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颖 胡早娣
【摘 要】情感状态对于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亲情是情感树上最绚丽的一朵鲜花。学校以“亲亲Family”为载体,通过环境文化、组织文化、活动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学校是大家的Family,班级是温馨的Family,寝室是小小的Family,社团是别具一格的Family,从几个人,几十个人,到几百上千个人的Family,形成了比较有序的“亲亲Family”的组织架构。学生在这些不同规模的Family中共同生活和学习,学会欣赏,学会妥协,学会尊重,学会爱,学会承担责任,温暖而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情感状态 亲亲Family 亲情教育 实践
情感状态对于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缺失,将无法弥补。” “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而亲情是情感树上最绚丽的一朵鲜花。
笔者所在学校创建于2006年,建校伊始,学校就把亲情文化隐含在校名、校训中。校名中的“亲亲”有两层含义,即“亲近亲人,立爱自亲始;亲历亲为,实践出真知”。“立爱自亲始”出自孔子的《礼记·祭义》,儒家追求的是一种爱满天下的境界,和校训“仁爱 求真”中的“仁爱”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家庭是人类社会中最小的群体单位,但中西方对家的理解是不同的。“家”是中国人的情感归属,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根。而西方的家庭文化強调以人为本,家庭成员之间是平等对话的关系,崇尚自由,彰显个性,追求今生的幸福。 “亲亲Family”是中英文的结构,其寓意吸取了中西方家文化的精髓(如图1)。
“亲亲Family”是学校亲情教育的载体,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尊重,彼此欣赏,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个个体在集体中既讲秩序又精神自由,既讲集体观念又彰显个性;同时由于“我”的存在使集体变得更加美好。亲情教育主要通过环境文化、组织文化、活动文化的建设来实现。
一、环境文化建设
环境是具有教育暗示的空间,亲亲学校让每一个亲亲学子都能在校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舞台可展示、有快乐可体验。
(一)随时随地影响“我”
要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就必须用实体承载文化、传导文化、展示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寻求文化的普及与提升。为此,学校通过电子屏、展板、饰品、宣传栏、环境布置等视觉文化,使“家庭文化”“亲情文化” 随处醒目可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学校的大门口和迎宾大厅正面都有一块大型的彩色电子屏,分别在每天上学、放学和中午播放视频或图像,让学生在学校宣传片中了解学校的文化;从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中了解自己、欣赏同学,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从一期期“亲亲访谈”中接受正能量,提高自己的思辨和理性思考能力……
教学楼的每面墙都会说话,比如一楼的墙上是同学们的幸福宣言:我要感恩,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每天想三个值得感激的理由;我要分享,就像生日蛋糕,和你一起分享的人越多,快乐就越多;我要宽容,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二)随时随地有“我”的存在
亲亲的孩子,每个都是主角,细心看,校园的每一处都是用学生作品装点了的风景。学校迎宾大厅内,两侧都放着展示学生作品的展板,每月更换一次;正面放着一架三角钢琴,是亲亲的小舞台,每周四中午都有学生在此展示,学生在音乐声中享受美好的午间时光,除了弹奏钢琴,还有拉小提琴、吹长笛和萨克斯等等,偶尔学校的管弦乐队也会在此亮相,它激发了很多学生热爱音乐的梦想;迎宾大厅内顶上挂着的也都是由学生设计的作品。
学校迎宾大厅下沉层的展厅,定期也会进行学生个人作品展:画展、书法展、手工制作展、创意作品展、陶艺作品展等等。风雨走廊两侧的装饰画、学校各楼层每个教室靠近走廊的展板,展示的都是学生的作品。如果要问:“亲亲学校什么最多?”得到的回答肯定是“展板最多”。
二、组织文化建设
亲亲Family的组织建设从学校、班级、寝室、社团四个层面来展开。
(一)学校:共同的Family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于亲亲学校来说,这句话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活动,学校都以学生为主体,岗位留给学生,讲台让给学生,舞台上的主角是学生。
