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

2016-10-21 17:37卢晓萍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未来发展定位

卢晓萍

【摘 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在审计实践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化,在实践的指导方面还需加强。本文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以及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希望能够丰富经济责任审计理论,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定位 未来发展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或相关的审计组织,接受政府的委托,针对党政机关领导和国有企业领导所进行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依法履行有关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等各项经济活动的职责情况,并在审计结束后,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作出评价,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

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完全可以独立为一种新的审计形式或审计类型,主要依据为: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独有特征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化

经济责任审计是否独立化、是否可以从一般审计中独立出来,必然要有能使其独立的独有特征。与财务审计对比,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化特征表现在:

1.从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上来看,财务审计的对象为财务会计信息资料和相关的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为受托行为人履行经济职责的情况。

2.从审计目标上来看,财务审计的目标为财务表达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准确性、公允性,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为经济责任人在任职期间内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

3.从评价标准上来看,财务审计的评价标准为《会计法》、《会计制度》等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为《审计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国家干部管理规定。

4.从审计方法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可以采用财务审计常用的各种方法,还可以采用个别谈话、观察现象、案件侦查等特殊的方法。

(二)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责任审计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非常明确地指向行为人,即在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业任职的领导人本人。

随着受托经济责任内容及形式的变化、发展都表现出创新的趋势,我国的审计也经历了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的发展,目前,受托经济责任指向了受托行为人本人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时,一种创新的经济责任审计变应运而生。可以说,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形式或审计类型,受托经济责任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断发展变化是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的内在依据,实现其独立性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一)推动审计制度的创新

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不断改变和发展,现代审计功能也在不断地拓展和创新,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转变。随着审计功能的转变,审计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适应审计功能的转变,因而经济责任审计在客观上推动了审计制度的创新。新的审计制度要符合经济制度改革的发展要求,要满足审计工作实践,确保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

(二)促进政治民主的进步

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就是为了委托人(政府)监控和约束受托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权利使用状况、目标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而进行的审查、评价、鉴证,目的是实现对领导者权利进行约束和控制,及时发现漏洞并阻止权利滥用。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是约束领导者权利运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所必需的审计创新,它促进我国政治民主的飞快进步。

(三)完善组织责任机制

我国政治民主化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组织责任机制,完善的组织责任机制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责任目标确定、责任履行、责任监督、责任追究,这四个方面均离不开经济责任审计,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在完善组織责任机制建设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完善组织责任机制的关键环节。

(四)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先要明确审计目标,即保证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履行。同时,经济责任审计也是审计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特殊的控制手段,直接反映着受托经济责任全面履行状况,直接针对单位领导人任期内所承担的目标经济责任。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充分发挥审计功能,为审计整体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四、经济责任审计的未来发展

(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准绳,新《审计法》虽然从法律上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但其操作还缺少科学有效的规范,因此要尽快建立新的审计准则,并以此来规范审计行为。经济责任审计准则要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报告准则三个部分。

(二)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目标经济责任

目前,领导者的任期目标经济责任的确定方法不科学,无法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因而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我们要积极探索、寻找确定领导者任期目标经济责任的有效方法。

(三)增强受托经济责任意识

通过宣传和培训等各种渠道,培养领导干部树立和增强受托经济责任意识,明确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和责任人的身份,自觉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创造良好的经济责任审计氛围,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健全审计问责体系并实现转型

健全审计问责体系,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实现审计问责体系的转型,具体包括:从组织问责转向个人问责,扩大问责范围;从行政问责转向法律问责,加深问责程度;从行为问责转向后果问责,提升问责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要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完善工作方式,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敏.国家治理视角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对策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未来发展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