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机械原理课程而言,在其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改变现状,探索出新的、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關键词】机械原理;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作为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围绕课程的内在特点,来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工作。其讲授的课程内容与授课过程应体现本课程的特点。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多种教学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它要求教师以讲解知识为主,学生以听课为主,这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存在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学的程度如何考虑不够;其次,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对象,存在着注意力不够、玩手机和睡觉等不良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听课效果;其他问题,如课程内容趣味性不够,教师讲课沉闷,不活跃等等。
二、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状况
机械原理课程的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方法,即是以“教材、教师、课堂”为核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因其单一、传统、简单的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就限制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就降低了课程的授课效果,以至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改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一,要做好观念的转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包括对问题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每次课都要有一定的机动时间留给学生,便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二,教师在课前要对所讲内容进行认真思考,详细设计出每次课的讲课过程。三,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使整个授课过程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索
机械原理课程应该分成两部分,一是关于机构的结构与运动学;二是机构和机器的动力学问题。
首先,关于机构的结构与运动学。这一部分内容来讲,主要是机构的结构问题,以及机构的运动学问题,机构的结构部分主要属于作图能力的培养,这方面应以制图能力为基础。机构的运动学问题与理论力学关系紧密,主要是矢量方程与矢量多边形问题的处理能力。
其次,是关于机构和机器的动力学问题,而其中关于机构的章节尤为重要,因而更要重视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可将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穿插起来使用,把本课程各种机构涉及到的实例、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教学手段综合起来,结合课程内容的情况,进行有机的融合与渗透。当我们在讲到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这几章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善于思考问题的能力、好动好奇心理和一定空间想象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通过实例、动画、实物模型和图片,把机构的“动”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讲授连杆机构时,可以用四杆运动链做教具,也可以举缝纫机、公交车们启闭机构、雷达天线机构、摇头电风扇、飞机起落架等实例,来讲授连杆机构的有关内容,将教具与实例结合的效果就是,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看清机构具体是如何运动的,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他们了解这种机构的应用,加深其对机构工作特点的理解。
结 语
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但其实施过程,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由于机械原理课程,既有属于传统学科的内容,具有传统学科的特点;又包含有像机器人设备、数码设备这种领先机械行业的、属于科技水平很高的机器,说明其具有先进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汲取先进学科知识,并将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是我们毕生为之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毛崇智(1963-),男,汉族,山东莱州,副教授,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
参考文献:
[1]郑文纬,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