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瑀
摘要:针对目前成都局区编站中时过长的现状,本文在分析影响区编站中时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强化运输作业组织、加强预、确报工作,采用激励机制等措施压缩区编站中时,提高运输效率。
关键词: 中时;中转车;措施
1.基本定义
1.1中转车停留时间概念。中转车停留时间是指货车在车站进行解体、改编及其他中转作业(包括变更到站、装载整理、加冰及洗罐消毒)所停留的时间。中转车停留时间是反映区编站作业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货车周转时间的组成部分,研究中转车停留时间可为车站检查、分析、改善运输作业组织提供依据。
1.2中转车停留时间的构成。到达区编站站的货车按照作业性质分为有调中转车和无调中转车,与此相应的中转车停留时间分为有调停留时间和无调停留时间。有调中转车按照作业过程可分为到达作业、待解、解体、集结编组、出发作业、待发、发车等作业停留时间;无调中转车分为列检检车、减轴、补轴、整理等作业停留时间。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简称中时)为有调中时和无调中时的加权平均值。
2.现状分析
各区编站因运输作业组织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上的差异,完成月度或年度货车中时指标相差很大,甚至同一车站不同的班组,同一班组不同的班次,也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内江站2015年11月份四个班组月度中时指标实际完成情况的分析,发现中时指标完成质量相差很大,最高和最低相差1.6小时,可见区编站在压缩中时上有很大潜力可挖。
3.影响中时的主要因素
区编站是以解体、编组列车为主,有调中转车所占比例高(90%以上),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对车站中时指标产生主要影响,因此,这里只对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从而找出影响中时的因素,制定压缩中时的措施。
有调中转车在区编站上完成到达、解体、集结编组、出发等各项作业过程中,如不能紧密衔接,将产生很多的非生产时间,增加中时。
笔者对内江站2015年每辆有调中转车各项作业平均占用时间进行了统计:到达作业35分钟、到达待检18分钟、待解35分钟、解体22分钟、集结编组230分钟、出发作业25分钟、待发30分钟、挂机车试风9分钟、发车1分钟,总时间405分钟。从以上统计可看出,到达待检、待解、待发时间为非生产时间,占总停留时间的20.5%,是作业过程的空费时间,也是影响区编站中时的主要因素。
3.1.产生到达待检时间原因分析
由于列车到达不均衡,某时间段内列车集中到达,在一定列检组数及人员的情况下,将对列检作业和等待检修时间产生影响。一般集中到达的列车数越多,产生到达待检时间越长。
3.2.产生待解时间原因分析
(1)等待作业计划。由于预、确报发报准确率偏低,车站在得到到达车号准确确报后,才编制排风摘管和解体作业计划,造成作业计划不能及时下达。目前,多数区编站拉风制动员在没有拉风作业计划的情况下,采取全拉全摘的作业方式,这不仅增加了作业难度和劳动强度,还严重影响作业进度。另外,列车集中到达,也影响拉风摘管作业进度。
(2)列车密集到达,造成阶段性解体作业能力紧张。这种状况在全路各区编站具有普片性。内江站调车机最大解体能力为1列/40分钟,而在19时至21时这两个小时到达的解体列车就有7列,形成了密集到达,车站的驼峰调车机解体能力明显不足,形成阶段性调车机作业能力紧张,造成到达列车等待解体,大大增加了待解时间。
(3)相关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车站调车机司机隶属机务段管理,但在生产上由车站统一指挥。调车司机与调车组发生矛盾时,往往出现不服从指挥现象,如机车动车速度慢、不下峰整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驼峰解体效率。
(4)设备性能不稳定,故障频率高,也是产生待解时间不可忽视的因素。据统计,2015年内江站共发生设备故障102次,影响作业时间达98.00小时。
3.3.产生待发时间原因分析
(1)车流到达不均衡。在某一时间段编组某一方向的车流集中到达,造成该方向编成列车出发本务机车供应不足。大量车流在车站积压,增加了车辆在车站停留时间。
(2)本务机车出库不及時。到达本务机车在库内检修作业时间或等待检修时间偏长,不能按作业时间标准及时出库。
4. 压缩中时的措施
(1)强化运输作业组织。加强车站与局调度所的联系,及时掌握在途列车运行状况及列车编组计划。正确推测在途车车流去向,组织好车流接续。提高班计划兑现率,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编制要细、要全,尽量不变更或少变更计划。加强对货物列车到达正点率的考核,避免因列车到达晚点造成运输作业组织上的混乱。
(2)加强预、确报工作。要加强对预确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预确报考核办法,杜绝发报的随意性,减少预、确报差错率。
(3)缩短机车检修时间。机务段要严格执行库内作业时间标准,保证出发本务机车及时出库。建立机务段机车出库正点率考核制度,制定经济责任制,用经济杠杆调动职工积极性。
(4)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标准化作业,要求调车组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各作业环节紧密衔接,减少非生产作业时间。实行工效挂钩,以突出工作效率、安全、畅通状况与职工劳动报酬紧密相联。
(5)建立挂钩考核制度。将车站中时完成质量与局调度所、机务段、车辆段捆绑考核,由铁路局统一制定办法及实施,并加强对各工作环节及工作量情况的详细记录和统计。全面实施站车一体化管理,将车站调车机司机、列检人员纳入车管理。
(6)完善设备质量。设备管理单位要加强对设备的维修检查,不断完善设备质量,逐渐减少设备故障率。
5. 结术语
压缩中时是全路技术站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通过不断优化作业流程,细化作业标准,确保运输效率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荣孝. 铁路车站作业效率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王俊刚,林玉红. 压缩中、停时 提高车站运输效率[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12:16-17.
[3]李良柱. 关于对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压缩编组站中停时指标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