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苹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认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 创设各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 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 , 这是上好课的第—步。
1. 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探究, 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协助者。例如 我在执教《翠鸟》一课时,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 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 学生很快找出 “难以逃脱” 、 “锐利” 、 “像箭一样飞过去” 、 “叼起” 等词句, 但不一定能找出 “只有苇杆还在摇晃, 水波还在荡漾” 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 我就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看到翠鸟活了、 飞了, 动作是那么敏捷。我再顺势提问: “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 翠鸟到哪里去了?” 学生们顿时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 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 生动、 精炼。
2.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 做学生信赖、 喜欢的老师,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 我一直就坚持上课时,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去启发学生; 学生回答问题, 我也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学生回答错了,我没有讽刺,因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更没有不理不睬, 而是用耐心去引导这些学生, 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 再予以肯定。这样, 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3.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 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 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 也是最可亲近, 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教师要积极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参与学习。老师可以通过夸张的表演、丰富的手势、幽默的语言、可爱的肢体语言等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使一个随意的安排, 成为一个亮点!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刺激的信号,老师如果把握好了“度”的问题,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4.運用多媒体, 调动兴趣。卢梭说: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 电教手段具有形、 色、 光、 画的独特效果, 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 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
二、 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本,只有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充分活动,学生才能主动探究、充分发展。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对学习有用性的不同理解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性,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 班上一名学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 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我突然来到她身边, 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 她惶恐不安, 如临大敌。然而我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 却对学生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句子是这样的: “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 我看了以后, 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 夸赞道: “非常好, 很有想像力, 多有灵性啊!” 随后又问道: “为什么不说 ‘倾听春天的脚步 呢?” 那名学生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 心头一暖, 胆大了起来, 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 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 我没有说话, 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 走上讲台, 把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老师的欣赏和鼓励带给那名学生无穷无尽的动力, 在以后的日子里, 她学习热情特别高涨, 特别用功, 成绩突飞猛进。
由此说明: 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 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三、 在质疑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 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依赖性一般都比较强。他们习惯了老师的细致讲解,答案清晰明确,唯师是从。以教参为本。回答问题时,他们不主动思考,而是照着答案说。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细心品味。我们要提倡学生不唯师、不唯书,广泛探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是动态发展的人,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会产生问题,基础越差的学生问题往往越多。教师要真正与学生做朋友式的交流,在课堂上巧妙设置矛盾焦点,让学生敢于质疑同学、老师的观点。
四、“以联化难”突破难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学
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学习。有些知识需要联系生活进行学习,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生活问题,才能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对于难度大、知识含量多的问题,就需要师生共同交流、探讨、研究,从而开拓教学的新境界。一个富有创意的问题,一个独到的观点会给课堂增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指导需要老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颗善从细微入手的真心和足够的耐心,在实践中,还要善于运用积极启发、引导,以点带面(个别人的闪光点来激励其他大部分人的信心),有时为达目的还要降低难度等等的策略。
总之, 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改进传统的“单一性接受式学习”为“趣味有意义接受式学习”,变“单纯的传授”为“创设情境”式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积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充满永久的学习热情,以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