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锋
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有人对“你一天会看多少次手机?”这个问题的回答是“150次”,更有人回答“不计其数”。
对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正在成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早上起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不是洗脸刷牙,而是刷微博,看微信圈内朋友的更新,然后迫不及待的答复;等到上班后,漫无目的地利用社交工具聊天,疯狂购物,刷豆瓣等,无休止沉溺其中,似乎只有用这种行为借以取得某种心理安慰。可是事后,非但没有想象中的快乐,或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反而使自己越来越远离了最初的目标。这种被称为“软瘾”的行为,其实,或多或少,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影子。不信,你试一试,哪一种行为映射到你的身上?
“软瘾”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新名词,指一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主要表现为被榨取大量的精力、财力,事后后悔却难以摆脱的行为模式。它有别于对毒品、赌博或者酒精的那种无法自拔的沉迷,甚至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危害。通常情况下,像看看电视、逛逛商场、喝杯咖啡、玩会儿游戏、打打麻将,这些正常的爱好或行为都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从事这些事情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并且也不需要花太多代价,即使对某个事情有特殊的喜爱或者偏好,也无可厚非,只要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大于危害,就不算软瘾。然而,一旦我们过度沉溺其中,在获取短暂的快乐之后,它更多的是在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麻痹真实的情感,使我们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总之,在软瘾的支配下难以自拔的耗时耗力,事后或许会有些后悔,但当时却难以摆脱,直至最终阻碍上瘾者实现更高的生活目标。
应付软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有相应的心理动因。如果过分压抑某种需求,就会在其他方面明显地凸现出来。多数情况下,许多人是在借此逃避某些东西,或者排遣内心的情绪困扰。例如,当人们在工作上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会感觉烦躁、有压力,这时候去看电影会体验到放松,并暂时忘记工作中的问题,以后再遇到困难、麻烦,他会再去影院寻求解脱,这样很容易形成依赖,也就是上瘾了;长时间上网聊天可能因现实中人际关系不理想;沉迷于游戏可能是对周围环境不满,或内心空虚;很多人表示在郁闷时更喜欢吃东西,难以控制。人类的强迫进食可能是为了避免负面情绪和焦虑。
怎样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患有“软瘾”呢?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花了多少时间?我的动机是什么?它让我感觉怎样?如果它带给了你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动力,能让你感觉到生活的意义——那么这些可能就不算是“软瘾”。但是如果这些行为让你感觉能量耗尽、麻木沮丧,那就很可能是染上“软瘾”了。
给软瘾开一张处方,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自我反省。首先,经常自我反省,这些行为是不是过度了?有没有干扰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需要激发了这种沉溺的行为,进而搞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
制定改正措施。要下定决心去改正,但不要直接剥夺内心的需求。当你烦躁的时候、想要轻松一下的时候,不要总是上网搜寻八卦、灌水,可以选择一些其他活动来替代想要摆脱的软瘾,比如练习一会儿瑜伽、去户外走走。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带来良好感觉、让自己恢复能量的活动。
忌急于求成。制定更加清晰明确的小规划。庞大而残酷的任务总是因为过于宏大容易增长人的倦怠心理,拖延和回避的倾向也相应加大。而任务越具体、可操作性越强则越可能有效执行。比如说,看完一本书,就规定一个具体的数字,比如每天看10页,那就在看完10页之前不要放下书去尝试其他东西。或者,每天运动多长时间,一周坚持几次这样的运动。
充实生活建立与亲人、朋友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果在与他人的沟通中给予并感受更多的关心和爱,让生活充满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软瘾的吸引力自然就微弱了,一旦日常生活充满了更丰富的内容,自然就不需要软瘾来填补可能的空虚和空白。
摘自《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