊薮,黄河每一次决口,都给他们提供一次发财的机会。
林则徐就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后,立即进行周密调查,发现了许多漏洞。他据实上奏皇帝,所指各种弊端实际是针对当时河南巡抚琦善的。上疏建议被皇帝重视并采纳,朝廷责成琦善按林则徐的意见办,决口迅速被堵住了,中饱私囊的缺口也被堵住了。
河南嘉应观内,供奉着从汉代到清代的治河功臣塑像,林则徐的塑像列于其中
清道光四年(1824年)7月,林则徐因母亲病逝回福州奔丧守孝。11月,苏北高家堰十三堡、山盱六堡被暴风雨冲垮万余丈,洪泽湖水外注,阻断了水道运输。水道运输遇阻,威胁到京城粮食、物资的供应,人心惶惶,朝廷震动。皇帝深知林则徐的治水才干,虽晓他丁忧期未满,但面对如此影响京城稳定的大事,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只好给林则徐下特旨,命其“夺情”赴南河督修堤工。
当林则徐身着素服赶到高家堰工地时,看到堤岸残缺,黄水遍地,满目疮痍,他立即拖着尚未康复的身体,踏着泥泞上堤查勘。此时水浪搏击堤岸,喷溅如雨,人在堤上,顶风逆势,站立不稳,林则徐全然不顾,坚持从头到尾,全段查看并详细询问前期堵口情况。
由于林则徐不避嫌怨,刻苦任事,堤工进展顺利,半年之后高家堰堤工完竣。林则徐终因疲惫过度,时而失眠,全身浮肿,虚弱怕风,直至连房门都不敢出,只好回福州治病调理。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林则徐因坚持禁烟抗击英国侵略,被革去职务,流放新疆伊犁。同年6月,黄河在河南祥符三十一堡(今开封张家湾)决堤,洪水直扑开封城下。
朝廷派大学士王鼎前往开封主持堵口工程。此时开封城四面皆水,危在旦夕,不知所措的王鼎上书请求留下林则徐襄办堵口。皇帝也知道林则徐治水和办事的能力,见大水围城,人心浮动,灾情严重,只好收回刚下达的遣戍成命。林则徐为拯救百姓于水患,收到谕令即日夜兼程赶赴堵口现场。
到达工地后,林则徐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投入抢险。大水当前,刻不容缓,他一方面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一方面日夜和民工吃住在大堤工地上,大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气。过度的劳累和寒湿,使他脾虚泄泻又流鼻血,咳嗽不停,声音都哑了。身体支持不住,但工程现场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他,他只得带病坚持。
此时各种中伤他的谣言扑来,不少人说他苛刻催工以邀功,有的河吏捞不到油水,就百般阻挠破坏他的堵口抢险。在王鼎的支持下,他顶住了种种压力。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大堤终于在翌年二月初八堵口合龙,迫使咆哮的河水回复故道。
林则徐率领民工堵口修复的黄河大堤,西起现在的水稻乡马头村,东至柳园口乡小马圈村,全长7.5千米。开封老百姓为感念他救城救民之功,就把此堤命名为“林公堤”,在堤的一侧建了林公祠、塑了林公像。170多年过去了,林公堤依然安然无恙,犹如一道高高耸立的坚固巨壁,保卫着古都开封。
林则徐在新疆改进并推广了发明于汉代的“坎儿井”水利工程,它们被当地人誉为“林公井”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中的林则徐塑像
赴戍新疆尽管给林则徐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愤,然而心系国家的他,仍然想着将自己的治水经验用在祖国的边疆。
由于清廷财政的弊端,加上官侵、吏蚀、民欠等原因,财政愈显困难,而历年依靠协饷支撑的新疆财政,更显短绌。要解决这些财政问题,须大兴屯田,而屯田的前提是兴修水利。
