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命伦理教育

2016-10-21 15:39乌婷婷
新课程·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伦理学伦理生物

乌婷婷

一、生命伦理概论

1.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内涵和概念发展

(1)生命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随后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它是研究与生命相关的伦理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由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1945对纳粹战犯审判,以及1965年Rachel carson 在《寂静的春天》敲响环境恶化的警钟三件事而相继向人类提出科技发展与伦理矛盾的思考而产生的。

(2)生命伦理学概念界定与概念发展。生命伦理学最早是由波特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即争取生命的科学。”后来在翟晓梅等人主编的《生命伦理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生命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理论和方法在跨学科跨文化的情境中,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方面包括决定行为、政策、法律等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生命伦理学是生物科学中广袤的道德领域,如,医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人口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该学科的作用是“生命情感与意志的统一,利用它可控制人类行为,使人类形成自觉的保护生命的行为。”郭奇等学者在《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与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中提到:“伴随生物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医学伦理学进一步延伸,以生命为中心,不仅关心病人,而且还以面对整个社会的人群从生殖、生育、医疗保健及公共卫生政策、环境问题和临终关怀等方面引发种种伦理问题的探讨,由此演变为生命伦理学。”简单地说:“生命伦理学是对人类行为的规范性研究。”

2.生命伦理学研究内容及涉及问题

(1)生命伦理学研究内容。国内一些学者把生命伦理学概括为五大领域:理论生命伦理学、临床伦理学、研究伦理学、政策和法规伦理学、文化生命伦理学。其涉及的十大议题是:遗传和发育、人体实验、人的行为和控制、健康保健、死亡和濒死、人口控制、生态伦理、科学研究和其他问题。通过本人对《生命伦理学导论》的泛读,就其主要研究内容实际可归纳为:生殖健康与辅助生殖技术、基因治疗、人类基因组计划、药物遗传学、干细胞研究、生物信息库、器官移植、艾滋病、生命维持技术、转基因食品、生物医学研究等。

(2)目前生物教学中涉及的伦理教育。生物科学这门学科是研究生命的存在和运动形式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生活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目前,在生物教学中涉及生命伦理内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动物解剖学中对实验动物解剖和活体研究如何做到科学与伦理的有机契合;转基因技术的认识程度和产品安全性;传染病防治及涉及的公共卫生伦理;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加强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等用药道德教育;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与伦理教育;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探讨;人口问题、癌症、艾滋病、毒品等引发的伦理教育;保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等绿色教育引起的环境生命伦理教育;克隆研究及伦理探讨;提倡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与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生命教育课程等。

而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命伦理内容主要涉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遗传生育、疾病与健康、药品使用、器官移植、关爱生命、生态道德、人口与社会等议题。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常以正文、问题探讨、资料搜集与分析、开设专栏、提供专题、课后练习、警示语、图片等多种方式呈现。同时教师主要以传统教学和校本课程选修等模式在高中开展生命伦理教育。

二、对生命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共识

任何学科理论的发展都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否则他将成为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而就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引发的两难问题上,学者们也给予了基本共识,如中國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指出:“生命伦理学一方面要维护科学的价值,保护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它又要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促进科学与伦理的良性互动。”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所长指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每位科学家和公民要有社会责任感,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后再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中,理解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也是理解科学的一部分。”科学进步是无法阻挡的,因此,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引导规范它的发展。

三、生命伦理教育提出的必要性

1.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行为方式的不当带来了一系列现代化的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行为方式的不当带来了一系列现代化的问题:比如,环境恶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大气污染(如雾霾)、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引发的人与自然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表示忧虑所涉及的人与科学的问题。同时,在现行和以往的生物教学中,教学仍然比较侧重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忽视了对生命伦理等问题的思考,由于生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生物教育中道德伦理教育滞后的矛盾,使青少年思想上出现困惑和错位。

199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当讨论21世纪人类将面临哪些挑战时,道德、价值、伦理观被列为第一位。因此,生命伦理教育刻不容缓,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师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在认识到科学的同时用伦理教育和规范人们学生未来应当怎么做,最终形成“和谐伦理观”:即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并使之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一种道德理念。

2.生命伦理实践与发展方面的一些重要事件

(1)1998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第四届国际生命伦理学大会,主要议题是探讨建立“全球生命伦理学”的可能。

(2)欧盟生物技术知识教育计划(2000—2002):涵盖基因、分子生物学在医疗、农作物和食品中的应用。该报告研究如何在外界协助下理解科学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技术、经济和伦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其重要性和影响。

(3)2003年12月我国出台《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禁止生殖性克隆而允许开展胚胎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研究的政策。

(4)美国农业部、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分别对开发药物、除草剂、转基因实验农作物、转基因食品上市等问题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督。我国于2001年5月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此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实验、加工、出售给予监督和管理。

(5)2000年4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生物伦理与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议题包括:保护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研究与人类和睦、基因专利、人类基因研究与人类尊严、基因公害、生命伦理学教育及普及。

(6)2003年4月在北京举办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讨论问题有: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与伦理、艾滋病与伦理、基因组学与伦理、生物技术与伦理等。

(7)2006年8月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

(8)2000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以国中和高中学生为对象实施生命教育,并逐年推广到小学和大学。

(9)2004年辽宁省和上海相继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

四、任务与决策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应当遵循的道德关系,而生命伦理是将对象扩大到其他生物以及整个自然界与社会中。生物学知识能够帮助人类认识生命而生命伦理学能够帮助所有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应用伦理学理论和原则探讨伦理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法;就有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及管理向政府与社会提出决策建议;同时关注并重视中学生物教育。如有些学者提到的:“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教育、科学思想教育及科学伦理教育。”因此在当代,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致力于在中学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尝试和实践探索。在进行生命伦理教育时应关注生命伦理教育内容的开放化、方法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等特点。通过生命伦理学,深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最终使学生获得主动且全面的发展。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使之能够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也可由此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实现各种生命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颖.生命伦理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冯健.高中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尝试[J].中学生物学, 2007(4):58-60.

[3]陈灿军,许小主.生命伦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7(4):151-153.

[4]许晶.转基因技术在美国和欧洲的认知及传播[J].前沿, 2006(2):204-208.

[5]曹新祥,徐伟强.诠释学校教育应推进“生命教育”[J].东华理工学院学報,2004(2):52-56.

[6]雷静,薛晚利,张娟妮,等.传染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6(8).

[7]王勇安,李强,王增辉.文化底蕴与中学科学教育的文化主题[J].中学生物教学,1999(2).

[8]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9]宋玉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9(4).

[10]Ethical issues for bioscientists in the new millennium[J].Toxicology Letters,2002.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伦理学伦理生物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第12话 完美生物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