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绘图仪器、工具,掌握基本的绘图方法和技能,掌握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汽车机械识图课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进行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也有了不少的探索,本文从教学岗位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对课程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包括《汽车机械识图》课程的整体设计目标、单元设计的思路以及在课程项目化改革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汽车机械识图 项目化 课程改革
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前期的改革方向普遍集中在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项目转化,围绕项目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一般都是为了知识点展开教学任务,但随着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发现这种围绕知识点的项目缺少了活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时间一长就会缺少学习的动力,而且完全由知识点构成的教材、资料也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现状,这样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对汽车机械识图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下是本人参加高职汽车机械识图课程项目化改革的一些探索和心得体会。
1《汽车机械识图》整体教学设计
1.1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使学生在读图和画图的实践中逐步熟悉和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其他有关规定并具有查阅相关标准及手册的能力。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可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必备的基础。
1.2 能力目标
(1)能根据零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纸、线型等,能正确、熟练的使用铅笔、三角板、圆规等常用的绘图工具;
(2)能正确运用正投影的方法识读并绘制简单立体的三视图;
(3)能正确识读并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能正确、合理的标注尺寸。
1.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能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能够配合其他成员完成项目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描述任务内容及要求,能描述制定好的工作计划,能与各小组交流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经验;
(4)培养良好的查阅、整理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在任务实施之前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在任务完成之后能对所进行的工作任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存档。
2《汽车机械识图》单元设计
单元设计是以一次课能完成的任务为载体进行设计,每个单元都有能够检验的结果。并且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注重团队合作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为后续的繼续教育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的载体为机械类专业岗位相关的工作图以及汽车相关的典型零部件,在单元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汽车机械识图》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不仅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应有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而且更加生动形象地利用各种情境的设计让学生融入专业岗位,尽快地熟悉专业领域,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以致用,在逐步深化的训练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3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考核是重点考核学生完成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实现课程目标的状况和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表现,强化实际操作和学习过程考核。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积极参加社会、行业或企业相关的职业活动,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平日表现占20%;课程项目考核占30%,期末零件测绘考评占20%,期末考试占30%。
4项目化课程改革试点的经验小结
4.1教学建议
(1)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的目的。各个项目尽量以实习实训场所、绘图实验室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做一体。
(2)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思维品质,知识越概括就越根本,因而就越有共性,覆盖面就越宽。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可以少讲或者不讲知识,但要指导学生做任务,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使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学会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反向思维、相似思维、分合思维、多维思维。
(3)教学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与社会、企业的产品相结合,如提出学生自己设计开发制作教具等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在实际岗位中完成分工与合作,学习效果较好。
4.2教材编写
由于现有的教材普遍是以知识点的学习为主要目标,而在现阶段的教学形式下,知识点适合以微课的形式作为课堂补充和学生的课后复习巩固,在项目化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动手完成一个个单元的任务,在做任务的过程中需要的专业指导以及任务的进程需要有相配套的教材,经过一个学期的试点和总结修改,《汽车机械识图》的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在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努力做到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更主动、更有兴趣地学习汽车机械识图课程。信息化社会知识永远是基础,把课程项目化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效果较好。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的影响等事项还需要在后面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检验。
参考文献:
[1] 钱可强.《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海林,蔡兴旺.《汽车构造与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 赵生虎,李学光.《汽车零部件识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施爱娟(1982—),女,汉族,江苏启东人,硕士,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加工、汽车机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