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中专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创新的基本原则,不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要适合设计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放射性思维的训练,创设良好的创新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创力,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中专;設计专业;学生;创新;新模式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与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工业水平若想持续提升,这些都需要创新式人才来实现,可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职业中专的教育体系中,就是要将广大中职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对广大中职教师而言是一大挑战。在职专的艺术设计专业应采取何种新模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具体来说可实施以下几方面的操作策略。
一、课程设置应适合设计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当前职业中专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种怪异的现象,即专业课程所占比例与非专业课程持平,有些甚至低于非专业课,这固然体现综合发展的要求,要照顾方方面面课程以便让学生打下各种基础。这种考虑固然不错,但结果是分散力量,影响专业能力的提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最好的方法是充分考虑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将专业设计课始终放在重要位置,加大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专业课。只有在具备扎实专业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谈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一个学生具有丰富的艺术设计理论、实践知识和能力,当被要求设计某一作品或产品时,就会胸有成竹,思绪翩翩,极有可能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因此,职业中专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打破常规,为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培养奠定基础。
二、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放射性思维的训练
放射性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因此,在美术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放射性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甚至异想天开。创意就要突破常规,有想像力突破的作品才更有吸引力。一件好的作品,创意必有原创性,有全新的设计元素,演绎的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展现的是一种表现能力。采用放射性思维可以开动大脑、活跃思想,让创意丰富多彩。在进行设计创新教学中,必须打破习惯性的横向、纵向思考定式,培养能收又能放的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创新学习环境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学习环境。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艺术设计创新环境。因此职业中专可以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型的教育环境,不断地拓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渠道,构建一个适合学生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艺术设计学术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校园内开展艺术设计校园文化节,开展校园设计创新大赛,评选校园设计之星等活动。对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奖励的同时也可以把优秀的创新设计作品放在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上进行交流让其他学生进行学习,鼓励其他学生更加努力的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逐渐在整个校园内形成一种良好的艺术设计创新氛围。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创力
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最基本的评判要求,是看他们设计的作品(或产品)是否具有“原创性”。“创新”是职业中专艺术设计教育追求的境界,更是艺术设计的魅力和灵魂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科学、独特的安排和精心的创造性的加工处理,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创造力开发的良性循环。经过专业训练的艺术设计学生,他们设计的作品要达到不是拷贝的或是袭用的,而是融注了设计者的思想甚至灵魂,是经过深思熟虑,带有个人特征的结果。这或许有点要求过高,而这正是艺术设计的最终追求目标。这需要平时的积累,需要既有书本知识的积累,譬如对中外艺术史有了解,又要有临摹及练习能力,在吸取他人设计优点的基础上,要跳出他人,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既要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学好色彩、平面及立体构成等知识,又要将计算机及软件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了解广泛的社会,古往今来的名人非常注重游学,道理也正在此;既要注意顺向思维训练,也要注意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训练,让人脑具有多向思维能力,这样在面对设计对象时,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更能创作出带有“原创性”的作品。当然,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长年累月培养形成的,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皇土”。任何成就都是在点滴积累中造成的,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亦不例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中专在教研教改的进程中必须将打造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强的艺术设计人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实施,这样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同时,对该课题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以应对市场需要,从而不断培养出专业性、适用性的艺术设计人才。
此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专设计类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的支撑论文,课题编号:P4312;课题批准号:XJK015BZXX067。
作者简介:雷明艳(1973-),女(汉族),湖南衡阳,湖南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中文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齐苗,全琼英,宓大云,张海涛.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1(15)
[2]王犹建,王洁,熊金汇,谢亨容.培养设计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02)
[3]赵巍,徐彦婷,宋慧颖,李艳红.隐性知识视阈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艺术教育.2011(05)
[4]姚刚,王岚.过渡与升华——艺术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