每周一的晨会,除了常规的值周小结,值周班的学生还要讲述本周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和校园大事件,亲亲学校的学生既读圣贤书,也闻窗外事。国旗下讲话的是学生,这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校运动会主席台上就座的是学生,由他们检阅各班的入场式。2015年,在学校10周年庆典晚会上,学生上台率达到了60%。每年五月份的社会实践活动、六月节、亲亲好声音、七八月份的游学、十月国际文化节、十二月英语节、亲亲访谈等活动都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优质教育的终极核心是让学生如何忠于自己的兴趣,在这个领域实现个人理想并同时成为对他人有价值的人。亲亲学校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学钢琴、跳芭蕾、练跆拳道、下围棋是每个亲亲学校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每天不少于100分钟的健康运动时间,不仅玩各种现代体育项目,如垒球、足球、篮球等,也玩编花篮、跳皮筋、滚铁环等经典游戏;学校还为学生设计了百余门可供选择的课程,爱动手的学生可以学做木工、挑战机器人项目;爱说话的学生可以学习英语辩论、演讲、主持;爱艺术的学生可以学习陶艺、油画,学习各种器乐。像数学、英语这样的必修科目,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根据学科的不同难度级别,来挑选适合自己的课堂学习。
(二)班级:温馨的Family
我校是九年制学校,一到九年级学生年龄跨度很大,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要打造自己的班级文化,一个班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班级都会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和资源设计自己的班级Family品牌。如一(1)班是蒲公英Family,一(2)班是小小雨点Family,一(3)班是雁群Family,一(4)班是四叶草Family……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蕴含着班级的价值追求。
民主产生的Family公约是大家行为的准则,操作性强是公约的特点,如五(2)班向日葵Family的同学约定:学会用嘴角微笑,学会用耳朵聆听,知道用小手帮忙,体会用心灵感受……
(三)寝室:小小的Family
放学以后,对住校生来说寝室就是他们的家,这个家是有个性的、和谐的。每个小小的Family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片:蓝色花语、梦幻星空、旋转陀螺、we世界、乐高我们行、运动小达人……一听这些名字就感觉特别酷,它们传递着寝室成员的共同爱好,比如“运动小达人”的寝室里,有跳操垫、指压板,有足球、羽毛球,有空的时候跳跳、走走,或相约去操场来场友谊赛。每个小小的Family都有幸福宣言,如“幸福童年,有你作伴,欢乐无限”“让关爱的声音传遍每个角落,让互助的力量传递份份真情” ……
小小的Family里常常洋溢着爱,充满着欢声笑语。生活老师和学生会一起精心布置寝室,在植物角种点花草,在动物角养些金魚,在学习角有书、有音乐,在生活角的照片墙上有学生的生活足迹,在心情角学生表达自己的心情,与同学分享快乐,也分享难过。学生在小小的Family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早晨有15分钟的读书会,定期举行生日会、电影节、美食节、游戏节、收纳比赛等活动。
(四)社团:别具一格的Family
长期以来,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学校成立了“梅、兰、竹、菊”社。它是一个混龄的社团,梅社、兰社、竹社、菊社每个社都有一至九年级的学生,每个班级中都有梅社、兰社、竹社、菊社的成员。四个社团之所以取名梅、兰、竹、菊,是因为梅、兰、竹、菊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被人们称为“四君子”。
梅、兰、竹、菊四社,每社均设1名校级学生主席,4名年级学生主席。设立总导师1人,每个年级各设4名责任导师。学校推荐盟主1名,负责协调各社活动。成立成长联盟秘书处,推荐秘书长1名,具体负责各社的管理。各社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学生主席在导师的帮助下组织本社成员开展各类活动。
三、活动文化建设
亲亲学校构建了“亲亲Family”的亲亲同心圆模式(如图2),即以 “爱”为核心,关注行为、态度、心理三个逐层递进的维度,三个维度下分设九个亲情关健词。活动设计统筹兼顾这些元素使之达到一种平衡。
(一)指向亲情行为的活动开展
指向亲情行为的活动开展主旨是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1. 梅、兰、竹、菊社活动
公民意识怎样培养?就是要在不断扩展的交往中积累、强化,与同龄人交往,与比自己大的人交往,与比自己小的人交往,与同班同学交往,与不同班的同学交往。什么是真正的团队活动?我们认为,是在其中可以产生规则感、角色承担意识、有关切心的活动。
梅、兰、竹、菊社是混龄的社团,全校性的活动一般每学期组织一次,如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运动会,打破按班级组织的形式,弱化了行政的权力,强化了趣味性和娱乐性。除了学校统一组织的梅、兰、竹、菊社成长联盟活动以外,各社每学期至少自行组织一次社活动,增强社员对本社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学校每周一至周四下午都有“运动社交课”,全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分三个时段分别活跃在操场上和体育场馆里。运动社交课一般以梅、兰、竹、菊社的形式开展活动,主要有三种模式:本班的梅、兰、竹、菊四社活动;同年级班际之间梅、兰、竹、菊四社活动;不同年级之间的梅、兰、竹、菊四社活动。
2.分享日活动
分享日活动是住校生的每月活动项目,一般以节日为依托,像家一样过节。比如,四月份清明节做小小的清明果;五月份劳动节进行内务比赛;六月份端午节包粽子……除了动手实践外,还要了解节日文化和分享体验,比如四月份清明果的制作。首先,要了解清明节的一些习俗,其次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采摘艾草,买米粉和面粉,做清明果(甜馅的包成圆形,咸馅的包成饺子形)……最后把清明果分给教师、同学和家长,大家一起向享用。
(二) 指向亲情态度的活动开展
指向亲情态度的活动开展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接纳、自省、感恩。
1.班级主题活动
