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琴 宋丽丽 张昊
【摘 要】地方高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基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以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为基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以课程体系重构为切入点、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增长点,以“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具有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伴随高等教育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同质化倾向日显严重,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建设。
一、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学科专业布局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地方高校要认真研究分析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梳理、论证和总结已有学科专业现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与地方产业链有效对接的新兴应用学科专业,形成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一是依托基础类优势专业稳定学校规模,确保基本办学质量。二是改造旧专业,拓展应用型专业。三是彰显特色专业,打造专业品牌。
(二)规划学科专业长远布局
地方高校应结合地方(区域)行业、产业需求,建立中长期“学科专业设置及调整数据库”。实施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构建学校长远发展的专业格局,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搭建与行业、企业、产业相融合的合作办学平台
(一)建立科学可行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地方高校应与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文化深度融合,制定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加大校企合作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
一是对现有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改造,实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转型升级。二是在校内建设教学、学习、科研、研发“四位一体”的实践基地。三是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就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实践基地。四是面向地方(区域)重点行业或战略性新兴行业,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三)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对地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引领作用,对地方产业发展形成智力支撑,以科研服务求支持、以智力贡献求发展,积极培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共生的土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基地。
三、重构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地方高校应充分对地方(区域)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积极吸收社会、企业人士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修订方案工作,使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有机融合。
(二)重构课程体系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增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打通原有课程界限,按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课程模块化改革。与行业、企业共同设置并整合相关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践课,建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资源库,设置行业、企业培训课程。
(三)强化实践教学
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切入点,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增点,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体系。实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实训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四、完善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创新实践、指导帮扶融为一体的文化引领、创新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特色课程体系,开发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增长点。
(二)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搭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立“招生+教学+就业”联动机制,不断改善生源结构,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教学工作始终,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五、打造培養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多元化“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一是有计划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中挂职锻炼,合作研发技术产品,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二是构建公平的科研平台,使教师在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中提升创新能力。三为教师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资质证书提供必要的支持。四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聘请行业、企业教师兼课或担任学科带头人。
(二)创新师资管理制度
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和考核办法,通过教学评估、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实践教学。要加大科研力度,以科研促进教学。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把学校建设成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智库。
参考文献:
[1]许青云.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
[2]张清林.高校转型发展要坚持“三个着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