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综述

2016-10-21 16:52李聪媛童茜
价值工程 2016年7期
关键词:共生领域旅游

李聪媛 童茜

摘要: 旅游活动已经被认为是促进地区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区脱贫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依托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深入,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矛盾也日益凸现出来。在矛盾疏解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驱动下,共生理论被学者从生物学领域引入到旅游领域。本文在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研究的历程、主要研究内容方面分析旅游领域中共生研究的进展,以期从中得到有益启示,进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ourism activit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ommunity out of poverty and realiz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Relying on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tourism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ctivities, the contradiction brought about by tourism activities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Driven by contradiction relief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mand, the symbiotic theory is introduced in the tourist areas from biology by scholar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system,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ymbiosis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is studied from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in order to get useful enlightenment, and the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

關键词: 旅游;共生;综述

Key words: tourism;symbiosis;review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008-03

0 引言

旅游活动已经被认为是促进地区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区脱贫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依托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近年来,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深入,旅游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化等构成了旅游目的地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旅游目的地的利益相关者问题日益突出,目的地旅游活动纠纷日益增多。随着纠纷的越演越烈,有的纠纷甚至导致了的冲突,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矛盾也日益凸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关注旅游活动中矛盾的疏解,探寻旅游目的地可能的持续性发展方案。

1 旅游领域中共生研究概况

1.1 研究历程

共生最早源于生物学,始于希腊语,于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提出,意思是“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之后范明特(Feminism)、布克纳(Phototoxic)等学者进行了完善,形成了系统理论。共生理论包括三个重要概念,分别是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同时也是构成共生关系的核心要素。共生单元指的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交换单位,共生环境指的是除共生单元以外的一切影响因素的总和,共生模式指的是共生单元之间相互结合的形式。西方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运用“共生方法”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强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共生并不是排斥竞争,而是鼓励合作性竞争、良性竞争。这种竞争是通过共生单元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创新以及共生单元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最终实现“双赢”或“多赢”(吴泓、顾朝林,2004)。我国学者袁纯清首先引入共生理论,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认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和社会科学方法(袁纯清,1998)。在矛盾疏解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驱动下,共生理论被学者从生物学领域引入到旅游领域,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研究的历程、主要研究内容方面分析旅游领域中共生研究的进展,以期从中得到有益启示,进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1984年,Peter F、Stringer、Philip L Pearce首次将生物学领域中的共生引入到旅游领域中,提出旅游研究要注意以人为本,从而达到社会心理与旅游研究的共生。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的影响,共生——这一与和谐相一致的理论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极大关注。在国内,通过CNKI检索,第一篇谈到共生的、涉及旅游的论文是1988年戴雄武的《深度开发湖泊资源,发挥多种功能效益——兼谈“千湖之省”的治湖战略》,但仅仅谈到通过莲菱稻鱼共生,形成良性循环的湖泊生态系统,发展旅游。关于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第一篇真正意义上论文是2001年钟俊撰写的《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在文中,作者提出了旅游业范畴下的共生的涵义,并分析了旅游共生的特质、表现形式及实现的关键措施。虽然国内研究在时间上滞后于国外,但在数量上却呈压倒之势。其中在CNKI下载量和被引频次较多的是吴泓、顾朝林(2004)的《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王凯(2004)的《旅游开发中的“边界共生”现象及其区域整合机制》、申秀英和卜华白的(2006)《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的“共生进化”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一种分析》。

1.2 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分析

以共生和旅游为题名或关键词,在CNKI、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平台进行检索,得到的文献分别是601篇、251篇、1321篇,如表1所示。

这些文献的近十年来的分布数量如表2所示。这些数据表明,从1988年开始,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旅游领域中的共生,并且关注的越来越多。近十年来,旅游领域对共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

1.3 旅游领域共生研究涉及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兴趣

对题名或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旅游领域共生的研究对象涉及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旅游开发、红色旅游、区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经济等众多方面。从研究关注的兴趣来看,共生理论、共生、旅游、生态旅游出现的概率较高,反映出共生研究是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兴趣所在。

2 旅游领域中共生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活动的深入发展,随之而来的矛盾和冲突频发,旅游共生研究逐步深入,学者将共生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文章日益增多。旅游领域中,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研究、具体要素的研究、模式研究和共生机制研究。

2.1 旅游领域中共生的内涵研究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认为:共生是指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是一起生活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联系。共生理论被运用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对共生的界定不同。由于目的各有不同,旅游领域中“共生”一词的定义也众说纷纭。吴泓和顾朝林(2004)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吴泓和顾朝林(2004)、张健华等(2008)认为,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共生介质和共生界面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形式的关系。钟俊(2001)认为共生是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黄细嘉和邹晓瑛(2010)认为共生包括同质共生和异质共生两个层面。相对而言,由于袁纯清提出的共生概念更具有普适意义,因此也得到了大量引用。

