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异常数据分析及处理研究

2016-10-21 14:51李璐
绿色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处理环境监测

李璐

摘要:论述了环境监测异常数据的产生原因及辨识方法,就出现的异常数据根据不同情况探讨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并从强化环境监测人员责任意识、提高监测人员专业水平、加强数据审核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止异常数据的对策。

关键词:异常数据;环境监测;处理

中图分类号:X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9402

1 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境质量科学表征的重要数据来源,其目的是获得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并由此推断整个环境现有的质量特征[1]。但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样品的采集、运输、分析和采样地点的偶发事件以及各种环境要素本身的时空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都可能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数据出现异常[2]。因此,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数据是难免的,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只是在出现异常数据时,应该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剔除其中的可疑或不合理的数据,并分析产生异常的原因,使被监测的客观环境质量状况能够得到真实反映。

2 环境监测异常数据及辨识

异常数据是指与实际数据产生较大出入,存在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环境质量和建设项目环境污染状况数据的可能情形。从异常数据的产生原因来看,既有客观因素的存在,也有人为因素使然,异常数据的出现常常不符合实际监测的真实性和逻辑性。根据污染物不同时段的变化规律,有学者归纳出多种识别异常数据的方法[3],也有学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监测中异常数据的特点,将异常数据分为离群数据、不合理数据以及和实际不相符的数据等[4],以提升对异常数据的识别准确性。

2.1 环境监测异常数据产生原因分析

产生环境监测异常数据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

(1)采样误差原因。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常常由于采样行为的不规范,导致采样过程中所获取的样品质量不符合实际,产生的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相符,例如,在开展某河流断面采样时,如果仅选择其中的排污口处,所获取的样品浓度往往较高,不能反映水域真实污染情况,这也是因为采样位置不符合相关标准所致。

(2)样品运输和储存环节原因。样品采集后如果不能现场进行监测分析的,往往还需要将样品运输至专门的环境实验室进行分析监测,在运输途中如果样品受到某种污染必然会降低了分析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获取的监测数据必然与样品的真实值之间有一定误差,例如需要冷冻运输的样品没有冷冻,需要加固的样品没有加固,需要其他试剂辅助保存运输,却没有添加,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会导致样品在运输和储存环节出现交替污染,加重了采集样品的数据异常。

(3)非典型监测。当环境监测过程中采样时间和采样不符合规范要求时,所获取的监测数据就难以真实反映出环境质量和分级数据。

(4)分析误差。导致监测数据异常的原因还表现为因分析误差所致。例如,样品分析试剂与标准样品过期,出现失效,或者是样品受到其他相关物品干扰、分析仪器不正常运行等等,都会导致分析误差,出现异常数据。

2.2 环境监测异常数据辨识方法

(1)离群数据。当监测获取的数据与全部的监测数据平均值之间数值相差太大时,就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被监测环境受污染程度,以及实际污染情况,这时所获取的监测数据即为异常数据。例如,《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中,对于监测获取的数据小于最大值1/4时,被认定为无效数据,并要求对该离群数据进行剔除,不作为监测环境质量分析的数据参考。除此之外,对于离群的数据究竟如何处理,规定的不够具体,通常做法是靠监测人员的分析判断,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和识别。

(2)不合理数据。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往往所获取的数据明显与常规监测逻辑相背离,这时所获取的监测数据常常为异常数据。

(3)与实际不相符数据。对于长期从事环境监测人员来说,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环境质量水平以及相关环保设备处理效率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时,一旦监测到的数据与日常掌握的数据差异太大时,往往就会是異常数据,需要特别对待、甄别。

3 环境监测异常数据处理

当环境监测人员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时,首先要认真查找出现异常数据的原因,重点从工况条件、监测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查找分析。即便是出现了异常数据,也不能轻易的剔除或忽略,而要在查找原因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通常情况下,每个监测污染源采样数据应确保有5个,对其中的异常数据可以忽略2个。对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①监测数据与被监测环境实际一致时,应主要分析原因,并充分说明出现异常数据的原因,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被监测区域环境的监管。②监测数据是因为监测误差所致,这时可以在监测数据充足的情况下,剔除异常数据,然后对剩余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当然,一旦忽略的数据导致分析数据不充分时,还需要重新监测,以补充分析数据的需要,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③不能确定异常监测数据的原因。这时,应该重新监测,并对监测仪器、工况条件、环境因素和监测队伍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确保再次监测后所获取的数据具有可追溯性,并及时进行处理。

4 环境监测异常数据防止对策

通过前文分析,对于环境监测数据异常形成的原因及如何辨识和处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实际开展环境监测过程中,应注重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以避免或减少异常数据,或者一旦出现异常数据时,要全面的掌握如何应对。

4.1 强化环境监测人员责任意识

高质量的环境监测结果,离不开一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监测队伍。具体来说,首先是要具有职业责任感,要严格按照监测工作流程和要求,不得肆意自行更改监测步骤和环节。此外,监测人员要把监测质量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从各个环节做好异常数据的预防,例如提升采集样品质量,加强样品的运输和储存,切实消除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异常,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悉监测工作流程以及被监测环境周边企业的生产工艺,以确定监测的时间和频次,保证监测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4.2 提高监测人员专业水平

监测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对于复杂环境的监测更是如此。作为环境监测部门首先要在人才引进时,注重引入高素质、专业性强的人员充实到环境监测队伍中;对现有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组织一定的环境监测竞赛活动,并就异常数据开展专门的业务培训和授课,一方面提高对异常数据的深刻认知,另一方面也帮助监测人员能及时掌握处理的方式方法。

4.3 加强数据审核,建立可追溯制

做好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工作,对可能影响数据正确性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保证,建立多层次的监测数据审核制度[5]。环境监测部门要实行监测可追溯制度,尤其对监测报告中获取的监测数据,要给予特别关注,一旦出现异常数据时,立即要求监测人员分析原因,及时查找问题,根据不同类型采取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可追溯制度对帮助监测人员及时查找原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5 结语

取得符合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才能指导人们认识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和治理环境,以摆脱因对环境状况的盲目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6]。因此,加强对异常数据的合理分析,找出原因,采取合适有效地处理措施,才能保证所监测的数据更为准确、可靠,为数据审核质量打下扎实基础,为环境管理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项丽萍.实际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处理[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1996,3(1):48.

[2]王爾宜,魏 莉,张怀北,等.浅谈监测数据审核及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判断[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3):46.

[3]徐浒仲,宋永乐.浅议异常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判断[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7(8):41

[4]牟永铭.环保验收监测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5(2):4~6

[5]单正菊,朱承章.建立多层次的监测数据审核制度[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2,4(4):5~6

[6]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林丽芬.环保验收监测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

[8]牟永铭.环保验收监测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

[9]沈业凯.射阳县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 污染防治技术,2010(5).

[10]杨树成.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J]. 重庆环境科学,1998(3).

[11]蔡同锋.现场监测数据审核方法及异常数据的判别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10).

猜你喜欢
处理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