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春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走过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虽然城镇化的过程也经历了曲折,但总体上仍保持着向前进的势头且体现了中国自己的特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国城镇化实现了高速发展,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市政公用设施越来越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在逐渐缩小。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城镇化率越来越高,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发展瓶颈时期,有了许多成果,当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 问题 建议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强调发展性。是指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其次,城镇化是经济、教育、人口、土地的全方位城镇化。从另一方面看城镇化有两层含义。第一,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第二,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动态的,全面的看待城镇化,关注其发展,了解其规律,解决其出现问题。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也是各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体制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
中国的城镇化至今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这个阶段的城镇化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国家干预为主,主要由政府管理城镇化进程。此时中国的城镇化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城镇化率比较低。1978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为17.92%,城镇人口为1.72亿。第二阶段是指1978年至1984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序幕,国家鼓励农民承包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大程度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2000多万“上山下乡”知青与下放干部家属逐步返城,这使得城镇人口特别是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城镇化率提升至23.01%。第三个阶段是指1984年至1992年。1984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这一时期,城镇化率提升至27.46%。第四个阶段是指1992年至2003年。这一时期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40.53%。第五个阶段是指2003年至今。在这一阶段,中央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国的城镇化在这一时期进入以城乡统筹为主的加速发展阶段。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城镇的落户条件,部分大城市也制定了放宽进程打工人员的落户条件的政策。到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3%,城镇人口达到6.9亿,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此时的中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时期。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
截止 2011 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51.27%,城镇人口规模达到 6.7亿,改革开放的 30 余年,我们就实现了西方国家历时 200 多年的城市化历程。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到202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3%,将出现219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24座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15座人口超过2500万的超级城市。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一,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率大幅提升,城市的数量、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形成了若干具有影响力的城市群。第二,城镇化加快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第三,市政公用设施服务和供给能力增强。第四,城镇人居生态環境不断改善。第五,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也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与此同时,伴随着城乡统筹,农村消费潜能也在释放,城乡差距在缩小,呈现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局面。然而,如此多的成就背后也包含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高三低”。
四、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我们需要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农业现代化与产业集聚是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两翼。促进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乡村工业化进程,要充分利用小城镇农产品比较充裕的条件,大规模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城镇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却跟不上脚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势在必行。两者同时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的进行。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隔离制度造成了乡镇企业过分分散的局面,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难以向城镇流动,只能在村内组合,不能发挥乡镇企业的规模效益,也出现了土地和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以及第三产业难以发展的问题。对大中城市以下,特别是小城镇,全面实施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制度。农民在任何一个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现在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力。
五、结论
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是有着我们自己鲜明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没有历史参考,只能靠我们自己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我们就应该及时改正。城镇化道路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做好这个过程,保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可持续的、绿色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车帅. 城镇化,原因还是结果?[J]. 学术论坛.
[2] 王夏晖,张惠远,王波,徐开鹏. 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坏境安全研究[J]. 城市问题,2008,(05).
[3] 郭爱请,李彦芳. 浅析我国城镇化道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5,(11).
[4] 金花.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矛盾[J]. 经济纵横,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