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祖萌
摘 要: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造就数学开拓性人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充分协调数学教学中的种种因素,创造活跃、民主的数学学习氛围,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初中生;直觉;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6)01-0037-02
徐利治教授曾说:“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那么,如何培养初中阶段学生对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数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与探索、实践,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的拙见。
1 培养数学兴趣
很多学生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没有正确的认识、了解数学,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从心底排斥、抵触数学,从而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要想树立学生对数学的信心,产生学习兴趣,首先要从老师自身做起,抛开“分数论”的观念,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学生,亲近学生,利用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因为“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科学课”。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可利用一些趣味性数学,去调节学生的数学味蕾。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探索、发现数学中的真理。这样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震撼的,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明,能让学生更稳定持久地树立对数学的信心和学习兴趣,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强大的数学钻研动力,从而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巨大潜能。
2 夯实数学基础
迅速敏锐的数学直觉思维是建立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的。虽然直觉思维具有偶然性的特点,但绝不意味着是胡乱猜测、凭空臆想而来的。如果没有冥思苦想,就不会有灵机一动;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就不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所以说,灵感和直觉都是勤劳和智慧的产物。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迈克尔·法兰西斯·阿提雅说过:“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样东西,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通过与其他东西的练习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关于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因此,打好扎实的数学基础,储备足够丰富的数学知识,不断训练自己在数学上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对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运用。
3 鼓励大胆质疑
在新课标下,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重视质疑,创造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善于质疑,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去寻求解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创造的主人。
同时,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猜想,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数学的直觉思维产生足够的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其实质疑,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参与学习,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知识将得以巩固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以锻炼和提高。期间老师要时常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发现真理,并对学生的猜想给与充分肯定,鼓励学生用猜想、跳跃的思维方法直接而快速地寻找到解题方法或答案,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积极性,保护学生对数学直觉思维的悟性和灵感。
4 注重解题教学
解题教学是指:首先阅读数学知识,理解概念;其次,在老师讲解例题后,自主进行反复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技巧和规范过程;然后通过做数学习题对解题程序和速度进行训练;最后,及时总结,交流学习心得。平时解题中,老师应多鼓励学生寻找“一题多解”、归纳“多题一解”等方法。
同时也可结合开放性解题教学,从多个角度由因寻果,由果索因。如在选择题中,老师可鼓励学生尝试着省略解题过程,大胆猜想,用跳跃性思维去找出正确答案,也同样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很多伟大的数学家在发现数学定义与真理时,往往也是先从一种对数学的敏感性开始的,然后进行反复论证、解答,最后衍生出数学史上一颗颗智慧的结晶。其实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推理与证明,学习数学也可以“跟着感觉走”,夯实数学基础,累积数学经验,大胆猜测,善于质疑,勇于探索,寓学于趣味之中。
数学的世界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让学生真正认识数学,走进数学,并进一步探索、实践,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真正爱上数学,发展数学,成为数学领域的新秀,是我们数学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的光荣任务和坚定地方向。