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兴奋剂屡禁不止

2016-10-21 05:28申其淇徐建凯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兴奋剂危害现状

申其淇 徐建凯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兴奋剂问题是当今社会体育乃至国际体坛上面临的十分棘手而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兴奋剂的使用现状、人们使用兴奋剂的原因以及使用兴奋剂的危害,就兴奋剂为何屡禁不止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兴奋剂 现状 原因 危害

一、使用兴奋剂的现状

存在于世界体坛的兴奋剂,是严重违背奥林匹克精神,败坏体育道德,损害运动员身心健康,影响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毒瘤。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中兴奋剂滥用屡禁不止、迅速蔓延、日趋猖狂。

国际体育组织和世界各国对兴奋剂危害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反兴奋剂工作更加重视。回顾这几十年来反兴奋剂斗争的历程,禁用兴奋剂和使用兴奋剂的斗争正如善良与罪恶、美好与丑陋、真实与虚伪一样相互依存,相互较量。然后,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使用兴奋剂的势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原因何在,是该认真进行反省的时候了,应当从兴奋剂在竞技体育中存在现状,分析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成因。在跨入21世纪之际,对反兴奋剂斗争的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从1968年奥运会开始实行兴奋剂检测的30多年以来,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事件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国际泳联1996-1999年赛内和赛外兴奋剂检查共查出31例;美联社2000年3月7日报道,1999年全世界共查出343例诺龙阳性;1999年法国青年与体育部公布,1999年1月1日至11月20日,由该部组织领导的兴奋剂检测,共涉及68个单项体育协会,阳性案例上升上16.6%,有278名运动员被查出294例阳性反应;1997年到1999年度英国的兴奋剂检测,总共查出了155例阳性;日本1998年药检10例阳性,其中突袭检查的有8例;德国1999年兴奋剂检测阳性39例;2000年3月至6月间,意大利奥委会就已经查出了61名运动员药检不合格[1]。以上事实足以表明,现如今,兴奋剂的滥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使用兴奋剂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

奥林匹克运动的建立,是为了和平和谐、促进人类发展而建立的,与此同时,也是国家来彰显其国力和民族精神面貌的窗口。这本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的作用,然而当这种作用被曲解利用时,奥林匹克就沦为一种政治附庸和工具,变为民族、国家和团体竞争的场所。冷战时,奥运会就是两大阵营展示各自制度优越性的最佳展厅。不少国家体育组织在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个人政治资本的驱使下,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持暧昧态度甚至纵容运动员服药。由此看来,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政治利益的驱使,是兴奋剂使用、泛滥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社会原因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训练水平和科学技术成绩突飞猛进的今天,夺取体育比赛的兴奋剂问题是当今社会上、国际体坛面临的十分棘手、又有待解决的问题。胜利越来越艰难。面对在体育战场上表现民族形象的“神圣使命”的沉重压力,许多运动员只能乞求于兴奋剂。而这过程中谁受益呢?Atlantic杂志某文章这样写到:“在职业体育尤其是竞赛类,道德选择(是否服用兴奮剂)通常被视为经济决策,这只是一种高风险的赌博行为而不是作弊。”不可否认,现代竞技运动还具有政治化和商业化的特征,在大型国际比赛中获胜,还可以一举成名并带来滚滚财源,这些无法抗拒的荣誉和物质的双重诱惑,也会使得一些运动员宁可牺牲健康,也要冒险使用兴奋剂[2]。

三、兴奋剂的危害

然而,使用兴奋剂的危害是极大的。科学研究证明,兴奋剂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许多直接的危害。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禁用药物,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更为可怕的是一些药物的危害我们在短期内更是难以发现。大量研究表明:滥用兴奋剂会严重摧残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虽然各类兴奋剂有不同的作用和副作用,但共同的作用是:平时能提高肌肉力量,提高对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耐受力,推迟疲劳与促进恢复等,比赛时能增强自信心,提高兴奋性,富有攻击力,提高成绩。共同的副作用是:长期使用会成瘾、失眠、头昏、精神分裂,导致高血压、肝硬化、生殖功能减退、短寿甚至猝死[3]。

然而,危害如此之大的兴奋剂,为何总是屡禁不止呢?不仅由于上面所说的政治思想及利益的趋势,还由于检测手段的匮乏。在以往的反兴奋剂斗争中,片面地强调了加大检测兴奋剂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据悉,每年用于检测兴奋剂的费用高达几千万美元甚至更高。据美国《新闻日报》报道:在奥运会和各种重大世界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的兴奋剂检测的开销相当惊人,小国一般都负担不起,甚至连美国也为资金而发愁,兴奋剂检测的每道程序都很昂贵,例如鉴定各种类固醇的每一项化验都要花费100美金[4]。单纯加大检测兴奋剂力度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兴奋剂的滥用。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十分遗憾地看到,使用兴奋剂的手段已逐步科学化,应用DNA重组技术合成的药物使违禁药物名单越来越长。从1968年第19届奥运会禁用药物8种到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禁药名单已达138种。

由此可见,想要抵制兴奋剂,我们不仅需要从政治思想方面入手,还需要加强运动员经济方面的需求以及对兴奋剂的检测手段。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为了社会的公平,我们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春莉.兴奋剂问题的社会学分析[M].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

[2] 曾凡星.回顾与反思——兴奋剂的使用与禁用[M].

[3] 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反兴奋剂手册[Z].1996.

[4] 杨天乐,金季春.对兴奋剂说“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兴奋剂危害现状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药+酒 危害大
酗酒的危害
高科技是否变成奥运的“兴奋剂”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