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2016-10-21 16:45闫丽丽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商品化

【摘要】戏曲艺术是保定的一个特色文化标志,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保定戏曲陷入了生存与发展危机,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保定戏曲剧团多次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戏曲艺术本体和剧团目前面临着许多困境,亟待有效地保护与传承。为此提出了占领农村市场、走商品化发展道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完善保护传承机制等措施,以期对保定戏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保定戏曲;农村市场;商品化; 现代传媒;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 J614 【文献标识码】A

保定的戏曲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生存赓续后,流传下来的剧种约有16种。其中不乏像老调、清苑哈哈腔、定州秧歌戏等优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保定特有的戏曲艺术,汲取了民间丰富的传统文化养料,体现出了深厚的古典力量,蕴含了本地区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特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娱乐的多元化,传统戏曲无可奈何地成为一种边缘化的、弱势艺术形态。在这种艺术环境下,经费的不足、人才的缺失和创新机能的停滞等问题突显。保定的戏曲艺术今后将如何面对优胜劣汰的艺术竞争环境,如何在梨园稳固地占有一席之地,不能不令我们深刻地思考。为了保定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提出如下发展策略:

一、以农村演出市场为基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观众占全国人数比例最大,农民喜欢看戏,尤其爱看自己的家乡戏。在保定地区庙会众多,人民群众性格开朗,喜欢热闹。各戏曲剧种大都是地方特色戏,大多在农村生根发芽,是一种民间的俗文化。 是在当地劳动群众中孕育的艺术之果,因此即使是城市观众已不再青睐于它,农村也有观众在等着它。

中国剧协副主席郭汉成曾说:“中国戏曲发展历来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不脱离人民,戏曲就能生存、发展,就不会消亡。” 所以,保定戏曲要发展,不要把眼光盯在繁荣的城市上,毕竟农村才是戏曲的老家。走农村化的发展道路,对剧团的务实定位,可以为改变保定戏曲剧团目前的演出困境打开一种可资借鉴与参考的新思路。

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为保定戏曲走向农村市场提供了丰厚的生存土壤。它的根基在农村,生命在农村。保定戏曲应该把根深深地扎在丰富的民间土壤之中,使它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我们不是说回归农村就再也回不到城市,我们可以让保定戏曲到农村吸收新的营养,充实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健壮,更富有生命力。也许,过不了多久,城市会再次垂爱于它。

二、走商品化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由于市场经济和传播媒体的高度发展,传统戏曲已经慢慢作为一种音乐商品而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保定各戏曲剧团的演出基本上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有偿服务形式,是一种用货币交换行为来实现其音乐的传播。实际上它已不单单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音乐商品,因此它必须走商品化的发展道路。作为戏曲主要载体的国营剧团要改变依靠政府支持和供养的制度,改革体制上不合理的地方,勇敢面对文化市场的竞争。要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计划表演”走向“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市场表演”。在市场中运作,朝着商品化方向推进,,。

与当地的旅游业相结合是保定戏曲走上商品化道路的一条捷径。现在的旅游发展方向,要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基础,突出地域文化这一特色。所谓地域文化旅游,就是要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和底蕴,突出文化特色和韵味,增强景区文化的厚重感,让旅游者感受其他地方无法感受到的文化氛围,接受特有文化的熏陶,获得美好的文化享受。那么地方戏曲无疑是保定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加上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背景厚重,拥有古莲池、狼牙山、白洋淀、清西陵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在这种文化氛围及旅游热点的基础上,把保定当地的戏曲艺术和周边的著名风景区进行联合,通过景区的平台扩大保定戏曲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实现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例如清苑哈哈腔就可以与当地旅游部门联手,依靠清苑当地著名的冉庄地道战景区,设立固定的演出地点,拓展演出市场,开发具有哈哈腔艺术文化特点的旅游纪念品,增加旅游产品的启迪性;定州秧歌戏可以在定州开元寺塔景区等地建造地方戏曲博物馆,定点定时推出地方戏曲精品舞台演出,进行大力表演和宣传。保定旅游为戏曲带来演出机会的同时,戏曲也为旅游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双方互助互利,达到双赢的结果。

