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宇
【摘 要】六集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十分强烈,被称之为“镜头第一次集中对准了13亿人中最普通的、最基层的劳动人民”。《劳动铸就中国梦》是一部利用“小人物”来进行叙述和理论的电视政论片。这种突出“小人物”的手法在中国电视政论片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这部以“劳动”为主题的政论片用小人物来表现,在政论片整体风格和政治语态固定的大背景下,它创新性地提出从“小人物”角度去阐释大理论,或许可以给电视政论片带来一种新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劳动;小人物;电视政论片
“小人物”一词起源于西方文学。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思潮以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作家们逐渐把生活在社会底层、困苦贫穷的“小人物”当成重要的写作对象。本文所提及的电视政论片中的“小人物”,即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他不是文学作品中的悲惨代表,但他也不像领导人那样权威高大,没有知名人士的光鲜地位,也不像典型人物那样可歌可泣。在生活中,“小人物”是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他不是一群,而是一个。他或许是一名清洁工,一个农民,一位快递员,或者是一位上班族。从历年来我国电视政论片的优秀代表作来看,“小人物”的形象很少出现在电视政论片中。
2015年4月30日,六集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以下简称《劳动》)陆续在央视财经、央视综合、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十分强烈,有网友称之为“镜头第一次集中对准了13亿人中最普通的、最基层的劳动人民”。根据《光明日报》报道,该片播出的几天,财经频道一家的收视率即为0.94%、1.14%、1.07%、1.08%、1.04%和1.14%①。该政论片的播出,也使得央视财经频道收视率比往常同时段高出了15%。《劳动》最大特色是利用“小人物”进行故事化叙事。另一个突破是,片中出现很多生动可感的“小人物”形象,这在中国电视政论片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一、小人物的基本情况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劳动》一共出现了17个“小人物”。从人物类型来看,这里面有农民、小商品店主、高铁司机、科研人员、教师、工人、快递员、基层电工,涵盖面广泛。他们的身份都是普普通通的个人,没有特别身份。
结合表1可以看出,“小人物”的时长超过3分钟的有10个,其中最长的达到8分36秒。这样的时长足以生动、细腻、完整地表现出一个“小人物”形象。比如利用2分49秒来讲述贵州电工王炳益的故事,片中详细地纪录了他每次抄表要走过的路程,展现了他与村民和谐相处温馨的画面,以及穿插了他的采访同期声。第四集快递哥胡志伟,即使只有 1 分 29 秒的描述,但是他送快递的工作情况完整地呈现给了观众,解说词 “一两个月就穿坏一双新鞋”以及穿插的同期采访, “做这个行业有好几年了,有四五年了,去年的时候也在家里买了一套房子”,都很好地进行了表现。
通过统计片中 “小人物”的基本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劳动》是在展现社会各个行业的 “小人物”,并且努力做到全面完整地去讲述他们的故事。
二、“小人物”的特点
(一)平实普通 特点突出
在《劳动》中,17个“小人物”都是平实而普通的劳动者,但是自身又有独特的地方。比如第三集出现的核工业技术人员原公浦。他是当年几万名为原子弹研发而艰辛劳动的工作人员之一。只要提到原子弹,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相对于这些“两弹元勋”来说,原公浦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人员。但是这部纪录片的镜头对准了他,让他来讲述他与原子弹的故事。我们通过画面,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在荒漠戈壁,为了祖国的事业而默默无闻工作的事迹,这种触动更加强大。
第五集的码头工人虞纪春,他仅仅是初中文化毕业,在中化东方码头工作了20年。文化程度不高,职业也很平常,但他却是《码头操作学习手册》《储运三字经》《中化码头英语》三本实用手册编写者。这三本教材是所有新入职员工的必备学习材料。平平淡淡出奇迹,虞纪春在普通的岗位上创造了属于他的奇迹。
(二)故事细致生动感人
一部纪录片给人最深的触动是人物故事的鲜活与生动,故事带领观众进入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而唯有触及这些人生根本元素才可能引发心灵震荡②,在《劳动》中,小人物不仅仅带来了一个个的故事,这些小人物更是一个个生动可感、鲜活的形象。第四集讲述了驻扎在新疆阿勒泰戈壁上的风电郎。易俐明是其中的一个风电工人,他们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出去的时候是晴天,然后过一会儿就开始下大雪了,……就当家的一个变电所,一个变电站就在那儿,但是你就是摸不回去,外面零下35摄氏度。”这种同期声细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条件的艰苦。易俐明在讲述自己没有照顾逝去的母亲而落泪时,这个充满细节的场景被抓住了,十分感人。以易俐明为代表的风电郎故事,其情绪高潮就是他们坐在戈壁上,唱起了歌曲《风电郎》。他们在恶劣的环境工作,每天面临各种困难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苦。但是他们在坚持,他们苦中作乐。第五集讲述餐厅经理小冉的故事,片中将他勤劳吃苦、不懈努力最终在北京站住脚跟的整个过程讲述得十分清楚。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小冉在北京打拼的艰辛。画面还展现出了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温馨感。小冉父母亲的同期声———“母亲:高兴”“父亲:老了倒想上北京享受享受北京生活”的平实话语中,体现了故事的细致生动。
三、“小人物”的功能———让论述更有力
