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林
初中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去观察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等相关图形变换规律,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有效构建出图形变化与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图形平移变换的理论和应用
1. 理论引入
图形平移变换就是在同一平面内对相关点、线或者是面进行平移,平移的过程中,移动的点、线、面上的各点都具有相同的移动向量. 除了需要运用平移解决问题,学生还需要掌握平移作图技巧,实践作图过程,有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平移变换进行欣赏、分析与运用,实施简单图案的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2. 案例说明
2.1 案例分析
例1 在右图六边形ABCDEF中,AB∥ED,AF∥CD,BC∥FE,AB = ED,AF = CD,BC = EF,又有对角线FD⊥BD,FD,BD长度分别为24 cm,18 cm,求该六边形的面积?
分析过程 题目中实质上给出了三对平行且相等的线段组AB与ED、AF与CD、EF与BC,该六边形图形面积的计算首先想到了分割图形,而实质解答过程中,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又只有两个,如何将有用的已知数据与这三组平行且相等结合起来,就需要运用到平移知识.
2.2 案例解答
将△BCD平移到△GAF位置,作出右图辅助线进行分析. 由GA与CD平行且相等,传递出GA与EF也平行且相等,而同时AB与ED也平行且相等,所以△GAB与△FED也是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所以六边形ABCDEF的面积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四边形ABDE、△BCD、△DEF,转换为三部分四边形ABDE、△GAF、△GAB,结合FD⊥BD,得出六边形ABCDEF面积为S = FD × BD = 24 × 18 = 432 cm2.
2.3 案例总结
在初中数学相关图形面积计算、几何证明、代数式证明相关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图形的平移变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将图形进行巧妙分割与组合,使得解题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二、图形轴对称变换的理论和应用
1. 理论引入
关于轴对称相关问题比较多,主要是关于图形轴对称识别、转换之后的计算等. 考查问题一般为将简单的平面图形经过一次、二次或者更多次的轴对称之后其变换后图形,或者结合轴对称的相关性质分析纸片的折叠、添加小方块后构成轴对称等.
2. 案例说明
2.1 案例分析
例2 将右图添加一个小方块,使得其构成轴对称图形,请用三种方法添加.
例3 将矩形ABCD沿着AE直线折叠,使得D点落在BC边上F点处,CE = 3 cm,AB = 8 cm,求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多少?
分析过程 例2是简单的添加方块的题目,结合轴对称的性质就可以得到相关答案. 例3是与轴对称相关的图形对称与面积计算相关问题,解答过程中,需要分析出对称轴、对称轴引出的图形中线段相关关系,以及要求出面积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等.
2.2 案例解答
例4 结合图形中对称轴为AE,可以知道,EF = DE,AD = AF,所以也可以得出,DC = DE + EC,也就是8 = DE + 3,得出DE = 5 cm = EF. △EFC中,由勾股定理得出CF = 4 cm. 结合△ABF中,AF2 = AB2 + BF2,且AF = AD = BF + 4,得出BF = 6,阴影部分面积为△EFC与△ABF面积之和. 计算出为30 cm2.
2.3 案例总结
对于例2,这是一道简单的轴对称性质分析的题目,例3是关于平行四边形折痕的相关问题,结合折叠前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很容易的可以发现相关相等线段,再运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相关线段长度. 图形变换中的折叠问题,是轴对称图形中的重要考法,立意新颖,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灵活转换等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图形旋转变换的理论和应用
1. 理论引入
旋转变换是基于中心对称变换的相关问题,它的理论基础是将一个图形基于某一点进行旋转,或者是分析两个图形甚至多个图形的旋转对称问题. 每个点经过旋转后都能找到对应点,同时,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都能构成旋转角. 关于旋转问题的应用与考察,一般是有关旋转变换的证明问题、计算问题等,进行简单的作图、图案设计等.
2. 案例说明
2.1 案例分析
例5 右图等边△ABC内有一点P,PA = 2,PC = 4,PB = 2,求BC的长.
分析 如果只是观察原始图形,可能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三个已知线段长度都不在一个小三角内,而内部点P具有随意性,而结合图形变换中的旋转变换方法,就可以实现问题解决.
2.2 案例解答
等边△ABC,将△PBA绕着点B旋转60°,旋转到虚线位置,由旋转可以知道BM = BP,MC = PA. 结合等边三角形以及旋转角度∠MBC与∠PBA相等,从而∠MBP = 60°,结合BM = BP,得出等边△BMP,PM = PB = 2,△CMP中,結合线段关系MC = PA = 2,PM = 2,PC = 4,得PC2 = MC2 + MP2,∠CMP = 90°,∠CPM = 30°,结合∠MPB = 60°,得出∠CPB = 90°,由勾股定理求出BC = 2.
2.3 案例总结
本例题是旋转相关例题,解题过程结合了旋转的基本性质、勾股定理、角度计算、三角形角度与边长之间的联系等一些知识. 求解过程中,应用图形变换基本性质,综合各方面的数学知识,有效理清解题主线,得出问题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