2.2 旅游领域中共生的模式研究

很多学者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这着手,对旅游共生进行探究。钟俊(2001)、吴世辉(2008)将“共生”的思想和内涵用来解释旅游共生的实质,阐述了旅游共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提出实现旅游共生的关键措施。学者们将共生理论运用于旅游的不同领域,邹统钎、陈序桄(2006)将共生理论运用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中,申秀英(2006)运用于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的研究,黄细嘉和邹晓瑛(2010)、文瑚霞(2015)运用于红色旅游区的研究,郭永昌(2011)运用于社区-景区的研究,吴泓和顾朝林(2004)、韩芳(2005)、王维艳(2007)、张健华(2008)、陈学强(2009)、王东红(2009)、陈玉涛(2011)运用于区域旅游的研究,唐仲霞、马耀峰和魏颖(2012)运用于省域旅游共生单元的研究,孙长青和孙冬玲(2012)运用于城市旅游的研究,王金伟、王士君(2010)运用于黑色旅游的研究,朱生东(2015)运用于古村落遗产旅游的研究,班倩倩(2013)运用于景区共生空间结构研究中。学者们几乎无可争议地认为“一体化共生” 是旅游共生的最佳组织模式, “对称互惠共生 ”是共生系统进化的基本方向和根本法则,是旅游共生的理想行为模式。宋瑞(2003)、杨桂华(2005)等将共生理论引入生态旅游利益主体研究,探讨了多目标、多受益主体的和谐共生。李向农和丁艳平(2007)探讨了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互动关系,然后提出了要想保证两者之间的共生互动关系,需确保系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方向进化。

2.3 旅游领域中共生的机制研究

马勇、何莲(2010)认为,通常可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共生的动力机制分为外在动力机制和内在动力机制两种,其中外在动力机制包括外部竞争力、科技创造力、政策推动力等;内在动力机制包括主体推动力社会整合作用、重要推动力环境调控作用、核心推动力文化整合作用、基础推动力经济促进作用等。张健华(2007)等分析了闽台旅游共生的环境诱导机制,共生动力机制与共生阻尼机制。李聪媛、吕宛青(2012)认为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协调机制有利于民族旅游地区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发展,是保障民族地区旅游活动良性运行的基础。纪金雄(2011)提出,构建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机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别是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和利益保障。基于共生理论邹统钎、陈序桄(2006)在共生单元范畴中加入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当地经营者及外来经营者,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经营者共生”战略。并且将该战略在北京怀柔区北宅村进行了实践,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说明该战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4 旅游领域中共生的主体研究

由于传统旅游规划的过程和模式存在诸多弊端,Donald Getz、 Tazim Bjamal(1994)提出了更好的规划方式,即利益相关者(社区、环境、私营部门等)共生的规划方式,同时他们还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杨桂华(2005)论述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于生态旅游的多主体受益者。Arvid Vikeny(2011)通过分析挪威 Svalbard 旅游业的各项情况,比如状态、相关政策、管理机构的变迁等,指出了一个旅游业、研究与管理机构三者共生模式,并且认为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互惠共生的关系。

2.5 旅游领域中共生的条件研究

参考共生理论,共生关系产生的条件是共生体质参量兼容,共生体能够产生一定的共生能量和有适当的共生界面。据此,吴泓、顾朝林(2004)认为,旅游共生条件包括: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以及空间的接近性或联系的便利性,有文化或政治上的联系等,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支持。如王凯(2004)、宋秋(2005)、吴国清(2006)对边界旅游共生的观察、毛长义(2012)等对资源相似的重庆16个古镇旅游共生发展的探讨。李耀锋(2015)对旅游地文化生产的结构性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博弈中共生。牛文俊、李江宏(2015)探讨了区域旅游竞合中共生的条件。龚有坤、庄惠、范水生(2015)探讨了福建省乡村旅游综合体构建过程中的共生条件。

3 结论与展望

总结国内外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的历程、兴趣点和内容,可以发现此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外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共生内涵研究、共生模式研究、共生机制研究、共生主体研究和共生条件研究等方面。

②在研究对象上,国内外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涉及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区域旅游、红色旅游、旅游开发、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等诸多方面。

③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外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主要是依托原学科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定性研究方法成绝对优势。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强,旅游目的地因旅游发展而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剧烈,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国内的旅游共生研究亟需加强共生的条件分析、演化的影响因素和在不同情景下的具体共生方案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ichelle Watts. Collaborative Implementation Network Structures: Cultural Tourism Implementation in an English Seaside Context[J].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2009(4).

[2]梁艺桦,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03).

[3]Helmut Berger, Michael Dittenbach, Dieter Merkl, Anton Bogdanovych, Simeon Simoff, Carles Sierra. Opening new dimensions for e-Tourism[J]. Virtual Reality, 2007 (2).

[4]王辉,苑莹,武雅娇,王亮.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竞合条件与策略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5]KenThompson, Kevin J.Gaston, Stuart R.Band. Range size, dispersal and niche breadth in the herbaceous flora of central England[J]. Journal of Ecology, 2004 (1).

[6]Gunjan Saxena. Relationships, networks and the learning regions: case evidence from the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 (2).

[7]吳世辉.旅游共生机制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53):184-185.

[8]马勇,何莲.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共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0,26(1):69-72.

[9]纪金雄.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研究——以武夷山下梅村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2011,29(2):52-59.

[10]Li et al, Study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in Tourism Activities Based on Theory of Stakeholders[J],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11]朱生东.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遗产旅游整体开发模式研究——以西递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33-37,43.

猜你喜欢
共生领域旅游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领域·对峙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旅游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