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风电建设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6-10-21 14:22梁少琳
绿色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护云南

梁少琳

摘要:指出了风电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在当今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不断剧增的背景下,发展风电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热点领域,同时也是云南省发展战略的热点问题。分析了云南省风电建设对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风电场建设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以期为云南风电建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南;风电建设;防护;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1702

1 引言

云南省为全国风电建设项目较多的一个省份,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风能资源的分布较好。云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全会“加快生态文件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确立“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的总目标,按照风电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坚决提高风电建设质量和水平,打造云南风电科学健康、有序发展新形象,充分论证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措施,发挥部分联动机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法,加强各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确保“魅力云南”形象。

云南省风电行业发展迅速,即将迎来风电行业发展的瓶颈时期,同时也可能是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发期。据2014年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现在在建的项目有41个,纳入国家核准计划和国家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场有57个,已经通过国家能源局技术审查的风电项目有7个,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场项目有77个。因此,做好风电建设工程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这样可以提高风电场生态系统恢复功能,减少风电场区的水土流失。

2 云南省风电建设对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特点

风电场建设期包括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施工准备期由于施工及设备存放场区需要进行场地平整,降低了原地貌的土壤抗蚀能力,引发水土流失。场区内检修道路及改扩建施工道路扰动面积大、土方量大,大面积的原地表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大大加剧,是产生土壤侵蚀的重点部位;临时设施的建设会破坏地表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如临建宿舍及办公室、砂石料堆放场、材料设备仓库、生产生活用品仓库和机械停放厂地等。此外,施工材料和临时堆土的保护不到位,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倾倒、排放不到位,也会产生水土流失。

2.2 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

2.2.1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区风机机组、升压站、道路工程等施工活动中发生的较大规模土石方开挖都会对原地形产生严重扰动,改变原有地貌,可能增加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的发生。施工时会使原地表土层受到破坏,再加上林草覆盖率降低,会使地表土壤理化性质下降、抗蚀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剧增。

2.2.2 风电工程本身的影响

在项目建设中,有大量的土石方工程,基础开挖、路基的开挖填筑等施工行为严重影响了这些单元土层的稳定性,为水土流失的加剧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施工道路区域,对于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路段,由于路基的施工,如果防护不当可能会导致上述地质灾害活跃,如果不及时做好相应路段的治理,一旦灾害发生,将直接对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和道路运营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2.2.3 对下游周边的影响

项目沿线大量的弃土、弃渣如果不及时防护和治理,雨季暴雨径流将会携带大量泥沙下泄,进入下游地区的河道、沟渠、农田,引起沟床抬高,淤塞塘、库,降低河道的行洪能力,减少塘、库容积,影响行洪及灌溉。

2.2.4 风蚀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根据风电场建设的特点,工程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风力侵蚀,工程建设若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则可能会产生扬尘、起沙等现象,风蚀产生的颗粒物进入空气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若场址周边有少量居民,有一定的耕地分布,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增大,能见度降低,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悬浮物降落,也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大量的颗粒物进入人及动物的呼吸道,会对人及动物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3 风电场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3.1 设计思想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项目特点和施工情况,以及各分区的防治重点,根据项目区干旱严寒,风电场施工布置多沿山脊走向,自然条件特殊,综合考虑工程区海拔,以及风大、干旱、严寒的自然条件,植物措施设计中尽量选择乡土树草种进行配置,项目区适应生长的树草种,都具有适应高海拔、寒冷、干旱、抗风等抗逆性很好的优点。根据设计深度,且综合考虑苗木的移栽需要大面积,但在后续设计中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对场址范围内长势较好且位于场内施工道路附近的滇青冈进行移栽,由于位于施工道路附近,在时序上也满足随到随栽,避免了苗木假植所需的大面积的场地。因此后期苗木的补植和折损将可以利用工程占地范围内长势较好的苗木,具有随到随栽、减少苗木购买和运输的工序,不但充分利用场区现有的植被资源,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3.2 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技术应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为标准,同时参照水利部和相关行业的有关技术规范,措施设计必须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同时以安全、经济、工程量小、水土保持效果好、具有可操作性為原则;工程措施设计应同时考虑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确保水土保持效果良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和主体工程相互协调,不影响主体工程的顺利施工;植物措施设计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项目特点,分地区、地段种植,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目的,恢复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对于临时占用的耕地,优先考虑复耕,不具备复耕条件的,在相邻区域恢复同等面积的耕地。

3.3 运行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风电场建设工程属于建设项目中的生态型建设项目,运行期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对地表的扰动较小,对周围的影响较小,运行期间做好施工期遗留下来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避免增加新的水土流失问题。建设单位与水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定期对项目的水土保持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于未达到水土保持要求的项目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必须自觉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对项目水土保持状况的监督,对未达到水土保持要求的项目及时整改,达到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达到国家倡导的“生态安全,美丽中国”的新要求。

4 结语

云南省风电场建设工程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在改善云南电源结构的同时也缓解了云南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符合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对促进云南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要认真组织实施水土保持设计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风电建设对云南地区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控制好水土流失是云南风电建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屏障。

参考文献:

[1]宋文玲,钱 谊,苏晓星.大丰风电场建设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分析[X].10062009(2011)04-0032-05.

[2]朱 勇,王学锋.云南省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6).

[3]史彦林,贾洪纪,张 利,等.黑龙江山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2010(9):21~23.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防护云南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