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初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如何搞好擒敌术教学训练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公安警察院校教学训练领域的重要课题。为了强化擒敌术教学训练的效能意识,促进我国擒敌术教学训练质量的提升,本文针对影响擒敌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常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擒敌术教学训练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擒敌术 教学训练 有效性 影响因素
擒敌术作为一项综合运用踢、打、摔、擒等动作制服敌人的技术,具有技术精炼、战术实用、实战性强等特点,不但是我国公安警察院校警体教学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我国公安警察院校的传统特色教学训练内容。因此,如何搞好擒敌术教学训练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公安警察院校教学训练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影响擒敌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常见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借此来强化擒敌术教学训练的效能意识,促进我国擒敌术教学训练质量的提升。
一、影响擒敌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常见因素
通过一系列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走访观察发现,现阶段影响我国擒敌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常见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教学训练的目的不够科学明确
在组织开展擒敌术教学训练活动时,部分任课教师和学生忽略了擒敌术教学训练的真正目的,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学校的考核,而片面的追求動作的教学训练进度和数量,以至于出现了“以练为考”、“以练为演”等问题。例如:部分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擒敌术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只一味的强调学生动作造型美观的问题,而却忽略了擒敌术教学的实战性,以至于因为训练目的不够科学明确,严重影响了制约了学生擒敌术实战应用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因此,教学训练目的不够明确是现阶段影响我国擒敌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教学训练的方法不够合理灵活
教学训练的方法不够科学也是目前影响擒敌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公安警察院校在组织开展擒敌术教学训练活动时,普遍存在训练方法单一滞后,不科学、不灵活等问题。例如:部分任课教师在直拳的教学训练中,始终延续先讲解示范让学生体会练习,然后再分解动作练习、最后再进行连贯动作练习的固定步骤,不但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安排,也很少去积极的关注或者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至于教学训练的效率始终不高,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训练成效。
(三)教学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透彻
现阶段,我国部分公安警察院校在开展擒拿术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部分任课教师在开展擒拿术教学训练活动时,只是一味的强调某个动作应该怎样做,而却没有去深入的讲解这个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把握动作的要领,也无法真正的领悟所学习的内容,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任课教师的演示去模仿,并因此影响了擒拿术教学训练的有效性。例如:在开展勾拳的教学训练活动时,由于教学内容的讲解不到位,学生无法真正的领悟和掌握勾拳的发力、线路等动作要领,就很容易出现“捞臂”和“搂臂”等问题,使得教学训练的有效性受到消极负面的影响。
二、提高擒敌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现阶段影响我国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常见因素,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提高擒拿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针对擒拿术教学训练中教学训练目的不够科学明确的问题,在开展擒拿术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始终遵循“实战为上”的教学训练理念,重视学生实战意识和实战应用能力的培养,切忌出现脱离了擒拿术教学训练要始终贴近实战宗旨的情况。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术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最终是为实战服务的,其最为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在实战中的实战对抗能力,因此,在开展擒拿术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明确教学训练的目的,树立“实战为上”的教学训练理念。
其次,针对擒拿术教学训练中训练方法不够合理灵活的问题,要提高教学训练的有效性,在组织开展擒拿术教学训练活动时,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引入新的教学训练方法,例如,可以将在健美操运动训练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OSF”法则(One-Set-to-Failure),引入擒拿术教学训练之中,通过“一组到力竭”的训练模式来开展教学训练活动,以训练效益为先导,促进教学训练有效性的提升。另一方面,则要注意根据教学训练的实际,积极、主动的去创新和探索新的教学训练方法。例如:可以采用评比与竞赛相结合的方法来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活动;也可以利用条件反射作用来指导擒拿术教学训练,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本校的教学训练资源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击打条件训练活动、视觉条件训练活动、听觉条件训练活动以及意念条件训练活动等等,以此来丰富擒拿术教学训练的方法体系,促进擒拿术教学训练有效性的提升。
最后,针对擒拿术教学训练中教学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要提高擒拿术教学训练的有效性,任课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透彻理解,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教学训练活动的关键,并注意在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活动时,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仔细揣摩相关的动作要领,在确保自己彻底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细致的讲解动作的结构原理、动作要领和来龙去脉,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训练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科龙.擒敌术攻击技法训练存在问题及对策[J].军事体育学报.2014.04.
[2] 刘智红,谢朝晖.提升擒敌术训练骨干综合能力素质探讨[J].中国边防警察.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