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格丽 张高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设计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此,在当前课改下,我们应该以它作为指引,加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将语文教学的生活意义和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有机统一起来。换而言之,就是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回归生活,为此,我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开放教学观念,树立大语文观
祖国的语言文字可谓博大精深,可以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街,马路旁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于雷先生也说:“要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让教室之外都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使学生摆脱校园这个“教育围城”。有条件的还可以上网阅读,加大自己的知识容量和信息密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各种信息,从而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总之,“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的理念。
二、开放教学过程,倡导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将教学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如,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组织比赛,可以是课文背诵、演講、辩论、知识抢答;可以是讲故事,根据课文内容配乐舞蹈,演示各种文艺小品;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兴趣收集资料,制作手抄报,摘录美文、美句等,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中体验百态人生。总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专家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正可以发挥这种独特优势,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三、开放教学体验,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以致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的多是一些没有生命活力的间接经验,真正的体验往往被概念化的东西所掩盖。所以,开放教学体验,让学生走出课堂,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刻不容缓。卢梭就主张直接从经验中学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著名思想,更是强调儿童各种感兴趣并且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从课堂向生活的世界回归,在这些活动中获得各种各样的直接经验。如,在上七年级语文实验课本上册《漫游语文世界》口语交际课时,我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自己整理,自己组织表演一个旅游公司招聘导游的经过,学生兴趣极高,纷纷投入,他们分工合作,谁当经理,谁当招聘主持人,谁当评委,谁当应聘者,在课堂上他们演得有声有色、有模有样,特别是应聘者各显奇才。这样,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尽可能早地与社会自然对话和相融,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获得个体的自由和解放,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捕捉生活中的美,从而去创造美,是新课改下教学体验的良性回归。
四、开放教学评价,构建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体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人们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重视选拔和甄别的功能,这是一种只注重量化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往往使教与学两种力量对立,不能促使教师、学生和课程的共同发展,没有显示出评价的本意。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的评价,首先要面向所有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树立其发展的信心和改正缺点的勇气,指明其发展的方向。其次,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淡化选优功能,重点是帮助其克服薄弱环节。接着,评价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其主体地位,增进其自我意识的成熟。最后,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防止片面评价造成学生的畸形成长。基于以上原因,我给每位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采用分级的方式,即:良好、合格、进步、有待努力等记录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肯定为主流,寻找和发现其闪光点,增强其发展的内驱力,效果相当不错。总之,构建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中枢”。
最后,我用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话结束全文: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可以想。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的生命不会被稻草塞满。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的歌声可以在宇宙中飘荡。
参考文献:
蔡烨.浅谈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