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之敏
在印度的一家餐馆,几个年轻人聚餐。他们吃完了外卖,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看到的人讶异:他们一个个居然在吃餐具,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
其实你无须讶异。因为这是印度的一家Bakeys公司举办的活动,旨在想方设法普及这样的场景——推广一种可以食用的餐具。
说起这一发明,Bakeys公司其实5年前就着手进行了。
早在2010年的一天,Narayana到饭馆吃饭,餐桌上摆放的一叠叠一次性餐具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想起不久前看到的“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餐具使用国,每年会消耗掉1200亿份一次性餐具”,当时他还觉得夸大其词,但现在他信了,且震惊了。因为作为化学专业出身的他深知这些塑料制品自然降解非常耗时间(一个塑料瓶在自然情况下完全分解需要450年左右);如果废物再利用,中途加工还是要污染环境的。而如果采取焚烧,无疑会加重污染环境。
想到此,他忧心忡忡,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出一种可持续使用的餐具。
为了实现这一心愿,他不顾家人反对,第二天就毅然决然地从国家农业公司辞职,又以自己住的房子做担保,贷了一笔资金,创办了Bakeys公司,想尽快研制出产品,因为他再也不能忍受四周都被白色垃圾包围的窘境。
可是,该从哪里入手呢?午饭没心思吃,他陷入了沉思。这时,妻子的一碗高粱面端上了桌,见此,他突然灵感大发:对,就以易成活且价格低廉的高粱做原料!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知研制人员时,大家无不疑虑:用高粱做餐具,不加添加剂可以么?还有,它能耐多少温度?能保存多长时间……种种问题都被摆了出来。见大家有畏难情绪,Narayana非常激动:“还没尝试,就畏首畏尾,行吗?要知道自信才能创造奇迹。再说了,不还有一个我吗?我会付全责的。”见此,大伙儿不好意思地相互看了看,纷纷表示赞同。
在研制过程中,Narayana建议大家务必多调配一些口味,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肉桂味、大蒜味、胡椒味等都是大家喜歡的,这不难配制,但要保持怎样的韧度,才能hold住过冷、过热的食物,还有保质期,等等,这些才是最难攻克的。”研发人员不无担心地说着。
“没关系,大胆尝试。”Narayana鼓励道。
有了老总的一再鼓励,研发人员鼓足干劲,终于在吸取179次失败的教训上,于2014年用高粱成功研制成了首批可以食用的肉桂味的餐具——勺子。这种勺子经过特殊处理,遇水或遇到过冷、过热的食物,它都不会溶解,因为它至少可以保证在半个小时之内不会变形。
这种勺子不含任何防腐剂,且在密封、零度状态下,可以保存三年时间。
很显然它可以食用。即便使用者不想吃,扔在野外,也只需四五天,就可以自然分解,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而且你若舍不得浪费,你就只要稍微处理一下,它就可以变成美味的宠物饲料。
价格上,0.1美金即0.6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1个勺子,物美价廉。
目前公司已经卖出1500万个这样的勺子。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以小米、米饭和面粉等为材料,做成了汤匙、刀叉、筷子、盘子、碟子。口味除了米麦香原味,还有甜味、姜母肉桂、姜蒜、孜然、芹菜、黑胡椒、薄荷、胡萝卜、甜菜等。
尽管现在你只需花费1美元,即6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购买25套这样的餐具,算是很便宜的了,但与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价格比,还是略高了些。而多数商人,为了利益最大化,还是会选择一次性塑料餐具——据有关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6400亿件塑料餐具被消耗。
虽然如此,Narayana认为自己的产品有潜力替代一次性塑料餐具,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地球人支持他对环保所作出的努力。而事实上通过互联网推广,知道并购买他公司产品的用户也由印度而走向了世界。
为此,Narayana想尽快扩大生产线,制作更多的可食用餐具。但苦于资金有限,Bakeys就在众筹网站上筹款2万美金。没想仅10天时间,就筹到120万美金,而且还有很多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汇来。
保护环境的大胆创新之举,以及长达五年的不懈努力,Narayana终于在今年的3月实现了双赢——不仅顺利地推出产品,还赢得了全球网民的大力拥护与支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非凡人生。
摘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