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城市与城市化”教学

2016-10-21 02:10黄佳玉
新课程·中旬 2016年7期

黄佳玉

摘 要:在“城市与城市化”教学中,应用师生课前搜集、整理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乡土地理案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在此基础上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与城市化;乡土课程资源;小组合作探究

在人教版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很多,本节课主要是利用乡土案例开展探究学习、乡土案例与教材案例相融合以及利用乡土案例创设问题情境等。

一、贴近生活实际,活化地理知识

“城市与城市化”一章教学重点和难点多,如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等等。城市与本校学生的居住环境密不可分,与实际生活联系性更强,为了让学生了解必修二课本提到的“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课堂上引用了学生收集的“府埕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资料。府埕是早时漳州知府衙门前的一个宽敞的“埕仔”,一个车水马龙的所在。“府埕”两边建筑原为1919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历史上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街区内的始兴南路是市区唯一现存的石板路。近日,“府埕文化特色一条街”的规划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根据规划,这条街是以漳州传统手工艺展示、表演、纪念品销售为主的文化商业街。府埕文化特色一条街,是古城保护与有机更新重要的一环。

二、营造课堂氛围,促进自主合作

在开始“城市与城市化”教学之前,我让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八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去开展“了解府埕”“江滨公园之行”“漳州的绿色交通”等活动。讲到“城市等级”时,我提出“漳州中心城区属于什么等级的城市?”学生通过课前查资料,提出课本上的“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為旧标准,据新华社北京2014年11月20日电,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由四类变五类;增设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小城市人口——50万人口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中等城市——50~100万,大城市——100~500万,特大城市——500万以上,增设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根据海峡都市报2011年6月2日公布的漳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漳州市中心城区芗城、龙文常住人口超过70万,据此新标准,漳州市中心城区应属于中等城市。在此采取“先学后教”的策略,以“问”激“思”。同时,通过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求同存异等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谐的课堂氛围,自会形成一种自由、独立、自主的探索课堂,从而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三、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地理素养

地理课应引领学生从具体事实性知识走向概括性的概念、原理、规律,再从概念原理提升到学科方法、思想观念。例如:在学习“合理规划城市”时,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为漳州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提建议等。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及生活经验和常识,得出:“一方面漳州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学生举例:漳州市江滨公园位于九龙江西溪之畔,是漳州市区新防洪堤以外的带状公园,全长2.32公里,总面积9.78万平方米,是一座生态休闲型的城市水景公园。在设计上因地制宜,该公园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地貌和河道功能,在注重保留原有历史遗存的同时,注入具有浓厚闽南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科本质或学科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建构有学科内在逻辑的、体现学科教育价值的知识体系,用问题引领启发学生展开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提炼、提升、升华、感悟和凝练出学科思想方法,用学科思想启迪和生成智慧,从而提升地理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贴近生活作为一个支撑点,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解释、探究、发现,甚至创新。乡土地理中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贴近实际的教学资源。借助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将使地理课程更有特色,地理课堂更富有活力与魅力!

参考文献:

[1]苏群勇.漳州地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思路和建议[J].节能,2009(6).

[2]郭芳英.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地理教学,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