在伊犁将军府,林则徐翻阅大量新疆屯田档案资料,特别关注有关水利的记载。面对新疆的实际,他提出屯田备边、充实边防的“民屯”主张。而实现“民屯”的关键在于垦复阿齐乌苏废地。鉴于伊犁财力困难,阿齐乌苏渠(后称湟渠)采取分段捐资修建的办法,林则徐带头捐资承修了湟渠最艰巨的龙口工程。为节省开支,保证工程质量,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林则徐亲自带领民工挑沙挖石,建坝筑堤,钉桩抛石。
施工中,林则徐还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引进和推广了内地水利建设中的许多经验和技术,只用4个多月就筑成一条长3000多米、宽10多米的大水渠,垦得荒地16万多亩。伊犁屯田初见成效,新疆各地竞相仿效,出现了垦荒的新高潮。
伊犁垦荒的成功,激发了朝廷开发南疆的想法,而要实现这想法,朝廷需要林则徐这样清廉、精干、务实的官吏。于是,皇帝下了一纸命令,要林则徐去履勘乌什、阿克苏、和阗、库车等地的荒地。
为了实现当时改革派防边、备边思想,时年61岁的林则徐,尽管年迈体衰且气候不适,还是抱着“但期绣陇成千顷”的期望和“敢惮锋车历八城”的豪气,毅然前行。从2月下旬至9月下旬,其行程75万余米,查勘垦地10处,计60多万亩。
查勘中,他经历了一夜下雪3寸的呼图壁严寒,跨过了踏冰而行的清水河,穿过了日炎土燥、飞尘扑人的奇兰戈壁。根据勘察,他认为南疆若欲开垦,当以振兴水利为先。
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林则徐针对当地经年少雨、气候干燥、地面蒸发过烈、渗漏严重的情况,推广兴修坎儿井,并制定了《经久章程》。在他的示范引领下,不久坎儿井遍布新疆河谷一带。
当地老百姓深为感激,纷纷建祠立碑纪念他,有的地方在井栏石上镌刻“林公井”,在水渠旁立碑为“林公渠”,在绿林地带树匾为“林公林”。
林则徐宦海生涯涉及14个省,江苏是他任官时间最长的地方。
江苏是富庶的稻米之乡、财赋重地。林则徐自道光二年(1822年)出任江南淮海道起,无论身任何职、品级几何,他都身体力行,大兴水利。这期间,他上报朝廷有关治水的奏折就多达60多本,实际谋划、指挥,参与疏浚的河道、港汊、塘湖有70多处。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林则徐升任江苏按察使。入仕10年,他清廉、能干、务实,开始受到皇帝的赏识,辗转升迁,进入宦海生涯的辉煌时期。京城10年的观察和思考,使他十分清楚江苏水利建设关系到朝廷税赋和水道运输大事,这交通命脉还关系到百姓的生计和国家的命运。
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则徐接任江苏巡抚,上任不久,就见识了十年九灾的江苏旱象。桃源县有人强挖桃南于家湾十三堡堤岸,引黄河水灌溉田地。黄河之水急湍汹涌,顿时把决口冲开九十余丈,注入已经水满为害的洪泽湖中,使江北洪泽湖周边州县田禾被淹,水灾严重的村庄雪上加霜,灾区迅速扩大,淮扬一带一片汪洋。
林则徐在积极组织救灾的同时向皇帝奏报,请求缓征江南税赋,拨发赈银,以解燃眉之急。在《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中,他言辞委婉但恳切地指出,民生问题与国家稳定息息相关,体恤百姓,减免赋税,可使民困暂缓,社会稳定,则国家亦可安稳。这本奏折文情并茂,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使朝廷缓征漕赋,民间争相传抄诵读,一时“洛阳纸贵”。
水利失修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江苏一带百姓的生产、生活。林则徐根据当时的灾情及实际情况,制定以疏为主的治水方针。为尽快兴修水利造福江苏人民,林则徐一方面采取劝捐方式,自己带头捐资一千两银子;另一方面,让体壮灾民参与水利疏浚,以工代赈。他还甘冒风险,亲自立据,借用了江宁、江苏两藩库银15万两。
亟须疏浚的三江一河按方案同时兴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官吏督办失责或从中贪污,林则徐每天往还工地查勘,对工段两岸的情况作详细记录。由于他对疏浚工程的认真、重视,几个水利老官感慨万分,不顾年迈体弱,日夜跟随他奔忙于工地。数百里河段内人流如潮,万众争奋,疏浚工程如期完成。此后,江苏又下大雨,疏浚工程很好地发挥了调节作用。