张胜友曾这样评价到:从某种程度上讲,《劳动铸就中国梦》堪称《百年潮·中国梦》的姐妹篇。《百年潮·中國梦》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国与世界,这样的纵横坐标系来认知中国梦,更多的是大江大海般的宏大叙事;而《劳动铸就中国梦》则更多地“沉下”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80后、90后等普通劳动者中,通过人物故事来展现不同时期的劳动力量,夹叙夹议,细腻入微又大气磅礴。③《劳动》片中充满了生动可感的“小人物”形象,但就是这种看似削弱了政论色彩的夹叙夹议方式,既达到了电视艺术的收视效果,也丝毫没有影响到理论的论述。小人物的形象更能够吸引观众,让论述更加有力。
(一)心理学的接近性与观众认同
新闻学中有接近性原则,即“新闻与读者在地理上或思想利益上的接近。”④在教育心理学之中,接近性理论被应用到教学之中,它包括内隐性接近和外显性接近两个层次的内容。⑤内隐性接近,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情感、价值观上有接近、相似的地方,能够产生共鸣;外显性接近,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时,采用言语符號系统、动觉符号系统等外显行为,以此达到接近、相似的地方。如果有了接近性,人与人之间就会有相似的认知与相互肯定,有共同的审美感受,才能产生共鸣。对于一部电视政论片来说,只有做到接近性,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同。
首先是身份地位接近性。这是外显性接近。《劳动》所选取的小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物。比如餐厅经理小冉、快递哥、风电郎,他们可能都没有面对过电视镜头,没有十分卓著的功绩,没有国家给予的荣誉。但就是这么一群我们身边也会遇到的人,走上了电视荧幕,走进了千家万户。这对于观众来说,是很有触动性的。
其次是声画的接近性。这是外显性接近。《劳动》在叙述小人物的故事时,通过言语符号、表情符号以及声音符号,来拉近观众的距离,让观众也有身临其境、身临其情的感触。言语符号即是小人物的同期声,比如嫦娥五号研究员于丹、郎燕两个人在实验室的争吵。
郎:没有影响现在跑得对的
于:跑得对什么它们软标志实现不了
郎:就加个软标志我觉得是可以的
于:不行
……(停顿)
郎:这么弄是不好,但是它结构上没有重复的地方。我里头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弄,都是有影响的。
这种现场对话的抓拍,显现出人物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很真实的表达。这种场景才能贴近观众的生活。又比如快递哥的同期声“一天下来能送个一百多票,一个月也能挣个六七千元钱,做这个行业有好几年了,有四五年了,去年的时候也在家里买了一套房子。”这里面都是口语化的表达,都是平常人说话的语气。劳动、挣钱、买房子,也是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目标。
最后是情感价值观接近性。这是内隐性的接近。这十七个小人物都有勤勉劳动的品质,都是通过踏实勤奋的劳动,获得了自己的财富,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收获了内心的幸福。对于一个有个千年农耕文化、崇尚勤劳致富的国家来说,劳动者的形象会在情感上和价值观上得到观众的认同。
(二)去典型化典型化
报道是我们新闻史上一个重要特征。甘惜分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普遍意义,是指代表事物的面要宽,影响要大,包含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借鉴意义,它是成为典型的基础;突出,主要是指同类事物中最先进的事物,以及少数最恶劣的事物。典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⑥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典型化报道经历了两个时期:1940—1950年的“政治典型”时期和1960—1970年的“媒体造神运动”。⑦这两个时期的新闻报道也常常被拿来反思。之后,人们开始对典型报道进行反思,以陈力丹为代表的学者连续发表文章《典型报道之我见》(1987年)、《要淡化典型报道的观念》(1987年)、《再谈淡化典型报道的观念》(1988年),试图唱衰典型报道,回归报道的新闻性。典型化报道之所以被人诟病,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宣教性太强烈。另外,“典型”的形象往往被树立得十分高大,后人无法逾越,这容易与普通人产生距离感。在当下,典型化报道正走向式微,社会呈现多元化,新媒体应用广泛,信息量庞大,人们愿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也正是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实际表现。
电视政论片《劳动》,讲述了养殖户季丽娟、种粮大户上官占付、义乌商人何海美、高铁司机李东晓、农民厨师全昱民、拉萨教师王伟涛、驻守安哥拉的工人李慧星、龙山修路村支书胡太平等17个小人物的故事。他们虽然没有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典型人物的高大形象,他们虽然不是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代表,但是他们是可亲可感、真实普通的人。《劳动》这样的选择,目的是为了体现出普通民众身上的劳动精神,让“小人物”论述劳动铸就中国梦的大理论,冲淡政论片的宣教色彩,让“小人物”展现出更多的电视艺术。
总之,《劳动铸就中国梦》是一部利用“小人物”来进行叙述和理论的电视政论片。这种突出“小人物”的手法在中国电视政论片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以“劳动”为主题的政论片或许适合用小人物来表现出来。但是,在政论片整体风格和政治语态固定的大背景下,它能够从“小人物”角度去阐释大理论,的确是一种创新。《劳动铸就中国梦》的成功,或许可以给电视政论片带来一种新的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牛梦笛:《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反响热烈》,《光明日报》,2015年5月12日。
[2]张同道:《纪录片的故事性》,《中国电视》,2000年第7期。
[3]人民日报:《〈劳动铸就中国梦〉研讨会发言摘编》,2015年5月25日。
[4]余家宏、宁树藩、徐培汀、谭启泰编写:《新闻学简明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
[5]李永华:《“接近性”理论与教学规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9期。
[6]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7]麦尚文、贾奎林:《典型人物报道策略的嬗变》,《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