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的话
随便写点东西并不难,但要成为一名好的作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挤上文学这条路的人太多,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出色呢?不要把写作当成任务,或是当成谋生的工具,而是把它视为一件有趣的事情,看作一种爱好,把它当作一种精神的寄托。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并坚持下去。
1933年,英国著名讽刺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来到中国上海,受到鲁迅的热情欢迎。鲁迅称他是一面能照出军阀、政客和流氓真相的“镜子”。这面“镜子”靠什么擦亮的呢?
萧伯纳出身贫寒,早年就辍了学,到一家公司当办事员。这项工作枯燥无味,他非常不喜欢,为了排遣内心的苦恼,便拿起笔写了一封信,寄给他的朋友麦努地。
麦努地与萧伯纳经历相似,也在一家公司当办事员,但他对自己的状况却非常坦然。他在回信中劝慰萧伯纳说:“我们的工作虽然很平凡,却十分有意义,因为我们也给别人带来益处。希望你能正确面对,好好工作,尽快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萧伯纳收到信后,立刻给麦努地写了回信,对他的看法提出了异议。于是他们你来我往,在书信里辩论起来。开始他们只是辩论工作与生活问题,后来谈论的话题不断扩大,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艺术,古今中外,几乎到了无所不包的地步,萧伯纳沉湎在“书信决斗”之中。
长期的辩论使萧伯纳上了瘾,便不再满足于朋友间的通信了。他鼓足勇气,给《公论杂志》编辑部写了封信进行试探,不久信就在杂志上发表了。他受到鼓舞,接着第二封又发表了。从此,萧伯纳创作热情被激发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从写信到写小说,从写评论到完成剧作,最终成了世界闻名的剧作家。
【王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