福州西湖不仅风景秀丽宜人,还是重要的水利系统。这里也是林则徐青少年时代常待的地方。此处有他的读书处,有他与好友欣赏湖景的记忆,也有面对洪水泛滥、湖面干涸的深沉思索。西湖对他关心水利关注民生,一辈子奔忙在治水路上,有重大影响。
道光八年(1828年),因父亲病故,林则徐按制回福州丁忧。此时的西湖湖身淤塞、流水不畅,稍下大雨水就漫上岸来,稍有旱情便湖水干涸,水利作用遭严重破坏,无法贮水和灌溉农田,周边老百姓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看到原来湖面宽阔、湖水清澈的西湖变得脏乱差,自幼就深爱家乡西湖的林则徐再也坐不住了。他只身素服来到总督府,面见闽浙总督孙尔准,提出疏浚西湖之事。
正苦于找不到合适治水人选的地方官,当即与林则徐商定由他主持疏浚整治西湖,并派海防同知陆我嵩和闽县知县陈铣二人协助配合。
一开始资金落实不了,林则徐说服官吏和乡亲们自筹经费,借宛在堂设立“西湖工局”作办公场所。疏浚期间,他担任整治总指挥,从拟定施工方案到具体的实施步骤,都逐一把关。他还身先士卒察看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西湖长时间被侵占,堰塞干涸处深浅不一,杂物交陈,他经常脚踏淤泥奔忙在现场。
且他注重细节,仔细测算出具体的土石方量和各个环节的用工量,并标明注意事项。在他周密的计划、安排和把关下,几百个民工合力疏浚,每个环节井然有序,西湖疏浚任务一年就完成了。
重浚后的西湖水色碧绿,环境清幽,成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林则徐也时常流连于秀丽湖山之间。守孝期满,赴任途中他还满怀喜悦地作诗道:“小西湖上采菱船,十里芙蓉浅水边。傥忆白鸥与偕隐,巷烟古木也依然。”
(摘自《闽都文化》)
荷亭
林则徐书画院
禁烟亭
西湖位于福州西北部,由晋太守严高开凿,历史上经历了多次修浚。1828年林则徐在福州丁忧期间,为惠农利民重浚西湖,并修建了荷亭。他将宋丞相李忠定公祠(即李纲祠堂)从屏山移至荷亭边,植桂树两株,为之取李纲居所旧名“桂斋”。
林则徐去世后,同乡人为满足其入祀桂斋的愿望,奉林则徐像于桂斋内。1905年此斋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后旁设一室,嵌“林公则徐读书处”篆书石刻于墙侧;1929年增建“禁烟亭”一座;1985年(林则徐诞辰200周年)桂斋重建,“读书处”被移至斋后;1990年(鸦片战争150周年),又于“读书处”成立了现在的“林则徐书画院”。
纪念馆内堂联
林则徐纪念馆,即“林则徐祠堂”“林文忠公祠”,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澳门路,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祠堂本在清同治年间就曾奉旨建造,中遭阻断,后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林则徐的孙子林炳章主持,募捐筹资而建成。1982年经政府重修,祠堂被辟为“林则徐纪念馆”,后又经整修,于2009年6月3日(虎门销烟170周年纪念日)正式开放。
纪念馆内有匾额、题刻、塑像、碑石等林则徐生平与功勋的记录,又有鸦片战争中的火药缸(国家一级文物)和林则徐手书的对联、书画、奏折以及他使用过的印章、残墨等珍贵文物遗迹。内有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时任两广总督的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期间,面临国家风云局势亲题以自勉,足见其气度伟略与民族气节。
馆内还列有林则徐家谱,上面记有林氏家族世系,其中林则徐的次子林聪彝也为清朝名臣,其故居在距林则徐纪念馆不远的“三坊七巷”宫巷内。林则徐的女婿——创办福州船政局的爱国名将沈葆桢,故居同位于宫巷,与林聪彝故居仅一墙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