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控农村高中数学课堂

2016-10-21 16:43张敬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思维同学

张敬华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题材,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比较深奥,每堂数学课都对学生具有新鲜感,如能在引入新课时,提出具有诱惑力的问题,尽量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应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引入新课一般有开门见山的直导式,有观察规律的发现式,有实验操作的演算式,有具诱惑力的问答式等,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直接提出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在讲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时,我首先提出以下问题:在政治考试中,有一题多项选择题,假设你根本看不懂题目的意思,现在你想猜一个答案,请问你猜对的概率有多大(正确的结果是十五分之一)?比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大胆猜想还小得多;《复数》第一课时时,问同学们: 有没有解?近而,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课堂学风和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

二、从抓课堂纪律入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目前农村高中学生生源素质差、基础薄弱,很多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还有的干脆不听,或伏在桌子睡觉,或玩手机,或看课外书等,因此课堂纪律对于农村高中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要树立良好教风,用良好教风带动课堂纪律的养成。教学无小事,处处关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去带动学生;用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行动感染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技巧吸引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作为教师要敢字当头,敢于对学生大胆管理,而不要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和私心杂念。普通高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思进取,学习缺乏动力,不专心听讲,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用手机发短信,谈恋爱等等现象。对这样的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不能姑息,不能对不听课“开小差”的学生置之不理,采取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放弃的态度。否则将使其他学生产生从众心理,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风建设。作为教师只要公正,敢管敢抓,大多数学生就会佩服你。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改善课堂纪律,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直接动机即兴趣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好,课堂教学秩序也会很好;教师的教学效果差,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就越大。教学效果不好,学生怨声载道,又怎么能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主动配合呢?在课堂上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如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时不时的到学生中间巡视,这样可以随时给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于与有效的提醒,课下要及时与之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情再次发生。由于近几年的扩招,学生的质量下降,一些在中学学习成绩一般,平时纪律不好,经常遭到老师训斥的学生,进入了高中,他们对老师有一种敌视,不愿意与老师交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各方面要多与之交流。

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在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时,不能只想到自己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课堂纪律。

三、增强数学教学机智,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 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

启发联想,是常用的数学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对一些问题可启发同学仔细观察其特征,联想所学过的知识,类比以前掌握的解题方法去估计、推想、探求,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从而迅速合理地解决它。有时还可通过多解,开阔同学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发散性。例如,在证明面面垂直时,引导学生回顾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使学生知道需要一个线面垂直,进而向学生提问:如何证明线面垂直?帮助学生重新熟悉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然后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找出两个线线垂直。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定理内容的记忆是他们的难点,因此在课堂上经常性的提起,能够帮助学生記忆。巧妙例题分析,注重逆向变通,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与变通性,是数学教学机智极为出色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恰当地使用简明生动、击中要害的反例,或抓住同学解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而给予简练、深刻的评析,这将会大大增强同学的理解能力与解题能力,使学生茅塞顿开产生质的飞跃。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思维同学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