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建红
摘 要:目前,在学校缺少专职任教品德学科教师的大环境下,语文老师被安排兼职品德课的教学。然而,语文教学在发挥教学德育功能时,讲究的是引导学生“读中品义”“读中悟理”。品德课程提倡的却是“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需要多样化、立体化的教学形式才能支撑。
关键词:亲近生活;体验探究;触动心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何将品德教材中每一课的目标落到实处,则需担任品德学科教学的老师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儿童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到行动上,使他们逐步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公民。语文教学同样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在学校缺少专职任教品德学科的教师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师便被安排兼职品德课的教学。然而,语文教学在发挥教学德育功能时,讲究的是引导学生“读中品”“读中悟”。品德课程追求的却是“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一、讲解多而不“灵”
语文教学以教材为抓手,而品德课,教材只是提供一个范例,以这个范例为“圆心”来展开教学活动。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如《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语文教师兼职的品德课堂,老师的着力点在引导学生说出花草树木的作用可大了,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小朋友们要爱护它们,不要把它们弄疼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却脱离了儿童生活实际。这样的课堂,或许,孩子们在课堂上是听进去了,但走出课堂,看到姹紫嫣红的小花,他们还是会忍不住摘一朵带回家;看到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忍不住还是要折一根下来,编成一个美丽的环戴在头上以此为美;看到绿油油的草坪,还是会在上面蹦啊跳啊……此情此景我們平时不少见。为什么课堂上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一走出课堂就失效了呢?因为单纯的知识的讲解不能有效地引发他们的思考,触动他们的情感,从而有效地导行。这样的说教再多也是不“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所选的题材都是来自于儿童生活,来自于他们所喜欢或探究的主题,专职品德任课教师不能只做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想方设法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协调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更多、更鲜活、更生动、更深刻的教育。如可以在课堂中把花草树木这些盆栽朋友请进教室,引导学生摸一摸它们的叶子,说说什么感觉?是不是和我们嫩嫩的滑滑的小手一样?如果有人不小心把我们的小手弄疼了,弄断了,你会对弄疼你的人说些什么?在此基础上导行,花草树木的作用那么大,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这些好朋友呀?若仅仅只是让孩子们照本宣科读一读花草树木的作用,那是徒劳无益的。
二、活动有而不“活”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这就要求品德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引领学生亲近生活,促进自己的快乐发展。然而语文味下的品德课堂上的活动却简单化,更多地局限在于小组讨论上,有时甚至是为了讨论而讨论,没有前期的准备,没有预期的目标,讨论的形式大于讨论的结果。如《平安回家》一课,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小珍爱生命?我曾经在兼职的品德老师的课堂上看到:老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讨论,孩子们一番讨论后总结陈词:不闯红灯,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上没上这课区别不大。为什么不能闯红灯呢?孩子们还是停留在原来的认知上。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专职任教品德学科的老师是这样上的: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的现象入手,出示一组图片并加以说明:图片1闯红灯:我经常这样过马路,也没有发生什么事,那些都是吓唬人的;图片2看着别人闯红灯跟着闯,别人这么过马路,我在这里等着是傻瓜;图片3:不顾红灯,匆匆过马路:时间来不及了,我赶时间。然后让孩子们选择感兴趣的一幅图,小组内展开讨论:他们的想法对吗?我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啊?为什么不可以闯呢?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索,问题激起了孩子的创新思维。孩子们开始从生活中寻找例子,不闯红灯平平安安回家;争分夺秒有可能就血溅马路,给自己给他人埋下祸根。在孩子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出示当地最近发生的因闯红灯而付出惨痛代价的新闻或视频,再次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并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侥幸心理要不得,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上法,效果完全不一样。
三、体验有而不“深”
品德的形成来源于儿童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维的碰撞,从而产生一种内心的需要,并最终落实到行动上。品德教育的体验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如《衣食的来源》一课告诉孩子们衣食来之不易,应当珍惜。教材上用诗歌《锄禾》和《一粒米的来历》让孩子们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仅仅局限于教材,或许,孩子们学完这一课的当天,会把盘中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但是如何才能长远做到呢?我们不难发现,每天中午,学校餐厅外的垃圾桶内剩饭剩菜堆积如山,触目惊心。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生活与课外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如何真正地打动孩子的心灵,我在课堂上拓展了非洲难民的图片,再配以动情的演说: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有人把发黑霉变的食物视若珍宝,有人因饥饿骨瘦如柴、疾病缠身,甚至失去生命……浪费和渴望的眼神形成强烈的对比,孩子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触动,明白自己节约的每一粒米,积少成多,或许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一堂课,一定要有一点、一个地方、一个细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
语文教学中有德育,虽说有相同的地方,然而品德教学却源于生活,又指导孩子们的生活,更多地蕴藏在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兼任品德教学的语文老师还需全面解读课标,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让品德课堂少一些淡淡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王艳秀.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1(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