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静雨
摘 要:本文根据套期保值的相关理论,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文献,发现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的分析更加强化了不管是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还是汇率风险都可以通过衍生产品的套期保值效应来规避和实现。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性的支撑。
关键词:套期保值;商业银行;衍生品;风险管理
一、引言
金融衍生品交易为银行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也扩展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银行通过衍生品交易获取收益的同时,也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作用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分散和转移风险的作用,探讨衍生品交易在银行风险管理中所起的效果。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一项与基础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相挂钩的复杂交易,它常常伴随着多笔基础资产的买卖,融合各种基础资产以实现交易,通过独特的市场机制作用,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与基础资产相比,金融衍生品交易更复杂、具有更高的杠杆性、涉及的交易金额更大,风险更高,这些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挑战。
我国大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金融衍生品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起着积极作用,不管是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还是汇率风险都可以通过衍生产品的套期保值效应来规避和实现。至于其他的银行风险,由于与衍生品并非直接相关,其效应也没有被国外的研究学者和国外银行的实践所证实,所以相对说来比较缺乏说服力。相比之下,利率衍生品和汇率衍生品的规避风险作用有目共睹。
二、金融衍生品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商业银行理论研究,商业银行的风险错综复杂,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带来的风险外,还有金融创新产品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品作为商业银行的表外市场交易品种,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利率衍生工具能够改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敞口并使我们对敞口进行套期保值,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的市场利息收入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例如,以利率互换协议为例,预期未来市场发生较大的利率波动可能使银行面临的风险较大,此时通过互换,将银行的浮动利率敞口变为固定利率敞口,就可以将不利的情形变为有利的情形。利率衍生工具可以改变敞口结构或敞口方向,使未来的利率波动对银行有益,从而改变商业银行的风险收益结构。
其次,外汇衍生工具能够改变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敞口结构或方向,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普遍实现了跨地区经营,并且开始了境外机构的设立及境外业务的运营,一方面增加了收入的来源,另一方面也给银行带来了多样化的货币组合,其计量货币不再是单一的人民币。为了使得所持有的货币组合能够不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商业银行采用精确的测量,计算出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敞口,再利用外汇期货、期权和互换等来改变敞口方向或结构,使得货币组合的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最后,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其本身就可以成为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一部分,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当前的经营情况,所面临的风险敞口,预期违约率等,来确定一个合理的资产组合,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投放、债券资产的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等理性投资,此时的金融衍生品可以纳入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当中,作为商业银行合理配置资产的一种方式,而最优资产组合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实现风险一定情况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收益一定情况下的风险最小化。可见,无论是从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金融属性,还是从金融衍生品的延伸金融属性看,其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套期保值理论在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中的风险管理分析
1.传统套期保值理论运用
传统概念的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与现货交易方向相反切数量相等的期货合约操作,以期在未来的某一时间利用一个市场的收益弥补另一个市场的损失,从而有效地规避金融市场的风险。也就是说通过两个市场的对冲来分散风险。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操作之所以能够分散风险,是因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两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价格趋势,随着到期日的临近,两者的价格越趋同。在这样的两个市场中,进行数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操作,必然能够达到对冲的效果,正是基于此原理,才能使得商业银行利用这两个市场分散风险。
2.基差逐利套期保值理论运用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期货学家霍布鲁克·沃金在传统套期保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套期保值的核心并不是消除风险,而是通过寻求基差方面的变化或预期基差变化来谋取利润,通过对保值商品类型、交易部位、持仓量、到期日四个变量的调整和控制,获取保值收益。商业银行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时,需要分析远期合约的升贴水和基差,追求在既定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既定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
3.组合投资理论运用
基于前面两个理论无法解释某些套期保值者仅对其风险暴露进行部分保值,Johnson和Stein应用投资组合理论结合实证分析,指出金融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也是为了构建最优的投资组合,其交易动机不是局限于风险最小化或利益最大化,而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商业银行利用期货市场构建最优的投资组合,力求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均衡点。因此,商业银行的套期保值比率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风险偏好,也与未来预估的价值收益相关。
四、强化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1.提高商业银行衍生品利率风险管理效应
首先,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中国基准利率是由央行规定的,缺乏有效地市场定价机制,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货币政策的作用,利率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央行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会受到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从而使其面临着较大的利率风险。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参与利率市场,根据货币资金的真实供给,确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完全以市场化的机制应对利率风险,既灵活又有效;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特别是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前提就是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其次,促进国债市场的发展并加强货币市场的开放。要有一个很好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也要有一个大量的开放,中国的市场利率与国债利率明显挂钩,商业银行的固定利率参照无风险国债利率在允许地范围内确定,利率的波动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而国债作为直接与利率挂钩的产品,以其衍生的金融产品若是能够在银行间衍生品市场间实现交易,必然能够更好地发挥衍生品防范利率风险的作用。
2.发挥商业银行衍生品汇率风险管理效应
首先,积极发展衍生品的场内市场。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存在这样一个状况,即场外的品种已经比较丰富,利率、汇率、信用等各类衍生品都有,但是场内来说,只有一个股指期货。场外市场是商业银行交易衍生品的主要市场,特别是在中国汇率管制、强制结售汇的背景下,客户或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途径有限,大多是通过商业银行的代客理财业务实现。因此,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品种多样化的衍生品场内市场来满足客户需求以缓解商业银行的部分压力,从而减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敞口。其次,合理配置外币资产。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国际市场上汇率定价的基本理论,也就是说一国汇率水平的高低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商业银行在运用衍生品交易规避利率风险时,也应该合理地配置外币资产。
3.加强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估值能力
根据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量化分析的手段相对比较落后。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一直把开发一流的金融产品定价估值模型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主要手段,各大银行都有自身的风险数据库,便于提取数据和进行定量分析。所以,中国银行业在衍生品交易方面只能依靠外资银行的报价。中国的银行业由于使用数据相对单一,主要来自于世界两大数据供应商路透和彭博,以及小部分国内数据供应商,对这些外来数据通常没有进行严格的甄别,因而更加不适用于结构性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估值模型的开发。完善的金融市场要求金融主体具有充实的风险数据库,以便随时提取数据进行结构化产品和衍生品的市场估价模型,只有讲金融产品与相应的市场数据完美匹配,才能对金融产品正确估值,并推算出按照市值计算的各种投资组合的损益情况,以便更好的防范银行风险。中国衍生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是商业银行本身避险和多样化产品经营的需要,金融衍生品在未来将越来越繁荣。金融衍生品虽然是一把双刃剑,但只要有完善的制度约束,有强劲的后备监督,我们的衍生品市场还是会为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惊喜。
参考文献:
[1]杜鹏.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2013(01).
[2]梁凌江.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现状及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20).
[3]黄宇红,赵凯.加强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