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孝祥
【摘要】在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词类活用现象,即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几种情况。以上这些文言文现象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但对“对动用法”和“为动用法”却相对陌生,因为中学语文课本从未对这两种用法加以正规的确认,语文老师遇到时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总是一知半解,无法找到一个真实可行令他们认可信服的答案,长此以往,同“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我在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深深感触到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未对这两种常见的用法作定性的诠释,是一个缺憾。因为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绕开这两种用法,势必造成语句不畅,有时甚至违背原意。下面我将分别举例解析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这两种典型用法。
【关键词】文言文;对动用法;为动用法
【中图分类号】S634 【文献标识码】A
一、对动用法
文言文中的“对动用法”表示文言文中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运用了“对动用法”的句子中的动词谓语(包括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名词)与它所涉及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施动与受动的简单的动宾关系,而是主语对宾语实施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即“对动”就是主语对宾语动作。这时作“对动用法”的词就可以称作“对动词”。如成语“指天誓日”就运用了“对动用法”,这里的“誓”就是对动词,意思为“发誓”,但它和后面涉及的宾语“日”之间不是一般的动宾关系,而是主语(友人①)对宾语“日”施行“发誓”这个动作,意思是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中学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例子,如: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这里的“刑”就是“对动用法”,译为“对……用刑”。
2.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殽之战》)
这里的“哭”是“对动用法”,意思是“对……哭泣”。
3.(赂者)出揖门曰“官人幸顾我!”。(宗臣《报刘一丈书》)
这里的“揖”是“对动用法”,可译为“对……作揖”。
4.至于 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这里和“誓”是“对动用法”,译为“对……发誓”。
以上例句中的“刑”“哭”“揖”“誓”均为动词,属于动词的对动用法。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文言文中动词的“对动用法”译为现代汉语的格式是:主语﹢动词﹢宾语﹦主语﹢对﹢宾语﹢动词文言文中的“对动用法”除动词外,还有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对动用法”的。例如:
5.(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此句中的“善”即为形容词的“对动用法”,译为“对……友善”。
6.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信陵君列传》)
此句中的“下”为形容词的“对动用法”,译为“对……谦下”。
名词的“对动用法”在中学课本中也出现过,如:
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鱼我所欲也》)
这里的“得”是名词的“对动用法”,译为“对” ……感恩。
二、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中学文言文中另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运用了“为动用法”的句子中的动词对于宾语含有“为”的意思,这一动词就叫“为动词”。为动词对它的宾语有关涉性,涉及对象、原因或目的。中学语文课本中运用了“为动用法”的例子也有不少,例如:
夫人將启之(《郑伯克段于鄢》) 这里的“启”就是为动词,涉及对象“之”,译为“为……打开城门”。
史迁之善传游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此处中的“传”是为动词,涉及的对象是“游侠”,译为“为……作传”。
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句中的“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姓名”“命名”,应视为“为动用法”,译为“为……命名”。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这里的“死”即“为……而死”,“死国”即“为国事而死”。
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行》) 这里的“感”即“为……而感动”。
相看白刃雪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 这里的“死”也是译为“为……而死”,“死节”即“为名节而死”。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项脊轩志》) 此处的 “乳”,为……哺乳。乳二世,为两代人喂奶。
由以上诸例可见,文言文中的“为动用法”译为现代汉语的格式为:动词﹢宾语﹦为﹢宾语﹢(而)动词。判断是不是“对、为动用法”,是“对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不能单凭臆测,而要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意,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有广三人,家贫,无从妻之”一句中的“妻”,显然属于“为动用法”,意为“为……娶妻”,其他任何处理方式均不合逻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需要给学生补上“对动用法”与“为动用法”这一课,中学文言文的语法体系尚待完善,期待更多同仁参与此话题的讨论。
注释
①摘自《中国成语大词典》,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二:“友人指天誓日,曰‘某以暴疾几死,不能就试,何敢漏泄于他人!‘”亦作“指天为誓”。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