亲亲学校一到九年级都有成长关键词(如表1),每个年级都会根据成长关键词开展主题活动,比如一年级的护蛋活动和五年级的感恩本。
西方的复活节有一个滚彩蛋的习俗,传说彩蛋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它们代表着人们美好的心愿。一(2)班的学生就开展了“护蛋小天使”活动。整个活动包括选蛋、画蛋、护蛋、说蛋等环节。“护蛋小天使”活动,让学生学会了珍惜、负责、守护和关爱,这些美好的品质一定会永远留在他们的心里,伴随着他们成长。
五年级每个班都有一本感恩本,感恩本上记载着学生和教师点点滴滴的小幸福:我要感恩学校的厨师们,我们去迟了,他们也给我们留着饭菜;感恩打扫厕所的阿姨,今天厕所水漫出来了,阿姨帮我们打扫干净;感恩袖套,在图画课时防止我的衣服弄脏,自己却成了“大花猫”……字里行间吐露着学生对这些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和物浓浓的感恩之情。
2.变“讲道理”为 “讲故事”
教育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不是说教,而是让故事说话,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新闻故事、校园故事、家庭故事、亲情故事、友情故事、同龄人故事、作文故事、日记故事、绘本故事、动物故事、童话故事……向学生传递着爱,传递着美。
黄同学是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开学不久,每天都有同学告他的状,同学们好像把告状变成了一种习惯,黄同学的脾气也变得很暴躁。教师经过观察发现,有时并不是黄同学有意欺负别人,只是他长得人高马大的,玩的时候很容易碰倒同学。这件事引起了教师的重视,于是教师用两只纸杯(一只杯子的高度剪去了一半,另一只杯子剪了一个长长的口子,差不多快接近底部了)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哪个杯子盛水多?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缺点,而班级就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作为一个班的同学,不应该互相指责,而应该互相帮助。
(三) 指向亲情稳定心理品质的活动开展
共情心、同理心、责任心是亲情的三个心理因素,亲情的行为和态度是由稳定的心理品质决定的。
1.绿音传播,亲亲访谈
亲亲访谈是学校亲亲电视台绿音传播的一档学生访谈节目,每个月在学校的亲亲电视台播出,它传播学校的文化和价值观,传递学生中的正能量。
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仁爱·求真”的文化,访谈就从校名中的“亲亲”说起,聊“亲近亲人,立爱自亲始;亲历亲为,实践出真知”的含义,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践行这句话。
又比如,學校成立成长联盟梅、兰、竹、菊社前,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个社团,先录制了一期访谈,一起聊聊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文化象征:梅花的坚忍不拔、兰花的幽芳高洁、竹的刚直谦逊、菊的傲然不屈;一起聊梅、兰、竹、菊的诗词歌赋;一起聊怎样培养名校气质,学生联系每个年级成长关键词谈了自己的感受。
2.相约成长,关注节点
责任心是亲情中的高级因素之一。当共情心成为本能,同理心成为习惯时,责任意识就会油然而生。责任心是行事的底线,它能催生智慧和能力。在亲亲学校九年的学习生活中,特别重视四个成长节点:六岁入学季、十岁成长季、小学毕业季和初中毕业季,成长的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接纳、感恩、责任和使命。
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是学校的社会实践周,对于六年级的小学毕业生来说,必须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体现了学校“亲近亲人,立爱自亲始”的人文思想,爱是从爱身边的人开始的,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家庭、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乃至爱世间万物。
以“亲亲Family”为载体,围绕“亲亲同心圆”设计系列活动,使学校的亲情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方面,营造出了亲情文化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爱和彼此尊重、欣赏的环境,使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勤快的小手、一张甜蜜的小嘴。另一方面,“亲亲Family”的创建,进一步凝练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不仅是对学校“仁爱·求真”校训和“以人为本,中外融通、面向未来”办学理念的贯彻,同时吸取了中西方家庭文化的优点,如中国人对家庭强烈的归属感和西方家庭的民主、平等、自由等,把中国人含蓄而内敛的亲情表达和西方开放而热烈的情感表达进行融合,使亲亲学子内秀而不拘谨,活泼而不轻浮。此外,“亲亲Family”创建也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为学生搭建起了各种开放的交往平台,从几个人的小小Family 寝室,几十个人的温馨Family 班级,到几百个人的别具一格的Family社团,上千人大家的Family学校,形成了有序的“亲亲Family”的组织架构。学生在这些不同规模的Family中了解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感悟相处之道,感悟幸福。
(浙江省杭州市绿城育华亲亲学校 3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