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6-10-21 16:09巴合依拉·库夏衣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防治

巴合依拉·库夏衣

摘要:打瓜是布尔津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15年种植面积达4万亩以上,由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耕作制度不合理,轮作年限短等因素,使我县打瓜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率普遍较高,其中发病地块轻者可减产20%~30%,严重时高达80%以上,特别是多雨年份发生更加严重。为减少农民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探索归纳出了打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病症、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打瓜;细菌性果斑病;发生;防治

1 症状

病原为微单胞菌,苗期和成株均可发病。瓜苗染病沿中脉出现不规则褐色病斑。种子带菌的瓜苗在发病后7d~20d即死亡。瓜果染病,初在果实上部表面灰绿色呈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不规则水浸状斑,果实腐烂。

2 侵染循环

病菌可附着在打瓜种子表面,也可能侵入种子内部组织,带菌的种子成为本病主要的初次感染源。病菌于低温下在种子上可存活相当长的时间。种子发芽后病菌可以感染幼苗的子叶和真叶,子叶背面即呈现黑色水渍状病斑,病斑很快坏死。幼苗感病后借雨水或喷灌而传播感染,病菌可由果实上的伤口或气孔感染果实。幼果受感染后病斑不明显,但到果实成熟前病斑迅速扩大。病菌也可直接感染中、后期果实,在28℃~32℃的适温条件下,3d~5d就可以形成明显的斑块。病斑有时龟裂,并分泌出淡褐色的脓,成为该病的二次感染源。病果如果继续留在田间,最终腐烂而释放出带菌种子。带病菌的种子散落田间后,长出的瓜株、残留在田间的染病瓜皮,以及田间可能带菌的葫芦科杂草,都是感染下茬打瓜的重要菌源。

3 农业防治

3.1加强检疫,不用病区种子,减少病原。

3.2选用抗病品种:适合本地种植优良打瓜品种有新籽瓜一号,蘭州大片等。

3.3合理轮作:打瓜连种发病重,实行3年以上轮作,

3.4 合理密植:播种密度4100~4400株/667。

3.5合理施肥和浇水:要根据打瓜生产情况,根据天气、土壤来决定浇水时间,浇水不要过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增施有机肥,鳞甲肥,少施氮肥,实行平衡施肥。

3.6清除田间杂草及病苗残体,并将病苗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4 种子消毒

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浸种,搅拌均匀后摊开阴干后播种,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min后,用清水冲净浸泡6h-8h,再催芽播种,或用50℃温烫浸种20min,种子拌均匀后阴干播种。

5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4000-6000倍液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隔7-10防治1次,连续防止1-3次。

参考文献:

[1] 李俊阁,王惠林,张亮,郑健.种子接种果斑病菌对不同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5(12)

[2] 贾宋楠.粘籽西瓜与籽用西瓜种质遗传性状及抗病性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