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体会

2016-10-21 16:09苏永发��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杏儿阿长品味

苏永发��

对于课文,特别是那些选自文学作品的来说,情感是本质,是灵魂,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文学作品之所以感动人,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的再创作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字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如果不去揣摩文学作品的细腻深远的语言,品味文学作品中的深沉细腻的感情,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长此以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感情的滋润,对语言失去了应有的热情与敏感度。鉴于此,我以几段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春》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名篇,語言清新明丽,充满对美的憧憬向往,充满积极向上的情感

文章以绘春为主题,所描绘的五幅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清新淡雅,引人遐思无限。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不露刻意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的语言,恰恰是朱自清散文的特色,也是初中生写作的的最好范本。本文语言准确形象,人情味极浓的体现在字里行间,而且三者不是截然分开,更不是对立的,所以在阅读时要全面,要细致,要深入。

“春花图”是文中色彩最明丽的亮点。空间的高下,景物的动静,颜色的纷繁,多而不乱,反而让人有心旷神怡之感。段中有这样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去“咬”出来咀嚼。“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理解这一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⑴去掉“闭了眼”,直接用“书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可以不可以?

⑵去掉“仿佛”可不可以?

⑶去掉“满”字可不可以?

⑷“桃儿,杏儿,梨儿”的“儿”加与不加有什么区别?

简短的一个句子就提出了四个问题,这其中有词的形象,有词的情感色彩,有词义的细微差别,涵盖面广,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词语的高度的敏感性,也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通过比较、品味,使学生体会出了,闭了眼之后的美景是想象,是憧憬,“仿佛”更明确了这想象的意味。“满”字洋溢着憧憬中丰收的喜悦。桃儿、杏儿、梨儿的话透露出亲切与俏皮。以此为起点,文中类似可挖掘的数不胜数,比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争先恐后开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斜飞,斜飘);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刺)。通过删词,换词的方法,引导从词义范围、大小、语义、轻重、感情色彩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来品味本文语言的精妙。

这样,在教读“迎春图“时,就可以水到渠成的推出问题:

1.选词填空:春早人( )

2.要求:自读课文,根据内容,选择最能概括人们在春来时的心情的词。

在讨论交流以后,学生从勤,乐,欢,喜等多个词中确定了欢字,由评别人到品评自己,这就是一种思维准确的体现,这就是一种提高。

二、许多散文我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写人记事的纪实性散文。散文的语言确实有一些不能被现代的中学生所理解,但并不影响我们去品味大师作品中语言的精当。

1.咬住关键词语,咀嚼字外之意。

我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竟让阿长买来了,一见面,她就笑着递给我:“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一句中,“三哼经”一词即可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可做如下追问:

⑴三哼经是什么?

⑵既然不识字,连名字都叫不准,她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吗?为什么会去买这本书?

⑶为谁去买的?

⑷为一个小孩子去买一本别人不肯去买,不远去买的书,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讨好主人,或者满足小主人?

通过一系列追问,引发学生品味作者的言外之意。再总结提问:通过阿长对三哼经的称呼,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这样,引导学生从看似可笑的语言中体会出作者蕴蓄笔端的深情。

2.咬住细节,咀嚼深意。

本文的细节描写对突出的体现就是对阿长不良习惯的厌恶,从作者三言两语传神的描画中能深深感知阿长身上那种饶舌多事,极不讨人喜欢的小市民习气,同时又不得不对她随性任情,不拘小节感叹。阿长摆成一个“大”字的睡相,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母亲委婉的提醒后,她面无表情的沉默,之后依然如故。待细细品读,就能够品味出作者那种不虚美,不隐恶的风格。这与《故乡》中对杨二嫂的刻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形象传神,所以学生在读时报以会心的微笑。以至于在课下也绘声绘色的表演:竖起一个手指头在眼前晃来晃去;小声的嘁嘁喳喳;甚至能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论证。

而后,抓住这一重点布置一个写作任务:人物片段描写,要抓住人物特点,运用细节描写,语言要简洁,选取经典的语言、动作。完成之后在班上不具名朗读,看谁的文章辨别率最高,谁写的最成功。

三、字斟句酌,品析语言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因此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抓住语言。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高潮——拳打部分,学生自己看了以后,都会觉得写得精彩,但对于为什么精彩的认识却往往只停留在混沌的状态中。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引导他们,认真阅读有关章节,逐字逐句品析其描写语言的准确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第一拳打在鼻子上,用“开了个油酱铺”来比喻郑屠被打以后,生理和心理上的复杂而又难受的感觉,是从味觉的角度来描写;第二拳是打在眼眶际眉梢,用“开了个彩帛铺”来比喻郑屠血流满面,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惨状”,是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第三拳是打在太阳穴上,用“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来比喻郑屠被打致命一拳以后,脑袋里发出的各种声响,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三拳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学生阅读时,也就能调用各种感觉器官,全方位地感受到郑屠被打时的“惨状”,和鲁提辖力大性粗、嫉恶如仇的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加强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必将有助于学生真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有助于学生真正领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杏儿阿长品味
杨庄的杏儿熟了
品味桂峰
山杏儿
品味四季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
幸福耳光
找个地方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