三、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

艺术的传播与接受根本上就离不开具体的载体与媒体,并且,这种载体或媒体也就成为艺术价值实现的必要的中介。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仅靠保定戏曲的自然传播,是远远不够的。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来重新营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无疑会为扩大保定戏曲艺术的发展范围、提高戏曲文化的知名度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电视媒体的兴起只有五十多年,即使这样,电视艺术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中国的文化艺术市场,舞台艺术几乎被屏幕艺术淹没了。忽视与挑战同在,机会与困境共存。电视技术的出现,在抢夺了戏曲观众的同时,也给戏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将电视与戏曲结合的电视戏曲、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既丰富了荧屏,也为传播传统戏曲艺术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尤其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家家有电视,因此,电视与戏曲的嫁接,不但使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看到想看的戏曲,而且为戏曲提供了重新接近观众的最有效的媒介。著名的保定戏曲中,老调的著名剧目《潘杨颂》和《忠烈千秋》,正是由于和電视艺术的结合,被拍成了戏曲电影,搬上了银屏,才扩大了知名度,使保定老调这种地方戏曲剧种走出了保定,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保定戏曲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电视戏曲、电影戏曲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为保定戏曲的保护传承插上一双高飞的翅膀。

20世纪90年代以后,音乐的技术传播又出现了一个更新的领域——Internet(因特网、国际互联网)。利用网络传媒为保定戏曲传播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网络传播强大的兼容性,使得戏曲的传播更为即时、便捷、广泛。网络传播带来了一种新的戏曲观演方式,造就出戏曲的一种全新的传播视野。风格独特的保定戏曲所具有的视觉美、唱腔美和表演美等文化艺术特点完全可以通过五花八门的现代网络技术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例如,制作一些短小精美的演出图片、快闪戏曲片段、经典戏曲唱腔选段等,以网络为载体和中介进行传播。网络传媒为保定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宣传的力度,扩大影响了范围,让越来越多的观众了解并喜欢上保定戏曲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

四、建立完善的保护传承机制

改善保定戏曲的保护传承机制是发展保定戏曲的主要内容。一方面,人才战略一直是各行各业竞争的首要方向,培养戏曲的高素质人才对保护保定戏曲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来循序渐进地渗透和学习,首先让当地戏曲进课堂,让家乡人了解家乡戏,家乡人热爱家乡戏。并通过学校开展戏曲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戏曲的表演和传播过程中来。并呼吁教育部门将保定戏曲各剧种的经典唱段和理论知识编入音乐教材。其次是加强对戏曲工作者的保护。在这里,政府行为显得非常重要,即由政府部门带领,选择有保存价值的戏曲艺术以及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进行重点保护,每年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另一方面,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非遗”的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对于保定戏曲来说,抢救性保护就是需要将原有的传统戏进行深度的挖掘、整理、重排、记录。在跟随保定一些剧团演出的过程中发现,如今常上演的剧目也不过几十出而己。还有大量即将失传的剧目需要抢救保护。所以要在保定戏曲的生存语境内对其进行“地毯式”的现状调查,加大对各戏曲剧种挖掘整理、调查研究的力度。这样可以明确保护领域,并拓展其保护范围。逐步建立完善的戏曲“数据库”。生产性保护是指在此调查的基础上,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存各戏曲剧种的精髓,不断注入新理念。在考虑到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和消费心理的前提下,继承传统,开发新编戏,在剧目、表演、创作等方面不断创新。另外,各级政府部门应明确意识,积极鼓励并允许民间资本、民间企业参与到戏曲非物质文化遗的传承、保护、弘扬等工作中,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当然,也应容许其获得一定的、合理的经济回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政府职能部门“鞭长莫及”所遗留的空间。

五、结论

保定戏曲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一要保护传承,二要开发利用。保护传承就是要促进其开发利用,开发利用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二者相辅相成,不可缺一。目前,保定政府已加强了对当地戏曲的保护,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活动。但许多戏曲艺术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如不制定对策及时解决,优秀的戏曲文化有可能销声匿迹。通过以上发展策略的提出,希望可以为弘扬优秀戏曲文化,传承燕赵文明,进而为提升保定软实力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干浩.当代戏曲发展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周大明,李金泉.河北戲剧[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

[3]赵倩.乡村礼俗与官方语境—内乡县宛梆剧团的生存空间及其恩主[J].中国音乐学,2007,3.

[4]李首明.论方言与地方性音乐的互动关系[J].中国音乐学,2007,4.

作者简介:闫丽丽(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商品化
浅析简·爱和于连人生变化轨迹
白族医药传承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对农业技术市场推广的服务研究
新媒体技术支撑下信息市场的个体户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云南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保护传承方法研究
关于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项目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