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

2016-10-21 13:13赵帮平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9期

赵帮平

【摘 要】项目后评价是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产能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是对已完成的产能建设项目的目的、实施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通过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否达到,找出成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未来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提出建议。文章结合X气田产能建设的实际情况,开展经济效益后评价,总结项目经验与教训,为同类油气田产能建设决策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气田开发 产能建设 后评价

投资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对照项目立项决策和设计的技术经济要求,检查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项目实施过程的经验和教训,评价项目的效果、效益、作用和影响,为指导拟建项目、调整在建项目、完善已建项目提出建议。[1-2]

X气田位于苏里格气田西北部,2008年初編制完成初步开发方案,设计年产能力10亿方/年。截止2012年底,项目已实际运行近5年,累计产气40.36亿方。为了便于客观的反映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效果,依据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原理方法[3-5],具体分析该区块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问题。

1 项目投资和执行情况评价

1.1 投资执行情况

开发5年来,X气田实际完成投资224042.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033.28万元(钻采投资153576.43万元,地面投资36456.85万元),维持运营投资34009.4万元(钻采投资30865.31万元,地面投资3144.09万元)。区块内共完钻计划内320口,其中新建井296口,长庆遗留老井8口,2007年完钻评价井16口。建成投产集气站4座。

1.2 产能完成情况

可行性研究方案2008年~2012年设计井数380口,进尺134.1万米,平均单井日产气1.0万方,建成年天然气生产能力10亿方;实际完钻井数296口,进尺105.94万米,平均单井日产气1.41万方,建成年天然气生产能力10亿方。实施方案达到设计要求。

1.3 投资控制的经验和教训

(1)创新采用直井+丛式井工艺技术,实现气田高效经济开发。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便于管理、减少投资,X气田将丛式井作为区块开发的主要井型。丛式井开发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了投资的有效控制,顺利实现了项目部的投资控制目标。

(2)优化产能建设工艺,规模建产,减少土地占用面积,集中高效开发。X气田以丛式井开发为主,几口井共用一套地面井口工艺流程、共用一条集气管线、共用一条井场道路,相关工作量减少了至少1/3,极大地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简化了采气工艺流程,缩短了管线及道路的实施工作量,有效减少了投资。

2 可研设计与实施方案经济效益评价

2.1 可行性研究效益评价

根据项目可研方案,X气田项目在预测的24年生产期内,计划实施开发井786口,建设集气站6座,项目总投资59.45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9.83亿元, 维持运营投资39.3亿元, 流动资金3268.4万元。

经济评价结果,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10.07%,财务净现值676.6万元(基准收益率取10%),税后投资回收期8.98年,项目在财务上满足行业要求。

2.2 实施方案效益评价

X气田投入开发5年来,实际实施开发井296口,建设集气站4座,实际完成投资22.40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9.00亿元(钻采投资15.35亿元,地面投资3.65亿元),维持运营投资3.40亿元(钻采投资3.09亿元,地面投资3144.09万元)。

经济评价结果: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12.75%,财务净现值3240万元(基准收益率取12%),税后投资回收期8.26年,项目在财务上满足行业要求。

2.3 评价结论

X气田经过5年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在少实施84口开发井的情况下,实现了建成年产天然气10亿方生产能力的计划目标。在投资效益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施方案财务净现值3240万元,内部收益率12.75%,投资回收期8.26年,高于行业和股份公司的规定标准。

3 总结与认识

(1)X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实施后,预计在评价期内项目总投资538139.0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033.28万元,维持稳产期投资339621.8万元,流动资金8484万元,与可研相比,项目投资减少了9%。

(2)经测算,该项目实际实施后,与可研方案相比,内部收益率由10.07%提高到了12.75,投资回收期也由8.98年减少到了8.26年。项目经济效益指标较预测期目标有一定幅度提高,经济效益较好,说明该项目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3)X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由于可研方案前期研究时间短、资料欠缺,与实际地质情况存在一定出入,对方案的实际实施带来了一定影响。但项目管理部门根据区块实际地质情况,及时对原方案作出调整,增加丛式井部署比例,有效减少了钻采投资和地面投资额度,为区块后续经营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丛式井开发在X气田的成功应用也为集团公司今后同类油气田的开发提供的有益的借鉴。

(4)目前多数油气田企业面临投资不足、产能建设规模萎缩的局面,加强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实现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投资前期可行性研究和后评价相结合的经济评价制度,对未来产能建设项目决策,提高投资效益,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伟新,张三力.投资项目后评价[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开发项目后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计字[2005] 447号),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细则(试行)[S].

[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计字[2005] 226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2005-2006)[S].

[5] 谢艳艳,易维容.油田开发产能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29(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